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结核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控对策的分析

2018-05-14陈沛学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防控对策结核病

陈沛学

[摘要] 临床上结核病临床治疗中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当前综合治疗时代背景下督导治疗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该研究通过分析结核病流行趋势,放眼于未来,进一步加强新抗结核新药和药物新靶点研究,寻求有效的结核病防控对策,以求有效提升结核病治疗成果。

[关键词] 结核病;流行趋势;人工气胸术;防控对策;疗养疗法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5(c)-0189-02

结核病是当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传染性较强,危害人们身体的肺脏,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同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从结核病被发现以来,人们在结核病抗争道路上从未停歇,治疗方式从以往的单一治疗逐渐发展到综合治疗,促使大量的患者获得康复。但是,随着耐药性结核病的不断发展,广泛耐药结核病大肆流行和传播,新时期的结核病防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防控对策,维护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对于后续的临床治疗工作意义深远[1]。

1 我国结核病的流行趋势

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防控工作难度较高,新时期伴随着广泛耐药结核病大肆流行和传播,结核病防控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结核病发病人数超过130万,在全球发病率中站14.3%。赵一菊等[2]在《科学推进结核病防控策略实现“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权威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结核病的患病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结核病患病率缓慢,人群肺结核患病率超过459万。②结核病患病区域的疫情差异显著,西部地区的结核病患病几率要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③结核病耐药率高,农村患病率是城镇地区患病率的1.6倍左右。④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明显,规则服药率偏低,仅仅为60%,不规则服药则超过40%,是当前我国结核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⑤艾滋病和结核杆菌感染之间相互影响,在艾滋病发生阶段,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几率较高;单一的结核菌感染者,有超过5%~10%的结核病感染者逐渐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如果同时感染艾滋病,发展为结核病的几率超过53%。亚洲艾滋病感染人数不断增长,合并感染结核病的人数不断增长。结核是艾滋病感染死亡的关键性原因,从全球公共卫生角度分析,针对艾滋病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对策,切实提升结核病防控成效。

面对我国严峻的结核病形势来看,为了可以有效降低结核病患病几率,我国积极颁布了对应的结核病防治规划相关政策,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科学防治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各个部门职责,构建长效的社会参与结核病防治机制,寻求有效措施来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同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结核病防治队伍,切实提升结核病防治效果[3]。

2 结核病的防控对策

2.1 积极落实国家防控对策

为了可以有效提升结核病防控对策,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落实国家防控政策。加强结核病防控工作,调动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其中,定期进行监控检查[4]。对于区域广泛,就诊不方便的患者,可以通过设立痰涂片筛选实验室,进而准确识别结核病危险人群,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以便于及早发现和尽快治疗,将结核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下,提升结核病临床治疗对策。

2.2 传染源的控制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主要的传染源头,应该尽可能避免痰液污染。结核病患者咳嗽时候,可以用手帕掩口,尽可能避免感染他人[5]。同时,可以采用紫外线照射方式定期消毒处理,也可以选择70%的究竟,在饮用牛奶时通过高温灭菌,尽可能从根本上消灭传染源。

2.3 加强结核病知识宣传和教育

在结核病防治中,应该加强疾病知识教育和宣传。患者及其家属由于自身的认知水平偏低,对于结核病消毒隔离和传播途径缺乏正确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故此,应该进一步加强疾病教育宣传,帮助患者了解疾病防治情况,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对于患者及其家属存在的问题,由专业人员及时解答问题,立足于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和饮食健康计划。医务人员应该定期开展社会宣传力度,在提升人们的结核病预防和消毒认知能力和防控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结核病传播途径,实现疾病的有效防控[6]。

3 结核病治疗的未来发展

3.1 抗结核新药及其药物新靶点

进入到新世纪以后,抗结核药物临床研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其中逐渐筛选出了多种化合物,其中超过10余种进入到临床研究阶段。二胺类SQ109、呲咯类化合物LL-3858、呲喃类PA-824和OPC-676838以及PNU-100480几种药物进入到临床试验[7]。从试验结果中可以了解到,药物耐药性和安全性良好,部分药物在广泛耐药结核病治疗中获得了可观的治疗成果。未来的几年里,我国的结核病患者治疗将进一步深化,结核病患者可以从中获得收益,尽快恢复健康。新药的研究不断深入,后续的研究应该缩短结核病疗程,充分发挥耐药结核分枝杆菌高效灭杀作用,提升结核病防控对策。

临床研究中,一线抗结核药物中以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等作用靶点出现了明显变化,原有药物作用蛋白构像发生改变,致使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于此,未来结核病的临床研究中,应该将寻找药物作用的新靶点作为药物研究基础,抗结核药物靶点是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分子,如果分子失活将导致细菌死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病菌持留能力较弱,只存在于结核分枝杆菌,并不存在于人体。②相较于当前抗生素靶点差异显著。③耐药性不容易产生。通过新时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分析人类和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研究和分析可以了解到,逐渐出现到分支杆菌酸合成靶点、蛋白质合成相关靶点和ATP合成酶相关靶点等等。

3.2 结核病免疫治疗研究

结核病的免疫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在免疫应答中有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保护性Th1免疫反应受抑是当前结核病免疫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形式之一。以往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干扰素-y恢复保护性免疫反应研究中却并未获得可观成果,后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等临床治疗效果偏低,与预期目标存在明显的差异。临床研究,多剂量母牛分之杆菌菌苗在临床治疗结核病中,采用少剂量可以获得显著的治疗成果,结核病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变化,作为结核病常规辅助治疗制剂。需要注意的是,乙型肝炎疫苗V5辅助结核病治疗中,可以获得可观的治疗效果。

在已感染病原微生物中引入治疗性疫苗,发挥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可以实现对结核病的有效治疗。在结核病治疗中,内源性抗原可以诱导体液免疫应答,还可以诱导Th1细胞免疫应答。临床治疗性结核病疫苗在研究中,更多的是停留在动物试验阶段,尚未进入到人体试验阶段。

3.3 结核病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内科和外科之间的治疗新技术,此种介入治疗方式有点较为突出,可以直接作用在结核病患者病变位置,提升病变区域药物浓度同时,尽可能减少用药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成效。对于部分需要外科治疗患者而言,不需要开刀即可临床治疗,降低麻醉危险性和损伤程度,促使患者可以尽快康复。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耐药性结核病的不断发展,結核病防控难度不断提高,新时期的结核病防控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防控对策,寻求有效的治疗方式,提升群众的疾病认知水平,提升临床结核病治疗成效,维护人们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平.石河子地区家畜布鲁氏菌病及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9):124.

[2] 赵一菊,王声湧.科学推进结核病防控策略实现“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5):431-433,538.

[3] 钱冰,王莉丽,张欢.合肥市寄宿制中学及大学结核病防控体系建设调查分析[J].安徽医学,2016,37(5):626-629.

[4] 朱武才.基于结核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控对策的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3):14-15.

[5] 许静.我国结核病防控应从源头抓起—阳性牛引发结核病现象不容忽视[J].中国动物保健,2013,15(8):45-46.

[6] 金大春,王跃川,胡一飞,等.奶牛结核病感染情况的调查及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7,38(12):200-202.

[7] 李俊娟,张建立,张永茂.河北正定县农村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6,31(5):532-533,535.

(收稿日期:2018-02-11)

猜你喜欢

防控对策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生命至上 全力投入 终结结核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高校学术腐败犯罪原因与防控对策研究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预防“新版”小儿结核病
为什么全球结核病人数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