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体解剖特殊标本制作技术及研究进展分析

2018-05-14马玉祥周晓辉于翠萍李慧超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研究进展

马玉祥 周晓辉 于翠萍 李慧超

[摘要] 人体解剖标本制作技术主要有铸型标本、透明标本、生物塑化标本、断层标本、铣切标本等制作技术,通过这些标本制作技术制作的标本,能为教学、成列、展览、临床应用、科学研究等带来较大的方便。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现在,特殊标本制作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得以长足发展。该研究针对人体铸型标本制作技术及研究进展展开分析。

[关键词] 人体解剖;特殊标本;制作技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5(c)-0195-02

要想学好《人体解剖学》,就要了解人体各器官、结构的位置、形态及相互关系,所以,要多观察人体结构,通过理论知识及直观教学来学习这门课程。人体标本的制作在学习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要具有计划性,解剖技术人员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计整体标本及局部标本,并进行精心制作[1]。在制作过程中,要重视局部与整体的协调性,将重点突出,区分主次,有利于人们对人体结构进行详细的了解,进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铸型标本制作技术在传统工业的铸造工艺的基础上,模具为人体内的管道、腔隙,将新型填充剂注入实体官腔,硬化成型后的管腔模具及周围组织通过腐蚀的方式进行去除,最终只留下管腔内的成型物,这种制作技术就叫铸型标本制作技术,在人体解剖教学、临床及科研等方面,铸型标本是一种常用的标本形式[2]。

1 铸型标本制作技术的方法

1.1 准备和选材

在制作人体解剖学铸型标本时,做好解剖器械及灌注器械的准备工作。注射器通常是收集医院废弃的注射器,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在进行灌注前,首先要对注射器进行清洗、消毒、晒干。灌注管道的粗细和位置确定确定了插管的管径及形态,一般情况下,插管选择直径为1 cm,长度为4~5 cm,分为弯、直两种形态的,一头粗、一头细,一头插入血管,一头连接橡胶管的玻璃管[3]。新鲜的、未经过防腐固定液处理的材料是选择的最佳材料。新鲜材料的好处有很多,利用其制作的脏器、组织等,不仅弹性较好,而且血液不会凝固、管道通畅[4]。为了保证插管效果,在取材时要将管道留长一点。在标本制作过程,外伤大出血致死的材料是最为理想的材料,主要原因是这样的血管不需要冲洗。如果有需要清洗的血管,可以使用5%枸缘酸钠生理盐水。如果材料是冷冻的,需要将其放在自来水下,通过流水进行解冻[5]。

1.2 插管和灌注

在制作铸型标本的过程中,插管一个关键步骤,通常来讲,如果选择的管径较为合适,在插入管道时比较轻松,最为主要的是在插好管后,要选择合理的固定方式进行结扎牢固,要有效避免出现插管脱落的状况。在实际插管固定操作中,固定的方式有3种,分别为直接结扎、穿线结扎、荷包结扎。制作铸型标本最关键的步骤及技术就是灌注,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及高水平的技术。进行再次灌注时,需要通过手感及标本充盈情况进行控制。观察填充剂颜色,看看是否出现填充剂颜色,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判断填充剂是否渗出。为了使外形饱满,就需要补充灌注,补充时间冬季稍长、夏季要短。进行补充灌注时,要注意填充剂的浓度要高于首次灌注的浓度,灌注时压力要适宜,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6]。在插管灌注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止漏,针对溢漏现象,立刻使用血管钳夹住,然后结扎,如果不能结扎的特殊部位,就要对其进行填堵,填堵物可以是棉花或纱布,使其最终达到止漏效果。

1.3 腐蚀和冲洗

在人体铸型标本中,通过化学及物理的方法去除不必要的组织显现出管道的铸型的过程叫腐蚀。常用腐蚀方法有5种,分别为自然腐蚀法、酸腐蚀发、碱腐蚀法、碳化法、次氯酸钠腐蚀法,可以根据所需标本的需要,选择混合腐蚀或局部腐蚀。①酸腐蚀法。所使用的腐蚀液为大约25%的盐酸,配置2份盐酸1份水,将盐酸缓慢加入水中,并进行搅拌,注意不能将水加入盐酸,否则将会沸腾、飞溅伤人。根据需要腐蚀标本面积的大小确定腐蚀时间,一般是3~5 d[7]。②碱腐蚀法。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在碱腐蚀法中较为常用。配置50%氢氧化钠溶液,使其达到常温,人后按照10份碱液1份无水乙醇的比例配置腐蚀液,然后将氢氧化钙按照每1 000 mL 8~10 g的比例加入,最终制成饱和浓度氢氧化钙的乙醇碱腐蚀液。在此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因为氢氧化钠是强腐蚀剂,会对人体皮肤造成损伤。③自然腐蚀法。自然腐蚀法仅用与新鲜人体铸型标本,在一定情况下,这种腐蚀方法局限性较大,一般适用于夏季高温。在容器中放入人体铸型标本,并加满水,在此过程中可以不断加水来加快腐蚀速度,并不断地将已腐蚀的部位冲洗干净。这种腐蚀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所用时间较长,不能使用器械强行将其组织去除[8]。④碳化法。为了显示骨骼腔比较特殊的标本,通常使用低熔点合金作为填充剂制作人体铸型标本,这就需要碳化腐蚀。进行冲洗并且晾干后的铸型标本,要减慢加温的速度,刚开始的温度不宜过高,要注意缓慢升温。直到灌注骨膜碳化后,再将骨炭剥去,然后将所需的铸型标本取出。⑤次氯酸钠液腐蚀法。次氯酸钠液腐蚀法制作时间较短,小腿、前臂、头颈部的标本一般为2~4 d,皮下组织为2~4 h,标本腐蚀后,可以直接浸泡在弱酸中,不需要再进行漂白,使用这种腐蚀方法,对制作现场不会造成污染。在铸型标本腐蚀后,要进行冲洗,冲洗时要注意水压的大小。

