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外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运用效果分析

2018-05-14蒋红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运用效果胸外科效果分析

蒋红梅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胸外科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4年5月—2017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00例胸外科患者纳入该次研究,将胸外科患者依照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分成风险管理组(n=100)和常规管理组(n=100),在对200例胸外科患者实施常规管理的同时,对风险管理组胸外科患者加施风险管理。结果 风险管理组胸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与常规管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风险管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管理组。结论 在胸外科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小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赢得更多患者的认可和满意。

[关键词] 风险管理;胸外科;运用效果;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5(c)-0092-02

该文将2014年5月—2017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00例胸外科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评价风险管理对胸外科患者的临床价值,探讨风险管理对胸外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治的胸外科患者中选取200例参与该次实验,将胸外科患者依照护理管理方式的差异分成风险管理组(n=100)和常规管理组(n=100)。风险管理组胸外科患者男女比例为62:38,最小年龄为30岁,最大年龄为80岁,中位年龄为(55.68±1.39)岁。其中,89例患者为肺部疾病(89.00%),11例患者为食管癌(11.00%)。常规管理组妊娠糖尿病患者男女比例为60:40,最小年龄为29岁,最大年龄为81岁,中位年龄为(56.12±1.41)岁。其中,87例患者为肺部疾病(87.00%),13例患者为食管癌(13.00%)。通过对200例胸外科患者的基础资料实施统计学分析能够发现,两组胸外科患者的基础资料(年龄、性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200例胸外科患者均实施常规管理措施。同时,对100例风险管理组胸外科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具体为有以下几点。

①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构建风险管理小组,根据实际情况总结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针对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策略。同时,切实调整工作流程和程序,规范交接班流程,完善交接制度,确保日间护理与夜间护理的无缝衔接[1]。

②增强科室内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组织科室内全体护理人员参与风险事故相关知识的学习,对其应急事件处理流程、相关规范制度等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将护患纠纷经典案例及正确的处理方式告知护理人员,提高其操作规范性的同时,增强其风险意识[2]。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保证文书内容的真实性及准确性[3]。

③护士长加大护理风险监管力度:在增强科室内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管,尤其是新上岗护士、危重患者、关键环节及關节时间段等,护士长须加大对上述护理工作的监管力度,防范风险的发生[4]。

④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沟通技巧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须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的沟通和交接,将合理饮食、压疮防范等知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5];同时,针对具体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解答,争取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200例胸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②观察200例胸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③观察200例胸外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护理管理效果判定标准

①护理质量:按照胸外科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工作量、排班情况等判定护理质量。所得分数越高,反映出胸外科护理工作质量越好;所得分数越低,反映出胸外科护理工作质量越差。

②满意度:胸外科患者出院前,将科室内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0~100分)发放给患者,200份问卷均收回。分数越低,说明胸外科患者越不满意;反之,分数越高,说明胸外科患者越满意。(不满意:问卷总分不超过65分;基本满意:问卷总分超过65分但不超过90分;非常满意:问卷总分超过90分)。100胸外科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实施分析,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以[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护理方式胸外科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析

风险管理组胸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98.7±1.1)分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胸外科患者(86.1±1.3)分,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风险管理能够明显提高胸外科护理质量。见表1。

2.2 200例胸外科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分析

风险管理组胸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3.00%)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胸外科患者(14.00%),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减少胸外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见表2。

2.3 200例胸外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

风险管理组胸外科患者的护理总满意(99.00%)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胸外科患者(87.00%),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风险管理能够使胸外科护理工作获得更多患者的认可和满意。见表3。

3 讨论

风险管理强调对风险的规避,通过各项管理工作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其在胸外科护理工作的应用,符合新时期胸外科患者对护理工作提出的要求。不仅能够有效识别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高危因素,找到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而且还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使胸外科护理工作整体得到优化,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故对胸外科患者造成危害,避免投诉事件的发生,更好地维护护患、医患关系,减少护理风险事故对医院造成的经济、声誉等方面的损失[6]。

该次实验结果显示,风险管理组胸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管理组患者。该次实验结果与朱晓敏等[7]的研究报道结果具有一定相似性。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应用于胸外科患者的护理管理过程中,能够明显提高胸外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使胸外科护理工作赢得更多患者的认可和满意。

[参考文献]

[1] 崔宁华.胸外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实践解读[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5):182-184.

[2] 谢英莉.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3):160-162.

[3] 韩俊荣.护理风险管理在89例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15(34):139-140.

[4] 黄一吟.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价[J].养生保健指南,2017(24):282.

[5] 干冬梅.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价[J].世界临床医学,2015,9(5):253.

[6] 李冬菊,周艳红,徐丽芳,等.风险管理在高龄胸外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5):2907-2909.

[7] 朱晓敏,黄瑾,归燕华,等.风险管理在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3):98-100.

(收稿日期:2018-02-28)

猜你喜欢

运用效果胸外科效果分析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浅谈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
“微课”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上的运用探究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优质护理服务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美育功能在青少年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