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5-14李晶亢文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临床效果

李晶 亢文敏

[摘要] 目的 研究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呼吸内科所收治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以及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 2组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意外事故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发生率5.0%显著少于参照组患者发生率2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与护理工作人员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关键词] 呼吸内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5(c)-0060-02

呼吸系统疾病本是由多种感染细菌而造成的一种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如不对患者及时控制感染因素,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日常生活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不仅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对一些老年呼吸疾病的患者极易产生严重危害[1]。呼吸内科当中的患者人流量比较大,在治疗过程当中对患者的护理风险也较大,因此采用有效的风险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问题,逐渐提高护理工作中的护理质量,对呼吸内科护理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临床作用[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呼吸内科所收治的患者80例,该80例患者全部为该院呼吸内科当中的住院患者,并且没有采取手术治疗方式以及肾脏功能不全的疾病,另外排除患有多器官衰竭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其中女性患者39例,男性患者41例,最小年龄41周岁,最大年龄72周岁,年龄均值为(56.2±5.2)周岁,其中肺炎患者2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20例,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例,气管哮喘患者20例,将8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本临床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全部知情自愿参与该次研究,均签署相关知情文件。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的护理干预,主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相关用药指导。

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基础之上给予风险管理护理干预,主要方式分为以下几点:①风险管理主要是一种对临床患者不同疾病情况而建立的一种针对性护理模式,将医院中的护理工作人员组成具有专业性的风险管理团队。对护理工作人员每周进行一次强化技能培训,对相关护理知识以及医疗应急器械操作等严格考核[3]。

②不断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技巧,定期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风险管理的知识,逐渐渗透护理工作人员的道德方面以及法律方面知识,建立良好的科学风险防范能力,另外,应当对护理知识以及医疗器械用法进行严格规范使用,避免因护理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对患者产生严重的意外情况,定时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相关医疗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相应医院护理操作流程以及用药方式给予患者相应的用药指导,指导患者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服用药物[4]。

③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工作人员应当定期对患者的住院环境以及床位情况进行质量检查,避免患者出现跌落、摔倒、坠床等意外事故,对于行动不便以及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人员应当指导患者尽量避免外出,预防出现较差感染症状,不断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依从性。另外应与患者家属进行及时沟通,逐渐对患者家属渗透疾病相关知识,讲解该疾病护理干预的作用,使患者家属能够逐渐对疾病产生认知[5]。

1.3 效果评价标准

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包括2组患者病房管理、护理操作、安全知识、基础护理等等,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该院自制调查表进行评价,分值为100,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2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发生情况对比,主要包括患者坠床、感染、摔倒、过敏等等。

1.4 统计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2组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予以t检验,2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发生情况以率(%)的方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顯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组患者意外事故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发生率5.0%显著少于参照组患者发生率2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结论

呼吸内科由于人流量较大,如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各类感染症状,常规护理干预目前已经无法满足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需求,并且常规护理干预仅仅只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以及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以及护理风险无法进行预测,对患者疾病恢复具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预防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护理过程中的意外事故也能够有效预防,该种护理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严格识别,不断总结护理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研究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实现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6]。

强化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技能以及各项意识,能够使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过程当中极大程度地排除各类护理风险,对患者的相关疾病进行健康教育,不断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避免患者发生感染以及临床意外事故。另外在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还能够使护理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护理技能,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易产生多种危害疾病本身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年龄偏高患者,其病情恢复慢、治疗时间长、用药方式不当,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应当实时关注老年患者,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实现科学化管理,尽量避免护理过程中意外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伤害[7]。

根据张俊萍研究结果表明[8],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应当重视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不断培养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使患者能够感受到被重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且护理工作人员应当深刻认识到护理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对患者产生的严重危害,将患者自身利益排在第一位,尽量避免在护理工作当中出现风险问题,另外在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相比常规护理管理中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精神压力以及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并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均相对常规护理干预较好,对患者整体治疗过程当中具有重要的辅助效果,以上研究结果与该文研究结果相一致。该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相对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患者较高,并且研究组患者意外事故发生率5%,也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意外事故发生率25%。由此可见,在护理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具有显著临床作用和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风险管理方式运用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当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意外事故发生情況,护理质量也相对高于常规护理干预,并且该种方式以患者自身利益为基础,避免意外事故,防止患者发生感染以及各类安全事故;另外患者护理满意度也相对较高,对患者与护理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具有良好协调作用,有效减少护患之间发生的矛盾,对呼吸内科护理管理工作情况也具有极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瑞芳.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291-292.

[2] 王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健康前沿,2016,23(4):32.

[3] 张晓红,曲红,顾爽,等.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要求[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7):208.

[4] 陈凤莲.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1):2075-2076.

[5] 张峰萍.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7):418-419.

[6] 付馨瑶.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3):200-201.

[7] 朱江红,施黎敏.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92-93.

[8] 张俊萍.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6(22):126.

(收稿日期:2018-02-28)

猜你喜欢

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临床效果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