1.4 整修和封装

铸型标本的整修工作需要在彻底清洗标本后进行,整修作为铸型标本制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为了对其进行后期艺术加工,对铸型标本的治疗具有较大影响。整修内容:①摘除凝块。制作铸型标本时,在管道外溢出会形成凝块,对标本的外观影响较大,所以可以使用镊子或剪子进行摘除。②去密剪枝。在制作关注标本时,常常因为灌注压力过大或填充剂浓度较稀,导致管道分支过密,对其造型造成影响,所以需要去除较为密集的部分及某些细小的分支[9]。③加热矫形。在铸型标本制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标本受压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就是放置不当,还有就是因为酸碱液浓度过高导致肌腱挛缩,也会导致标本出现变形状况。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就通过电炉加热,使标本软化,然后再进行矫正,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将标本放入热水中,加热其受热位置,然后再进行矫正。④断肢再植。在制作铸型标本时,分支断裂的状况是经常出现的,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原色填充劑粘接修复,还有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使自凝造牙材料粘接,充分利用自凝造牙材料无色透明的特点,在骨头的粘接时,会比较美观。铸造标本不能积压、碰撞,这就要求在保存过程中,要制作有机玻璃标本合或有机玻璃柜,它的尺寸要比要铸造标本的外周宽2 cm。这样能防止标本分支被碰断。在铸型标本保存时,要注意使用湿保存的方式进行保存,不能使用自来水,避免保存液日渐浑浊,对铸型标本的外观造成影响,应该使用5%甲醛溶液与蒸馏水稀释,这样才能使铸造标本色泽更加鲜艳,晶莹剔透,注意此处的甲醛不是工业用甲醛,而是瓶装化学纯甲醛溶液[10]。

2 铸型标本制作技术的研究进展

人体解剖铸型标本制作技术需要在方法及步骤上进行改进与完善,其制作路径也需要进行深入的摸索与探讨。1987年,首届全国人体解剖学标本制作技术交流会召开,这对人體铸造标本制作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其技术的提高具有推动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铸型标本制作的研究中,不断的对人体铸造标本技术进行改进,使其有了更新的发展,多点插管法的使用,使人们成功制作出了上肢离体铸型标本。利用直视下分段灌注的方法,整体大肠血管的铸造标本也制作了出来。根据胎儿在母体内的两套血液循环系统,制作出了胎儿及胎盘整体血管铸型标本。在外科手术中,胸腹腔脏器之间的血管及其他管道的交通非常重要,也是重点关注内容,根据相关外科手术知识的衔接、显微镜外科手术的操作,研制出了胸腹腔脏器联合铸型标本。通过对肺支气管铸型标本制作技术的改良,通过胸腔原位灌注,制作出了胸腔原味心肺联合铸型标本,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 结语

当前,人体铸型标本制作技术在不断提高,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生不仅对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喜欢,很多解剖学专家也对此做出了较高的评价,在一些高难度外科手术治疗中,奠定了形态学基础。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铸型标本制作技术也将会有更大的突破,向纵深发展。铸型标本制作技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会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及医学理论教学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杰,晏廷亮.人体解剖特殊标本制作技术及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361-362.

[2] 蔡雪彦,雷林忠,陈海芳,等.人小脑标本的翻模与多次复制[J].解剖学杂志,2016,39(2):237-238.

[3] 张雁儒.虚拟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教学系统[J].解剖学杂志,2016,39(3):386-388.

[4] 向长和,夏钒,杨扬,等.火焰抛光机在有机玻璃标本盒制作中的应用和制作技术的改进[J].解剖学杂志,2016,39(4):506-507.

[5] 冯培勋,张威,程明亮,等.人体矢状断层塑化包埋标本的制作[J].解剖学研究,2015(5):443-444.

[6] 林如英,赵小贞,徐剑文.关于有效解决人体解剖学教学标本来源的思考[J].解剖学研究,2014(6):468-470.

[7] 蔡雪彦,雷林忠,陈海芳,等.人大体解剖实验手摸标本的常见损坏与后处理[J].解剖学研究,2014(6):470-472.

[8] 郑亚楠,常欣峰,刘民.医学生在人体解剖学实验中的医学人文素质现况[J].解剖学杂志,2016,39(6):758-760.

[9] 聂政,雍刘军,肖莉,等.基于虚拟解剖仿真的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循环系统的教学[J].解剖学研究,2016(3):254-256.

[10] 姜平,童鑫康,王鹤鸣,等.层次解剖学对当今人体解剖学教学和科研发展的影响[J].解剖学报,2017,48(4):493-496.

(收稿日期:2018-02-24)

猜你喜欢

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强化吸收CO2的研究进展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肉品中水分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河口海岸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磁弛豫开关传感器在医学诊断及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