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的价值分析

2018-05-14刘淑波刘淑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安全管理

刘淑波 刘淑梅

[摘要] 目的 探討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儿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患儿3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的常规管理为对照组(n=150),而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运用安全管理为观察组(n=170),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将安全管理运用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可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 儿科护理管理;安全管理;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6(b)-0075-02

在护理工作中,安全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和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尤其是儿科。儿科作为护理风险较高的一个科室,其护理操作难度大、过程繁琐,再加上患儿的配合度不高,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出现诸多不良事件,不仅降低了护理质量,还容易导致护患纠纷[1]。因此,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该文研究了安全管理运用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儿科收治的 3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的常规管理为对照组(n=150),而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运用安全管理为观察组(n=170)。对照组年龄3~8岁,平均(5.4±2.1)岁,其中女孩55例,男孩95例,疾病类型:30例为神经系统疾病、70例为消化系统疾病、50例为呼吸系统疾病;观察组年龄3~9岁,平均(5.5±2.2)岁,其中女孩65例,男孩105例,疾病类型:32例为神经系统疾病、84例为消化系统疾病、54例为呼吸系统疾病。两组的疾病类型、性别比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即指导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安全管理:①建立安全管理小组。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助理、副护士长以及护士长,对院内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事件进行总结,对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经商议和讨论后,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每天加大巡查力度,对各班护理人员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来,并且督促其解决。同时,定期召开护理安全管理会议,对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确保护理安全,使护理质量提高,并且要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转变传统的护理观念,从而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②加强业务学习。通常情况下,护理安全与护士的专业素养密切相关,并且也是保障护理安全的一个基本前提。所以,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学习和培训,包括技术技能比赛、护理业务查房、晨会交接班提问以及护理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将儿科的专业特点作为基本依据,选择一名经验丰富、资历高的护士,负责对青年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包括重症、急症抢救护理技能、岗位职责以及规范操作技能等,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技能;③环境安全管理。在临床护理中,将患儿的病情和疾病类型作为基本依据,给予患儿分病房、分区域安置,对于刚入院的患儿,要做好隔离措施,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同时,护理人员要将标准洗手图张贴在洗手池旁的醒目位置,旁边配有一次性抽纸和无刺激洗手液,改造病房地面为防滑地面,对床挡进行加固,避免因为患儿翻身而出现坠床,给予患儿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④加强安全教育。因为患儿年龄较小,自理能力、理解力以及记忆力均较差,将患儿的病情特征作为基本依据,选择患儿家属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对象,将不同疾病的护理方法、各年龄段儿童的发育情况做成小册子给家长阅读,并且可以通过开展讲座、一对一交流以及播放电视、广播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包括给药问题、静脉留置针问题以及意外伤害等,并且评价两组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病房护理以及特色护理技术等,得分与护理质量呈正比关系[2]。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6.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n(%)]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x±s)对比运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将安全管理运用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不仅可以使护理质量提高,使护患纠纷减少,还能为广大患儿提供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有助于临床护理的顺利开展,从而保障儿科护理安全[3]。安全管理作为预见性的一种护理模式,通过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将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制定安全管理措施,从管理模式、管理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使护理质量提高[4]。在安全管理中,通过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学习和培训,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使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技术提高,获得患儿和家属的认可和信任,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是确保护理安全管理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5]。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14.67%,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这一结果与DUV Sonar等[6]、王玉红[7]研究报道一致,说明安全管理运用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可以使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责任心以及积极性提高,从而预防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管理中,运用安全管理,可以使护理管理质量提高,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儿安全,从而促进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 俞玲佳.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7):840-841.

[2] 曾芳.安全管理在提高儿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0):5-6.

[3] 张美红,许倩倩.儿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应用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9(1):47-49.

[4] 曾倩,刘经飘,曾秋月.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7):3471-3473.

[5] 钟小雁,罗剑平.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3):107-108.

[6] DUV Sonar,DMV Ingle,DMR Koichade,et al.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rochanteric fixation nailing and cemented bipolar hemi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osteoporotic intertrochanteric neck femur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J].Iosr Journal of Dental & Medical Sciences,2016,13(6):31-40.

[7] 王玉红.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243.

(收稿日期:2018-03-13)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安全管理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论综合性ICU的护理风险与防控
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