APP下载

谈国有企业单位中财务的信息化管理及建设

2018-05-14白静

今日财富 2018年12期
关键词:财务单位国有企业

白静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要促进企业的发展,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尤其在国有企业单位中,流程及效率一直是被忽视的环节。本文从近年来国有企业中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及管理中着手,分析现状并提出建议及思考。

一、引言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发展中一直关注的问题。信息化意味着快捷高效地对企业发展问题进行及时反馈与处理。本文所指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方面。对于财务的信息化分析及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正确地利用与引导,则会带给企业无穷的收益。因此研究分析财务信息化建设,对于国有企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发展具有很积极的意义。

二、国有企业单位中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一)何为财务信息化?

什么是财务信息化,这是指在传统原始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引入相应的信息和技术,来进行信息系统管理。这不仅要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来保障系统的顺利进行,还要结合财务管理念,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在一般企业中,财务的信息化建设是利用现代化技术在财务体系进行方面结合财务制度进行梳理。现在企业常用的软件如三方公司开发的金蝶、用友软件等,都是企业要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具。企业从内外部进行流程重组,是效率最大化的体现。

(二)财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主要内容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利用整个技术软件来实现,类似于技术软件系统的集成。财务信息化主要是由财务主管审批、财务决策、会计事务处理、财务管理等系统构成。这些系统的有效结合,高效运转,才能加强信息之间的充分交流,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降低企业的信息传递成本,达到企业财务信息共享的目的,最终实现信息化建设,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三)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财务管理的严谨性决定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尤为重要。国有企业单位要进行财务公开透明运转,提升财务工作效率,就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首先要确保的是对于国有企业单位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因此财务信息化能使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效率最大化,淘汰以前传统的工作方式,将更多的人员解放出来,进行其他方面更大的创造,这样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也加强了各部门的快速运转。

2.财务信息化建设也能促进企业资金的合理配置及使用,信息化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能够充分调动企业的资源,有利于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等,达到效用最大化,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升。因此在国有企业单位,严谨的内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显得十分有必要。

三、国有企业单位中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出现的问题

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对于企业 、经济文化、人类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产生了非常严峻的壓力与挑战。尤其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企业内外部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考验,企业信息化管理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在财务方面的重要性。这也是国有企业单位不得不重视信息化建设原因。

(一)会计电算化发挥的作用太有限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还有很长一段的发展路程。本身起步比较晚,很多财务人员对其的发展认知还是比较慢的,因而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现在的会计电算化虽然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的强度,减少了一些日常工作繁琐的流程,但是并没有根据企业的每个阶段的具体发展特点进行设置,本质上没有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因而并没有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实质的改善与促进作用。

会计电算化基本上代替了原来的复杂的账本记录,只处理会计日常的基本核算,但是财务管理及分析工作,还是采用比较原始的方式。这也与没有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有关。

(二)企业财务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尤其在预决算控制体系方面

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会对各方面产生影响。国有企业的财务编制都是由财务管理部门完成,然后交由高层人员进行审核。目前部分国企单位还没有进行单独的预算管理岗位,或是由其他岗位的人进行兼职,这些预算是否真正根据企业的真实经营计划、生产计划,并没有明确的依据。 如果预算不能把起到真正的辅助作用,也只能是形式,那在决算方面就更没有意义。

(三)企业内部制度不完善,造成严重内耗

现代化企业中,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企业还是占少数部分。很多时候,企业将效益放在第一位,重视市场前端,但是并没有完善的内控制度。而国有企业的内控主要是人为因素多于流程制度管控,缺乏内部控制的环境。

很多企业在内部的财务管理中都会存在问题,尤其财务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对于财报数据不合理的调整、甚至越权操作等现象,这是普遍存在的。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力,财务人员工作分配不合理,造成权责不明,责任推诿等现象屡见不鲜。这样造成企业内耗严重,管理效率低下。同时国有企业的资金使用配置方面不合理,管理力度不足,资金无法得到灵活使用,也无法帮助企业获得收益。

总而言之,企业财务信息化存在各类问题,内外部因素都存在,需要企业进行一系列制度设计、流程改变,同时外部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关注相关制度法律要求。才能双管齐下。

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式的思考

(一)高度重视技术与财务管理的紧密结合

当前很多的企业并没有充分利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首先要从信息化目前出现的问题入手,将企业的发展业务与计划、财务控制、财务预决算等通过系统来进行共享实现,加强企业的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其次将企业的信息系统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集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来进行开发,打通各个部门之间的壁垒,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这样每个部门的计划都能在系统内清晰呈现,不仅提升效率,也降低了成本。

例如某个生产物流的企业,对于信息的及时性、财务的核算要求非常高。因此将企业的生产部门、物流部门、财务部门通过二次开发,实现无缝对接。在软件内清楚地核算成本收益,企业的各部门能够进行相互协调配合,充分调动企业的资源,进而为企业发展做出财务分析及建议。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优化预决算体系,并引入建立风险管控体系

信息化的建设,通过软件对于流程进行梳理和重塑,内部控制也是如此。每一个部门分工及人员的合理配置及安排,做到权责分明,合理设置层级,必要的时候优化组织架构,减少流程,最大限度利用软件缩减流程,减少内耗。

优化预决算体系,企业的预决算管理,是衡量和控制企业的经营发展的关键,也是关系到企业能否进行顺利运转的保证。可以连同风险管理体系一起进行设置。企业要不断关注市场上同类型的企业,不论国企民企,通过收集企业及行业信息,利用软件信息进行财务分析模拟,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并建立出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避免或降低企业风险。

(三)提高企业管理者财务管理观念及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对于财务人员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要求非常高。如笔者一直就职于某大型燃气集团,在工作中通过联合某国有银行系统,组织协调运行自助缴费平台,不仅提升了效率,也提升了企业对客户的服务体验。因此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说,定期进行专业能力及软件使用能力的培训、财务人员综合性培训非常有必要。要求不仅精通财务知识,能够迅速做出财务的判断决算,也要熟悉软件系统的操作,熟悉软件的功能并能够进行充分运用。同时提升国企单位中相关管理者对于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观念,要从战略的角度进行思考,不断促进企业财务部门的发展建设。

国有企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漫长的过程,只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充分运用系统,加强各部门人员的重视程度并推而广之,那么将会促进国有企业单位更好更快地发展。(作者单位为铜川市天然气公司)

猜你喜欢

财务单位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