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学术道德 树立学术规范

2018-05-14林伟庭吴庆周洁贞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树立师德师风弘扬

林伟庭 吴庆 周洁贞

[摘要] 该次师德师风建设项目的研究重心在于弘扬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之风,旨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营造出宽松舒适但严谨务实的学术风气。但是在校园外需要注意到有着求真务实和淡泊名利的学术风气,真正弘扬科学精神和学术精神,并且自觉自愿的抵制社会上存在的急功近利等情况,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好环境。

[关键词] 弘扬;学术道德;树立;学术规范;师德师风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2(b)-0176-02

[Abstract] The research focu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eaching style is carrying forward academic morality in order to create a comfort and strict academic atmosphere by the development of a series of activities, but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agmatic academic atmosphere indifferent to fame and wealth outside the school, truly carry forward the scientific spirits and academic spirits and voluntarily resist the situation that seeks quick success and instant benefits in society, thus providing a better environment for the academic research.

[Key words] Carry forward; Academic morality; Set up; Academic norms;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研究生是未來高层次学术研究的中坚力量,是我国在科技研究过程中的重要队伍,有着发展科技以及繁荣学术的使命,同时也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典范和楷模。但近年来高校屡屡发生学术的“非诚信”事件,对研究生培养及师德师风建设造成极其不良影响[1]。现以该校师德师风和学风建设项目为契机,加强该院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将“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的理念融入到研究生培养工作中[2];另一方面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把学术诚信纳入新教师和新导师培训以及研究生日常教育体系。

1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1.1 主要研究内容

①完善学习机制,强化师德教育。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研讨会,并以教工党支部组织报告会、学习或或是生活会等活动,通过多个渠道和方法来进行师德相关教育,最终保证到师德建设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并让师德建设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

②健全评价机制,严格考核管理。可以建立起师德考核的相关制度,将师德纳入到教师的年度考核中,和其物质待遇相挂钩。当教师需要进修、升迁或是评优时,需要分析其师德情况。另外也需要建立起师德问题的报告以及监督制度,将师德建设作为该院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4]。尤其是可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契机,明确教师的教育教学相关责任,并建立起教学质量的责任体系,创新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保证到师德建设工作的制度化以及规范化。

③强化学术规范意识教育。密切联系当前学期的教学相关活动,并且通过鲜活的正反实例,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规范教育和法律法规相关教育,从而加强学生的学术道德素养。尤其贯穿在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日常规范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等工作中。

④畅通民主渠道,完善保障体系。设立“书记信箱”和“院长信箱”,也可建立起教师问题的反馈以及解决相关机制,最终构建起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评价和监督体系,并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1.2 目标

①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自觉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将传播先进文化、培养优秀人才并促进科学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为自己的责任,敬业爱岗、恪尽职守,乐于奉献、诲人不倦,尽心尽责履行教师职责[5]。

②求是笃实,严谨治学。强化职业道德操守,培育和谐、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风尚,营造优良学风和教风。培养“审慎辨思、知行统一、追求真理、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树立“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力戒浮躁,恪守学术规范,杜绝弄虚作假,自觉维护科学精神和学术尊严。

③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身立教,躬身践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用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健康的情操、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陶冶学生,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做学生成长成才的设计师与引路人。

④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精益求精、坚韧不拔、锐意进取,争取创造出一流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管理服务工作业绩。

2 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

2.1 宣传发动阶段

需要充分发挥出院内的舆论宣传相关作用。可使用海报张贴、网络宣传、微信群聊和橱窗宣传等手段,将师德师风建设进行宣传,并让其深入人心,真正创造出较为浓厚的舆论氛围,让所有工作人员认识到师德师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外也需要紧密联系和围绕活动主题,并且可以开展研究生以及教师的动员会,将活动方案进行宣传,明确活动要求和认识,让教师和学生投入到师德建设的活动中[6]。

2.2 学习讨论阶段

师德相关的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单位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另外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辅导会、集体讨论以及讲座等方式来实现。尤其是可以通过示范作用和反面典型结合的方式进行,组织教师以及学生深入学习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内容,并明确其中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在医院内部也需要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学习和记录,在学习后分阶段出成果,例如可以在1周内上交不少于4篇读书笔记及不少于2篇学习心得。

2.3 检查分析阶段

可通过诸多手段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并通过发放意见表并设立师德师风建设意见箱等手段征求师生的意见。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需要加强问题的查找,同时也可提出相关整改意见,加强师德修养计划。各个单位也需要善于发现以及挖掘自身周围的先进师德典型,对其先进事迹等进行宣传。并发挥出先进师德的标杆以及引导作用,更好地讓各个教师有着目标。

2.4 整改落实阶段

从自身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坚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突出问题进行重点解决。对于一些需要立即解决但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可以明确整改时间,在整改时间内对其进行有效解决。同时也可以开展经验交流会议,将院内院外的先进师德典型进行邀请和宣传,让其作报告,树立典型,更好地保证到师德建设的正常进行。

2.5 深化巩固阶段

可以对当前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教育活动建设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合理有效的工作制度。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常抓不懈,将活动成果尽量扩大。尤其是需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评估制度以及考评办法等[7]。尤其是可以建立师德建设工作的奖励方法,完善并且健全是的培养以及监督评价的相关机制,将师德建设工作和教师的教育工作进行结合,让师德建设工作走向制度化和经常化的正常轨道。

3 与该项目有关的工作条件

(包括研究工作基础、条件等):①中山大学对学术道德及学术规范有严格、明确的规定,奖惩分明。学校设有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学术道德建设、制订相关制度规定。②该院有多年研究生培养经验,已培养多届博士、硕士优秀研究生,均无“非诚信”学术问题发生。③项目小组成员均有多年研究生教育和科研、教学相关工作经验。④该院有数十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获得数百项科研项目,并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发表数千篇学术论文。各位研究生导师从事学术活动能够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坚守学术界的道德规范,按照严格学风以及诚信原则进行科学研究,避免出现学术不端等问题。

4 结论

师德师风明显改善,带动学风建设上台阶。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将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理想为重点,并尽量追求学术贵干,对制度环境以及师德教育进行强化以及优化,将教师师德水平进行提升同时进一步以师德师风带动学风校风,从而培养出知识与道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在学风建设项目中,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结合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专题宣讲、征文活动、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进行全程化、渗透式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并且教育学生能够遵守校纪校规,强化学生的爱国爱校都能相关意识,培养较好的学风以及校风,实现新生由本科生到研究生的顺利转型,为今后3年的研究生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四川大学《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编写组.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2] 赵伯兴,论引文行为中非道德风险的防范与规避[J].情报科学,2005,23(6):849-852.

[3] [美]约翰罗尔斯.苗力田,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6-47.

[4] [德]康德道,苗力田,译.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6.

[5] 姜维、李陈锋:“道德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陆士桢教授谈高校德育工作”[N].光明日报,2005-4-6(5).

[6] 蔡志亮等.道德能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87.

[7] 张德湘:“道德力”理论初探[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6):48.

(收稿日期:2017-11-16)

猜你喜欢

树立师德师风弘扬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杜绝不良网络借贷
班级表扬日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作用
浅议思想政治工作者楷模形象的树立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