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模式对促进中小型企业转型的意义和重要性

2018-05-14龙舟君

今日财富 2018年28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产学研转型

龙舟君

目前中国正处于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加快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相对而言,中国的中小企业生命力薄弱,人才匮乏,融资困难,创新能力弱,总体来说,缺乏竞争力。要实现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不容忽视。本论文阐述了中小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提出了以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为基础,促进中小企业转型的方式方法和发展趋势。对于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扩大办学规模 ,改善学生的就业环境 ,更好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2013年底的国家统计,中国现在有1500多万家企业,其中1100多万家企业是小型和微型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4%,也就是说我们国家从数量上来讲,绝大部分还是中小微型企业为主。虽然,作为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的中小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面临着重重挑战和困难。从2008年由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之后,咱们国家的整个企业,包括制造业,一直都是非常困难的。从国际上来讲,全球经济也不是很景气,近年来,中小企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强大的推动力,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

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機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

在我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进入新时代”,同时勾画了中国发展的新方向。十九大之后,中国经济将进一步推进以一系列金融改革等为主要方向的深化改革,中国经济将从大到强,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方案,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与此同时,随着技术发展和创新形态演变,政府在创新平台搭建中的作用,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特殊地位进一步凸显,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2.0形态正推动科技创新从"产学研"向"政产学研用",再向"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转变。

一、中国目前中小企业的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大多数公司普遍以完善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和追赶设计潮流作为产品开发和改进的动力与起点。而今,新世纪产品开发的中心却已经由原来开发工作后期的质量、技术管理等具体问题转移到了开发工作的前期,也即产品地孵化与创新期。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自主品牌意识不强,没认识到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又特别是部分内地的企业更是对设计毫不重视,对产品的品牌意识也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在与国外的同类型产品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也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很多企业都没有自己固定的研发部门,在自己的产品上也都是借鉴或者直接引用国外的先进设计,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过分依赖经验,适应企业转型的设计开发与管理机制严重缺乏,因此导致产品逐渐趋于同质化、缺乏竞争力,企业发展也逐渐走下坡路。

我国中小企业多是技术含量低、行业门坎低的企业,无序竞争甚至恶性竞争表现得非常明显,就中小企业总体的状况而言,小、散、乱、差,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研发能力,也就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几乎都以“借鉴”、“抄袭”为主,很多情况下,由于缺少自己的产品设计,我们只能为那些外国企业做做产品加工,如此一来,与那些外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自然只能赚取很微薄的一点利润。这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普遍现状。因此,想要摆脱这种现状,必须采取转型的方式,改变经营策略方针,从“照搬照抄”式的生产模式,转化成产学研结合的生产模式。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摆脱以“价格战”为主的恶性市场竞争,也有利于中小企业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社会地位,增强企业创新意识,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二、产学研的模式的重要性

纵观发达国家,对产学研都是非常重视的。从一系列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实施,优惠政策的出台,积极创造条件等,无一不显示出了产学研的重要性。近些年来,为了产学研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很多国家政府部门都参与到了其中。

目前,比较流行的产学研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是项目纽带合作模式,它是比较松散的合作模式,主要特点是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以具体项目为纽带,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项目完成,合作即解散。这种合作模式主要由三种具体形式:技术转让模式、项目委托模式、联合研发模式。第二种是建设平台合作模式,这是一种关系比较紧密的合作模式,其特点是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共同投入资源建立平台,以平台为主体进行科学研究。具体形式有共建科研基地模式和衍生企业模式。第三种是产业技术联盟合作模式,他由企业和科研机构围绕创新技术创制、共性技术攻关组建相应的产业技术联盟,集中优势力量实现产业技术创新,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具体模式有契约产业技术联盟方式和实体产业技术联盟方式。

从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其实采用第一种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从国内一些知名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谁重视设计,谁能不断成功地孵化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谁的产品的市场占有力就越强,经济效益也就越来越好,经济实力也自然会越来越强。反之,那些不注重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一味只想靠降价促销或者降低成本等打价格战的企业,最终无一例外地将会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成为过去式。

从我国普通高校现状来看,针对国内大部分高校而言,也是采取第一种模式比较合适。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是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教育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需要,也是企业降低经济成本、开拓改革思路、发展经济生产、抢占市场资源等的最佳手段。目前,在国外,设计专业与企业之间有着非常亲密的合作关系,企业的市场研发部门很多都设置在艺术院校里。

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的资源分配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大部分专业院校虽然开办了设计专业,但是从教学和实践模式上来看,水平都参差不齐。高校设计专业想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本地区发展特色的道路,也需要和当地中小企业合作,采取产学研模式,将教学成果通过社会实践转化成经济价值。这也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既有利于企业发展经济,也有利于高校教学成果的实现。

三、产学研模式的意义

“产品常新,企业长青”,这是企业界流行的一句格言。它告訴我们只有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才能永葆企业青春活力。国内外一些百年老字号企业之所以宝刀不老,就在于不断强化产品创新。烟台“北极星”钟表公司的成功秘诀就是每年推出数十个新品种,新花色、新样式。如果不坚持产品创新,企业发展则会潜伏重大危机。

产学研合作的宗旨是运用市场机制,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风险共担、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机制下开展合作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研”机构的研究开发能力及成果转化能力。变化莫测的市场风云,让绝大部分国内的大、中、小型企业面临转型的危机,是自主研发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还是继续照搬照抄国外经验,已成为企业踌躇不前的分水岭,越来越多的企业明白了产品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由此看来,产学研合作是企业产品创新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中小企业想要成功转型的一个有力的手段。

产学研相结合是一件对国家、学校和地方政府都有益的事情 , 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在于:学科齐全,拥有众多有丰富知识底蕴的教学和科研队伍,有利于创新;比较容易接受并吸收国外的先进科研成果和经验;拥有较完整的、系统性的理论基础;有丰富的基础性研究经验和充分的基础性研究条件;智力密集、思想活跃,既是重要的信息源又是重要的信息集散地。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缺乏雄厚的资金来源;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理论结合实践较少;应用性研究不足。因此,产、学、研三方都需要从外界获取资源,以求得资源的优势互补。高校和科研院所需要企业提供科研进程中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也需要通过企业实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则需要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挥其智力知识优势、人力资本优势和信息优势,推进前期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挑选优质项目以进入企业研发部门进行深层次的应用性研究。

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是世界各国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普遍经验。同时,产学研合作将企业和高校、研究所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同时也加速了企业的产品创新。这对于促进地区地方经济的建设、更快地为地方政府培养急需人才,促进企业转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扩大办学规模 ,改善学生的就业环境 ,更好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 ,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为渭南师范学院)

课题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产学研”模式对促进湖北中小型企业转型的意义和重要性研究”(编号:17Q107)。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产学研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科研院所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策略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基于财务视角的科研院所内控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科研院所无形资产管理
科研院所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