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级预防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2018-05-14闫培亮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并发症

闫培亮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三级预防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46例患者为接受三级预防管理治疗的观察组,其余46例患者为接受回家自行服药治疗的对照组,跟踪随访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舒张压及收缩压降低幅度分别为(20.0±3.8)、(34.1±5.2)mmHg,显著多于对照组的(7.1±2.0)、(11.2±2.8)mmHg,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三级预防管理可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情况,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三级预防管理;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5(c)-0084-02

原发性高血压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此病离床表现为良性,发展缓慢,主要是舒张压或者收缩压明显上升[1]。当今,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也不断提升。处于血压不断上升状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梗死、肾功能损伤、高血压眼病等高血压并发症,严重时可造成患者死亡[2]。长久以来对于高血压的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是让患者长期自行服药,来对血压水平进行控制,但相关研究表明,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较差,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产生[3]。因此,找到提高服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病率的方式是高血压治疗中需要突破的难题。该研究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探讨三级预防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并发症情况的影响,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于该院就诊的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无高血压病史,在该院首次确诊为高血压,临床诊断结果显示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均没有合并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眼病,不患有其他神经或血液等系统疾病,均可进行随访工作。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研究知情且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为39~78岁,平均年龄为(55.9±11.5)岁,Ⅰ级21例,Ⅱ级18例,Ⅲ级7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为41~77岁,平均年龄为(56.4±10.5)岁,Ⅰ级22例,Ⅱ级16例,Ⅲ级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为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明服药方式后,让其回家自行服药治疗。为46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三级预防管理治疗,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2.1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为从病因上进行预防:对于存在日常嗜盐、精神高度紧张、肥胖的人群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让其依照医生嘱托,并在家属的监督下,控制每天盐的摄入量,保证不超过6 g/d,坚持进行30 min/d以上的有氧运动,均衡饮食,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定期进行血压测量,注重对心情的调整及情绪的控制;医护人员每2个月进行1次随访,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和心理疏导,积极解答患者疑惑,宣传相关医学知识,让患者清晰了解高血压疾病的危害以及不及时正确接受科学有效治疗的严重后果,确保患者积极遵医嘱治疗,提高患者诊治的自觉性[4]。

1.2.2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既要做到对高血压情况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年龄在35岁以上的研究对象要定期进行血压的测量,及时发现高血压异常情况;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及时积极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避免患者高血压病情加重。根据ABCDE用药原则,为患者开展规范的联用药物配合治疗,搭配降压药使用α 受体阻滞剂、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钙通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注意药物的適应证和禁忌证[5]。

1.2.3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避免患者由于病情致残,让患者能够不因病而影响正常生活能力及劳动能力,保证生活质量。定期对患者心脏进行听诊,定期监测患者尿蛋白、心功能和神经系统的情况,积极预防并发症,并对并发症的征兆做到及时发现和科学处理,对重症高血压患者,给予康复治疗[6-7]。

1.3 评价指标

测量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并记录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舒张压及收缩压降低幅度分别为(20.0±3.8)、(34.1±5.2)mmHg,显著多于对照组的(7.1±2.0)、(11.2±2.8)mmHg,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提升,而其引发的并发症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8]。为寻找有效提升高血压服药效果,对血压和并发症有较好控制作用的治疗管理方式,该研究对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包括从病因处着手的一级预防,注重治疗的二级预防以及着重于病情控制及身体恢复的三级预防管理,结果显示接受三级预防管理的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舒张压及收缩压的降低幅度分别为(20.0±3.8)、(34.1±5.2)mmHg,显著多于仅进行自行回家服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7.1±2.0)、(11.2±2.8)mmHg,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三级预防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情况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三级预防管理可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情况,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林繁,张晓丽,欧春明.三级预防管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154-155.

[2] 王东.三级预防策略在高血压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2013,11(9下半月):254-255.

[3] 宋忠海.三级管理模式在高血压病治疗与预防中的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2):1521.

[4] 刘国君.高血压的三级预防及社区综合干预工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0):1640-1641.

[5] 曾静,高薇薇,唐远平,等.社区三级预防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1):12-14.

[6] Janis M Dionne.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J].Pediatric Nephrology,2015,30(11):1919-1927.

[7] Janis M Dionne,Kevin C Harris,Geneviève Benoit, et al. Hypertension Canada's 2017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ssessmen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Hypertension[J].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7,33(5):577-585.

[8] 曹媛,刘汉娇,彭玉梅,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3):173-175,178.

(收稿日期:2018-02-24)

猜你喜欢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并发症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最怕啥
天冷了要换好一点的降压药吗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