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适应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构建

2018-05-14张瑛

丝路视野 2018年18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社会适应大学生

【摘要】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们就业竞争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为了确保大学生能够有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应对市场就业竞争,就需要高校积极地构建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并将其与社会适应理念进行有机的结合,只有将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与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构建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够保障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社会适应;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一、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表现

(一)心理的困惑

在踏入到职场之后,大学生将从人与人之间的无利益关系的群体走入利益关系社会生活和工作环境之中。在社会中充满了利益关系和诱惑,大学生要想在这里立足,就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人际关系的处理。而目前大学生因为不能理解人际关系的复杂导致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心理上的困惑和恐慌,影响大学生们的工作和生活。

(二)自我的迷失

每一个大学生对于未来的生活都存在美好的幻想和憧憬,但踏入社会工作的时候,美好的憧憬往往与残酷的现实不匹配,毕业后的大学生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社会中生存下去,然后才是对自己美好憧憬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就会因为盲目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和憧憬的美好而与社会现实出现脱节,还有些大学生因为在社会上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丧失对生活和工作的进取心,甚至逃避和迷失于理想与现实之间。

(三)挫折的压抑

在走向社会之后,大学生们往往需要独立承担一部分的工作和责任,这责任或大或小,但都是求学阶段学生们不曾承担过的。工作中的失误,会让大学生承担责任。但因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养尊处优,在抗压和抗失败的能力上都比较薄弱,这就导致在工作失误或不顺利的时候,会给大学生造成挫折后压抑心理,导致其心理状态失衡,难以在社会上进行良好的生存和发展。

(四)消极与厌世

在校期间,学生们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但是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因身份背景和职业能力的不同,学生们的社会地位会发生变化,习惯于同起跑线竞争的大学生在面对竞争环境的变化或竞争后的失败时,往往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并开始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在工作的时候消极怠工,不能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难以融入同事集体之中,导致自身发展受到影响和限制。

二、社会适应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加强大学生的职业心理树建

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竞争,高校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大学生职业心理上的欠缺和不足,并积极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职业心理树建的结合。在构建职业心理的时候,高校需要围绕着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和学习能力来开展不同的职业心理引导和树建工作,通过立足于学生的心理走向和心理状态,围绕着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及心理需求,进行教育体系的构建。在进行教育体系的构建时还要注重导入新型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分步骤按计划地进行职业心理的树建,通过先让学生们认识和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竞争表现为大学生们构建最基本的心理底层防线,然后通过开展竞争活动和竞赛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和竞技的过程中培养起良好的抗压、抗失败的心理状态,确保大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二)构建具有社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师资队伍

要想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首先就需要教师队伍具备社会工作的经验,只有这样,其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真实和贴切地对社会竞争和社会压力进行讲述,以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从而为学生们构建一定的心理承受基础。另外,职业生涯教育教师需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要能够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正确地引导学生们面对职业生涯教育,并从客观角度上为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上的引导,保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此外,高校还需要重视对在职教师队伍的培训,要通过做好培训工作让教师们掌握社会发展动态和职业生涯教育的最新理念和方法,确保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做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训练

鉴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的实践感受和经验,高校应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加强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做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和就业基地建设,使学校企业培训和订单导向培训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服务。实践建设要充分利用学校各方面的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大学生开展职业实践活动,如教学环节实习,冬、暑假社会实践,访问和学习等,这样学生就有机会深入社会,体验各种专业的社会环境,实现更全面的社会环境和客观认知的构建。通过具体实践,学生们不仅积累了经验,缩短了适应社会的期限,而且客观准确地了解了自己,学到了关于社会的知识,能及时调整和补充、合理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就社会适应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论述能够为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陳智锟.英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5(01):83~86.

[2]雷霞.社会适应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构建[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03):67~72.

作者简介:张瑛(1964.09—),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文学博士,中文教授,郑州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教育社会适应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
关于“男孩危机”现象的调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中职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