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05-14倪露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儿科

倪露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4—6月在儿科病房接受静脉输液的1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2017年1—3月在该院儿科病房接受静脉输液的160例患儿为对照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输液根据常规输液程序进行,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构建输液护理风险小组、开展输液技能培训活动、定期检查服务质量、转变服务意识增强沟通技巧。结果 观察组儿科护士输液操作考试平均分数(93.28±2.14)分、患儿监护人对输液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的(86.37±4.35)分、87.50%(P<0.05);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3.75%(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儿科护士输液操作水平,有助于降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监护人对输液满意度上升,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护理风险;风险管理;儿科;静脉输液;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2(b)-000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the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Methods 16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used the risk management, and 160 cases of children for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March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routine nursing wa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constructing the infusion nursing risk group, developing the infusion skill training activities, regularly examining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transforming the service awareness and enhancing the communication skill.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 of infusion operation examination of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of monitors to the infu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93.28±2.14)points, 97.50% vs (86.37±4.35)points, 87.50%],(P<0.05),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5.00% vs 13.75%),(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the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children can improve the infusion operation level of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which contributes to reduc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events and increasing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monitors to the infusion, which i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Nursing risk; Risk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Intravenous infusion; Effect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药物治疗方式,有助于快速达到药物治疗浓度,且药物浓度维持时间较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患儿自身抵抗能力相对较差,易发生感冒、腹泻等疾病,因此静脉输液在患儿应用很常见,也是抢救危重病患儿必须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1]。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由于医疗条件、医疗水平以及护理人员等方面的因素,在兒科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常常存在一系列的护理风险,导致医疗事故以及护患纠纷[3]。在患儿静脉输液中会由于多种因素而引起风险事件,不仅影响了输液质量,对医疗工作的正常工作开展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儿科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分析患儿自身以及患儿家长等方面的护理风险因素,加强学习,努力改进,并采取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减少护理差错发生,提高输液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护理水平[4]。2017年1—6月选取3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儿科输液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4—6月该院儿科病房接受静脉输液的1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其中男患儿89例,女患儿71例,年龄1个月~14岁,平均(7.37±1.23)岁,监护人男50名,女110名,年龄30~63岁,平均(36.13±4.22)岁,实施风险管理;选择2017年1—3月在该院儿科病房接受静脉输液的160例患儿为对照对象(对照组),男患儿87例,女患儿73例,年龄1个月~14岁,平均(7.40±1.20)岁,監护人男52名,女108名,年龄32~60岁,平均(137.15±4.16)岁,实施常规护理,两时间段护理人员11名,为相同人员两组小儿在性别、年龄、监护人、护理人员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常规输液程序进行,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下列护理风险管理。

1.2.1 构建输液护理风险小组 组成输液管理小组,定时召开患儿静脉输液会议,整理分析患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的风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规避管理预案,对近期发生的患儿输液中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关的风险预防对策。

1.2.2 开展输液技能培训活动 开展患儿静脉输液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指导,提升护理人员的穿刺能力;与患儿接触中,需要多鼓励患儿,安慰患儿,和患儿保持良好的关系。针对穿刺次数过多、液体渗漏、针头脱落、输液感染等风险提出相应护理措施如下:穿刺中需要选择血管粗直、弹性较好的血管,避免反复穿刺;加强对躁动、哭闹患儿的巡视,预防躁动患儿将针头拖出;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实施各项工作,注重感染的预防,输液中需要调整输液速度,避免对患儿血管造成刺激,预防二次感染。

1.2.3 定期检查输液服务质量 定期检查护理人员的输液行为,对其护理操作行为作出适当的指导与完善,由护士长进行全面监督与管理,每个月统计每个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对于失败病例,组织集体讨论,分析原因以求改进,提升每一位护理人员的临床输液质量。

1.2.4 转变输液服务意识、增强沟通技巧 针对儿科患儿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积极主动与患儿家长沟通,穿刺护理人员动作规范、笑容亲切、语言温柔,消除孩子恐惧或陌生感[4],如果首次穿刺没有成功,向家属表示抱歉,冷静对待,主动更换人穿刺,以免再次穿刺失败引起患儿家属反感。输液穿刺成功后向家属执行告知程序,不得随意调整药液滴速,让看护人员参与输液安全管理,发现患儿有不时应立即向护理人员发出呼叫。

