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船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8-05-14张俊

丝路视野 2018年18期
关键词:红船精神启示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红船精神”是红色基因的积淀,是红色文化的流传,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也是共产党人在战火纷飞中血染的风采,具有深刻的内涵与不朽的意义,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大学生需要“红船精神”的精神印刻,去创新,去奋斗,去奉献。继承弘扬“红船精神”,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关键词】“红船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红船精神”的内涵被浓缩结语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虽然短短几句话,但是意义的深远、内涵的深刻可以书写出建党至今宏伟壮观的史诗巨篇。如今,这条船已经不是当初的那条船,它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以及精神象征。这条船从战火纷飞中起航,在历史长河中飘摇,在惊涛骇浪中劈波斩棘,在和风煦煦中平稳前进,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最后洗尽铅华,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意志,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愿,砥砺前行,不断壮大,驶至幸福美好的今天。如今,在一大的会址中有按照原型还原的一条“红船”供人纪念瞻仰,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供人学习守护。

一、让“红船精神”淬炼大学生的政治品格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经过高考的洗礼与选拔,承载着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重任的群体。因此,大学生不仅只有学生这一身份,同时还是国家的建设者,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对“红船精神”的学习,让大学生在思想领域有了学习的标杆,有了引领与指导,使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凝炼。战火纷飞的年代越来越远,有些人渐渐忘却了当初的热血与牺牲,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也不能感同身受,思想上的缅怀与祭奠变得不那么深刻。另外,多元文化的侵袭,使大学生思想凝聚力出现涣散,为了红色基因能继续在血液里流淌传承,要守护好大学生意识形态的高地。

“红船精神”体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开天辟地的勇气,披荆斩浪的锐气,还有大无畏的革命志气。他们身先士卒,印证了共产党的先锋本色。“红船精神”的概括结语,对大学生政治品格的淬炼就是不管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所作所为都要符合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标准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热爱国家,对党忠诚,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听党指挥,跟党走,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更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纯正,敢于担当,不畏艰险,克服一切困难,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不屈的意志。

二、让“红船精神”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习总书记说:“如果我们的党员同志能够来到南湖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将有助于‘精神传承,思想升华。”不管是党员同志还是普通人民群众,都可以去南湖走访参观,身临其境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在红色教育基地学习“红船精神”的精髓要义,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以及道德人格。阅读史实资料,了解当时国家与人民正处在危难时刻,救国救民的出路迷茫不知前景。在此之际,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早期的共产党人看到了希望,扛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其中的艰险、斗争与探索难以详尽述说。但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共产党人以血肉之躯与敌人頑强抗争,最终他们留在回忆里,记在史册中,刻在不朽的精神丰碑上,而我们延续了他们的精神脉搏,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当下。

对于“红船精神”的学习不能只是口头上说一说,需要脚踏实地去践行。让“红船精神”在高校扎根,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血脉相连。要成立“红船精神”专题学习网站,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要在青年学子的思想阵地上树一面写有“红船精神”的旗帜。而“红船精神”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启示就是要让大学生时刻牢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培育大学生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从革命先烈那里继承的奉献不息、奋斗不止的顽强拼搏精神。正如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不能退缩,不能坐享其成,要让“红船精神”的继承发扬生生不息。

三、让“红船精神”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红船精神”对大学生激发创新能力的启迪,就是要学习“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革命初始,一无所有,小米加步枪,靠拳头与热血,靠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民族气魄的支撑,荡平内忧外患。当初的一穷二白,咬牙坚持,从改革开放,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路的探索都显示了共产党人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没有什么困难是中国人不能克服的。创新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没有创新只会一味模仿,拾人牙慧,永远不能进步,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还历历在目,清晰深刻。

高校是人才的培育输送基地,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可以自主选择专业,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使大学生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发现更多新的问题,提出更多新的观点,找出更多新的解决途径,开拓更多新的领域,创造出更能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发展的新动力。现在,高校给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创新创业的渠道平台以及资金支持,给予大学生很多锻炼的机会与场所,能让大学生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经历生活的磨炼,社会大舞台的考验,闯出一片新天地。

大学生要在“红船精神”的激励下,敢想,敢拼,敢试。中华民族的崛起,还需要新一辈去开拓创新。这些创新不仅要在科学技术领域进行突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要去突破,去攻艰。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创新创造出更多大国品牌,输出技术,走出国门。

四、结语

“驾红船,擎马列,开天辟地;举红旗,践精神,继往开来。”“红船精神”是我们伟大的革命精神结晶,是中国人民对苦难抗争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华民族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的初次成长。揭开新的历史篇章,中国共产党在这艘船上孕育出来,这是我们党的母亲船,它哺育出更多的共产党员,壮大了革命队伍,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出发点。

作为当代大学生,炮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沉淀在史册之中,革命先烈捍卫的和平幸福生活我们正在享受其中,带着革命先烈们的遗志,我们不能忘记当初的热血与牺牲。少年强则中国强,用“红船精神”去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有丰富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积淀的。大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不要忘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早日实现“中国梦”进行的积累,也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进行的积累。继承弘扬“红船精神”,要把“红船精神”融入脑海,深入骨髓,时刻践行,大学生义不容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2005-06-21(A3).

[2]彭冰冰.“红船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07).

[3]夏宝龙.弘扬“红船精神” 践行“三严三实”[J].政策瞭望,2015(07).

[4]杨晓伟.“红船精神”研究综述[J].嘉兴学院学报,2014(02).

作者简介:张俊(1992.02—),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红船精神启示思想政治教育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红色寻宝 感悟“红船精神”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