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与控制对策分析

2018-05-14王静

今日财富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经营风险经营战略

王静

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不胜枚举,如果采取的控制措施不当将会给企业酿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企业的发展也会备受阻碍,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财务、筹资和经营等风险伴随着企业的运营,如果不能加以防范,随时可能使资金链断缺,企业瓦解,最终面临破产问题,为了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必须要明确风险成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这样才能将风险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企业的利益也能得到良好的保障,而如何能够做到对经营风险的有效管控,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愈发激烈,这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致使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多,遭受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就将陷入到重大危机之中。企业要想保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树立高度的风险管理意识,对经营风险及其成因加以科学全面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全面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不但企业获得的利益会成倍增长,而且在行业中的地位也会不断攀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经营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般来说,企业之所以会产生经营风险主要来源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包括企业风险意识薄弱、内控制度不健全以及管理水平低下,外部原因则涉及到国家宏观政策及市场方面的影响,下面将对这些问题予以详细的分析。

(一)内部原因

首先,部分企业管理者对经营风险的认识浅薄,仅仅凭借个人经验主义行事,这就造成了企业管理者往往不能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作出反应,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再加上企业受到利益驱使,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经营风险,建立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无法发挥出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控制作用,企业因而蒙受了巨大损失。其次,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完整性,难以指导企业工作的开展,对员工的约束力也稍有不足,导致员工违规行为屡屡发生却得不到应有的惩戒,员工的工作态度松散,过于随意,企业经营风险也会随之上升。最后,对于我国企业来说,重效益、轻管理是一种常态,企业的管理水平始终处于较低层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这些都大大制约了企业的风险管理效果,使得企业频频遭遇风险,生产经营成本远远超过了企业获得的利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均倍感艰难。

(二)外部原因

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出发,国家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通常会出台一系列的调控政策,而这些政策的实施必然会改变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导致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陡然上升。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限制了企業的发展步伐,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最为普遍的就是材料价格的波动所造成的企业生产成本的升高,直接引起了产品销量的下降,那么企业获得的利润就会大幅度缩水。

三、企业经营风险的控制对策

(一)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要想保证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要加大市场调研力度,积极实行市场的开发和拓展,同时要注重市场营销战略的创新,借助新媒体平台和先进技术手段,全面提高企业营销水平,确保企业营销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企业还应根据所在区域的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特色营销战略,以吸引客户的目光,赢得更多的合作机会。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实施的战略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联盟战略、依附战略和转移战略,其适用范围和取得效果有所差异:联盟战略是几个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大企业,获取生存空间;依附战略是由大企业给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或零件,二者是互利共存的关系;转移战略是将企业的产品、消费群乃至企业的生产经营地点进行转移,以避开强势企业。

(二)实施科学化管理

第一,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每笔资金的去处都要做好标记,进行实时动态的跟踪,发现私自挪用资金的行为要予以严惩,将资金管理与企业各个部门的业绩挂钩,督促企业全体人员落实岗位职责,以防范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得到安全有效的使用。第二,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其要点在于对材料、设备、人工成本实施严格管控,要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目标,将每项成本都进行细化。譬如说采购原材料时要货比三家,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最优惠的材料,材料的保管也要交由专人负责,竭力避免原材料变质带来的损失,这样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有所降低。第三,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体,肩负着生产管理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一旦员工出现纰漏将会引起企业经营风险的上升,给企业酿成经济损失。通过强化员工管理,严格监督员工行为,防范因员工带来的风险,不失为控制企业经营风险的有力举措。

(三)调整企业经营战略

通过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以便于积极应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助于规避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具体而言,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战略:

(1)将许多同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地区进行,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会随着整个地区产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降低,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既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以节约交易成本和中间费用,减少生产投入,改变单个企业因自身规模原因而处于竞争劣势的不利局面,又可以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地区规模经济”,将地方特色文化展现出来,有助于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一方面,与大型企业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建立稳定而密切的协作关系,成为大规模、集中化生产体系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为其提供零部件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我国企业应跳出外延式扩张的窠臼,避免规模不经济,力争成为与大企业生产经营相配套的外围企业,依托大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逐步走上以小补大、以专配套和专、精取胜的良性发展道路,强化主业发展的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庞大,与顾客和市场更加贴近,可以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特”的原则,选择被大企业所忽略的市场,通过特色经营及个性营销等方式进行企业营销,并结合优质的服务及优质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占领相应的市场领域,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突出自身的竞争优势。现阶段,我国消费品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数量与日俱增,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已成为营销方式的主流,中小企业可以凭借其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和显著的经营特色,在满足多样化、小批量的市场需求中呈现优势。

(四)建立健全的经营风险控制机制

(1)引入精细化管理思想,构建企业经营风险全过程控制机制。全过程控制机制将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紧密联系了起来,即在事前全面分析企业的经营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事中通过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调整管理策略来防范风险的发生;事后加强经验总结,整理相关资料,为日后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2)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该项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对企业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管,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当之处,将企业风险扼杀在了萌芽之中,在此情况下企业也会免于遭受损失。

(3)建立风险控制激励机制。鉴于员工行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影响,要制定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鼓励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中,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相关联,那么员工就会为了自身权益的获得而贡献最大的能量,企业经营风险的控制也会彰显实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多种多样,要想保证风险管理的实效性,就要从营销战略的创新、企业管理的改革、经营战略的调整以及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这几方面着手,企业的全体成员都要参与到相关工作中,为企业经营风险的控制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和保障,从而维护企业的切身利益,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作者单位为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北区勘探指挥部)

猜你喜欢

经营风险经营战略
雷人画语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公路施工企业经营风险防范探析
论煤炭贸易企业经营风险及防控对策
探索审计整改方式 依法从严治企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乔万强:经营企业经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