1.3 观察指标

儿科护士输液操作考试分数(总分100);输液不良事件(刺次数过多、液体渗漏、针头脱落、输液感染等);患儿监护人对输液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儿科护士输液操作考试分数比较应用t检验,输液不良事件、患儿监护人对输液满意度比较实施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儿科护士输液操作考试平均分数(93.28±2.14)分、患儿监护人对输液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的(86.37±4.35)分、87.50%(t=4.05,χ2=5.25,P<0.05);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3.75%(P<0.05),见表1。

3 讨论

儿科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因素包括多个方面:①患儿方面。在静脉输液穿刺时,由于患儿对静脉穿刺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有一定的恐惧,相当多患儿存在着一定的对抗情绪,常常哭闹不休,手脚乱动,不能很好地配合护理人员进行穿刺,这样常导致穿刺失败[5];患儿的皮下脂肪层通常比较厚,难以从表面察看静脉的深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准确把握静脉深度,常导致穿刺失败;患儿在生病时,血管灌流不足现象,此时如果进行穿刺,往往不易回血,并且非常容易刺破血管[6]。②护理人员方面。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护理风险意识,不能按照护理制度办事,不严格按照静脉输液的程序输液,存在着一定的应付心理,不能及时主动巡视病房,发生输液异常不能快速处理,导致静脉输液风险事件的发生[7]。护理人员输液护理操作不够规范,在输液过程中对流程不够规范,未能认真核对床头卡、腕带,呼叫并核对患儿的姓名、性别,穿刺完毕后立即离开,未能再次核对患儿以及观察患儿的输液反应。缺乏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进行静脉输液过程操作不够熟练,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针尖刚穿入血管出现回血后,因担心穿刺力度把握不够穿透血管,即停止穿刺,导致穿刺失败[8];部分患儿的血管过细或者弯曲,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如果不能把握好力度,常穿透血管导致穿刺失败;在使用留置针完成穿刺后,部分护理人员按照头皮穿刺的方法进行,让静脉针在皮下行进一段距离后才刺入患儿的血管,这样常常使外套管难以有效进入血管,从而导致针头堵塞或者渗漏。缺乏过硬的心理素质,本身所面对的工作以及儿科病房的喧闹,会使护理人员承受过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穿刺、换药等失误[9]。③患儿家长方面的护理风险因素。家长对医疗技术期望值过高,因家长心疼小孩哭闹,在配合小儿静脉穿刺过程中,按压小孩时配合不到位,所以常不能很好地配合护士,同时对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期望值过高,不考虑患儿的具体情况,不理解小儿输液的特殊性,一旦遇到一针穿刺不成功,从而容易导致护理风险[10]。

护理风险管理是针对于医院患儿、医务人员以及治疗设备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实施综合评估与总结,采用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各类风险发生率,护理风险管理具有专业性、科学性以及预见性的特点[11]。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静脉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能够通过构建护理风险小组,定期检查服务质量,开展技能培训活动以及执行无菌操作流程等方式开展,定时召开小儿静脉输液会议,明确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提升每一位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对小儿输液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更加注重个人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转变服务意识、增强沟通技巧,并向家长讲解各种输液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消除患儿的恐惧或陌生感,减轻痛苦,避免由于告知不到位而造成不良后果。通过全面性、专业性以及细致性的护理管理工作,保证小儿输液护理管理的综合效果,降低各类不良问题与风险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问题发生[12]。该次临床实践研究中,观察组儿科护士输液操作考试平均分数(93.28±2.14)分、患儿监护人对输液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的(86.37±4.35)分、87.50%(P<0.05);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3.75%(P<0.05),实践研究结果表明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能够有效控制各类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患儿的疾病治疗活动有序开展能够产生积极影响,表明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儿科护士输液操作水平,有助于降低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儿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患儿监护人对输液满意度上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李蓓,全钰平.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2):1724-1726.

[2] 潘秋吟.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杂志,2016,1(2):113-114

[3] 王芳.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92-93.

[4] 周楚媛.风险管理在儿童医院留观输液患儿中的应用观察[J].当代护士,2017,22(9上旬刊):96-98.

[5] 黄红梅.综合性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效果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2):3420-3421.

[6] 韩春梅,张洁花.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7):1847-1849.

[7] 张长梅.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2014,12(33):348-350.

[8] 安伟华.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251-252.

[9] 叶紫.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6,40(5):555-556.

[10] 赵桂云.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7):195,197.

[11] 陆银燕.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36(10):3673-3674.

[12] 吉云兰,郁红霞,张学梅,等.组长负责制在儿科输液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7):2410-2411.

(收稿日期:2017-11-12)

猜你喜欢

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儿科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探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