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阶段商业银行信贷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2018-05-14郑竟放王小华

今日财富 2018年12期
关键词:信贷资金投向信贷

郑竟放 王小华

一、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信贷期限结构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期限总体上是中长期贷款比例高于短期贷款,以我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为例,从表1中的工行的信贷期限占比可看出,除2013年,中长期贷款均高达60%,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不合理的信贷期限结构,使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资金无法及时回笼,一旦资金链断裂,危及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

(二)信贷行业结构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单一,银行间信贷结构趋同,信贷资金过度集中于制造、交通、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符。近些年,我国实体经济不景气,但房地产开发商的热情却有增无减,炒房卖房;买房更是成为一种投资选项,大量信贷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贷款占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逐年递增。虽然我国大力扶持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但银行信贷资金规模却依然有限。

(三)信贷区域结构分析

信贷资金过多的投向沿海发达地区,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从表2中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投向有明显的偏好,一半以上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东北地区信贷资金占比最少,不足10%,虽然近年来有所增加,但增速缓慢,未有明显变化。

二、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一)宏观经济导向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紧密相连,宏观经济政策决定商業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向。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导向促使银行把大量信贷资金投向沿海发达地区,使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差距不断拉大。

(二)监管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监管多是事后被动监督,并没有起到贷前引导,贷中监督,贷后评估的作用,监管仍停留在事后监管报告的撰写上。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指标体系, 目前只对商业银行单一最大客户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占比有指标要求,却忽略了对信贷资金行业、区域等方面配比的引导,对信贷资金的流向缺乏有效监控。

(三)银行内部信贷经营管理的制约

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的业绩和效益,同时又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纷纷争夺优质客户资源,将信贷资金投向热门行业和经济发达地区,无形中使信贷结构过度集中。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有严格的授权制度,信贷资金的投向由总行确定,分行按总行指示投放信贷资金,限制了各级分行的放贷权限。

三、高质量发展阶段商业银行信贷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一)加大短期贷款的投放力度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银行应减少中长期贷款的比重,重视流动性强的短期贷款,增加灵活的短期信贷资金占比,增大对短期信贷的投放额度,开发短期信贷产品。同时,注意防范“以短续长”的现象。

(二)平衡不同行业之间的信贷结构

合理的把信贷资金分配到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对于落后产能行业及时调整担保制度和授信额度,重视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行业,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给予其充足的信贷资金,如清洁能源、高科技产业、信息技术等行业。

(三)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的信贷资金

平衡区域发展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平衡区域发展需要银行的资金支持。商业银行应该做好调研工作,探索建立适合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展开金融扶持工作,对欠发达地区提供有效的信贷资金支持。(作者单位为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简介:郑竟放(1991-),男,汉,河南许昌人,在读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

作者简介:王小华(1990-),男,汉,河南焦作人,在读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

猜你喜欢

信贷资金投向信贷
我国信托业务类型及资金流向资产端发展现状
2017高考拉开帷幕 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探讨
基于信贷资金安全视角的农村企业财务控制问题研究
信贷资金流入并非股市之福
警告(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