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BO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的质量控制管理

2018-05-14林乾飞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9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管理

林乾飞

[摘要] 目的 探究ABO血型鉴定结果的影响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方法,探究交叉配血的质量影响因素以及质量控制管理方法。方法 从血库中随机采集试样2 000份进行实验,初步的血型鉴定试验采用试管凝集法,鉴定之后采取交叉配血实验检验血型鉴定是否正确。实验中所使用的血样应均为同一时间采集的并保存完好的,用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结果 通过试管凝集法鉴定血型的血样,经过交叉配血之后验证,发现检验的正确率为97.35%。在检验的血样中,血型鉴定的结果为A型血液样本占47.90%,B型血液样本占16.20%,AB型血液样本占14.90%,O型血液样本占21.00%。结论 ABO血型鉴定中存在许多应特别注意的方面,在实际操作中应严谨按照标准操作以保证检验的正确性。

[关键词]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质量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7(a)-0127-02

ABO血型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人类的红细胞表面含有不同种类的抗原,根据红细胞表面所含抗原的不同将血型分为A型、B型、O型、AB型4类,其中,A型血红细胞表面只有凝集原A,而其血清中含有抗B的凝集素;对于B型血,其红细胞上含有凝集原B,与A型血不同的是,其血清中存在抗A的凝集素;AB型血的红细胞的表面含有凝集素A与凝集素B,其血清中不存在抗A或抗B的凝集素,所以AB型血的人群可以少量接受其他血型的人群的献血;而对于O型血的人群来说,其红细胞上既没有A种凝集素,也无B种凝集素,其血清中同时含有抗A、抗B的两种凝集素,所以O型血的人群的血可以少量输给不同血型的人,而不能接受不同血型人群的血[1]。由于当某种凝集原遇到同种类的凝集素时会发生凝集反应,所以随意输血会导致严重后果。交叉配血实验不仅在输入未知血型的血液之前要进行,而且在输入同种类型的血液以及再一次接受相同来源的血液时也要进行交叉配血实验,以保证输血的安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及管理

选取在2015年4月—2017年4月之间来该院进行血液检测的血液样本2 000例,供血者的年龄在17~80岁不等,保证血液质量,未受到其他污染及影响,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选取优质的抗A及抗B血清,在低温下储存,每天检验其活性,以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

1.2 血液鉴定方法及交叉配血实验方法管理

采用凝胶微柱法进行血型鉴定,鉴定的步骤为:选取红细胞悬液与相应的抗体,在凝胶微柱介质中进行凝集反应,在反应完全后,使用医学专用的离心机进行离心操作,观察反应结果。这种方法反应时间较短,准确性较高,适合应用于血型鉴定实验。

在試管中添加受血者的血清与供血者的血细胞悬着液,在另取的试管中加入受血者的血细胞悬着液与供血者的血清,两种试管放入20℃的水浴锅中进行凝集实验,一段时间待反应完全后观察是否出现凝集现象[2]。

1.3 实验结果管理

对于实验结果,应分别由两位医师进行实验,对于两次实验结果不同的现象,应使用微柱凝胶法再次进行实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1.4 统计方法

对于实验所得的数据,使用电脑软件进行处理,计算所有数据中发生凝集的数目占总数目的比例,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判断。

2 操作规范管理

①实验中所使用的试管与玻片在使用前应当清洗干净,并做好杀菌灭毒处理,以防止杂质对实验造成不良影响。②在实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加样操作,比如在实验时先加入血清,再加入血细胞悬着液,防止出现忘记添加血清却难以发现的情况。③实验中会用到离心操作,在进行离心操作时要注意转速的控制以及离心时间长短的选择,以防止离心时转速过大或者离心时间过长导致细胞破裂的现象。④严格监控实验试剂的质量,在进行实验时,要实时检测试剂的活性及质量,试剂要在冰箱中冷藏保存。⑤实验要在抗A、抗B凝集素活性正常时进行,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⑥实验中使用的滴管、玻片等要做好标签,在使用时要保证不混用,防止污染试剂以及试样。⑦在进行两项实验时要认真核对样本,并认真填写报告,保证在发现错误时能够及时找出出错的操作。⑧血型鉴定以及交叉配血实验中所使用的血液样本要妥善保存7 d以上,以便进行复查工作。⑨每天要检查实验结果是否在质量控制的范围内,若超出范围,要仔细对照实验记录找出错误并及时改正。⑩温度的控制要严格。实验中凝集反应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0℃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有可能出现假阴性现象影响实验的准确。

3 结果

对所使用的血液样本进行的检测发现,A型血液样本为958例,B型血液样本有324例,AB型血液样本有298例,O型血液样本有420例。A型血液样本占47.90%,B型血液样本占16.20%,AB型血液样本占14.90%,O型血液样本占21.00%。对于血液样本所做的交叉配血实验中,有1 947例未出现凝集反应,占总数的97.35%,操作的成功率较高。

4 讨论

ABO血型鉴定对于输血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确定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之后,在输血之前还应该进行交叉配血实验,交叉配血实验是指提取受血者的血清与供血者的红细胞进行凝集实验;同时,还要提取受血者的红细胞以及供血者的血清进行凝集实验,受血者的血清与供血者的红细胞的反应是为了检验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能与供血者血细胞反应的凝集素,而后一个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的反应是为了检验供血者的血清中是否含有能够反应的凝集素。防止发生输血过程中的溶血性反应,导致出现危险。这种方法不仅能保证输血的安全性,而且可以检测出ABO血型系统中存在的不规则凝集素以及判断发现ABO血型系统之外的抗体,对于输血及血液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3]。

血型鉴定对于输血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血型鉴定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应用,例如在进行器官移植时选择血型相符的供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免疫排斥反应的强度,还可以用于新生婴儿的溶血症的患病原因的分析以及可以用来做亲子鉴定等。血型鉴定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例如拨片法,凝胶微柱法等,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玻片法较为简单、便易,但在鉴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而对于凝胶微柱法的检测精度高,但是其检测成本高。各种方法互有优劣,在检测时往往不单独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相互平行使用,以降低检测成本并提高检测精度[4-5]。

血型鉴定在许多方面有重要的应用,所以在提高检测精度方面应有大的提高。交叉配血对于血型鉴定具有检测作用,所以也应该提高交叉配血实验的精准度。血型鉴定以及交叉配血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是有许多方面的,实验中所使用的玻片或者滴管未清洗干净,上面附着的杂质可能会与血清中或者血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导致不该发生凝集反应的样品发生凝集反应或者使应该发生凝集反应的实验不能出现凝集反应,极大地影响了鉴定的准确度。实验中操作不规范,没有按照要求与顺序添加试剂使实验结果出现错误,也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一大因素。在血型鉴定中涉及到使用离心机的操作,在使用离心机时,离心机使用不当也会引起实验结果偏差,如果离心机在使用时转速过高,导致细胞破裂,使出现的凝集现象不明显,或者如果离心时间过长的话,也有可能导致细胞破裂影响实验结果。在许多情况下,进行血型鉴定试验与交叉配血实验时的温度也影响实验结果,在某些特殊温度下,细胞可能会出现溶血现象,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进行凝集反应的血细胞与抗A、抗B凝集素的活性是不同的。比如说,当温度较高或较低时,无论是否加入抗A、抗B凝集素,血细胞自身都会发生反应生成与凝集反應相同的实验现象;同样的,抗A、抗B凝集素也存在相同的性质,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可能会造成抗A、抗B凝集素的失活,形成沉淀。在实验中,对于各种仪器的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进行滴加或者承载反应的仪器务必做到不能混用,因为在仪器滴加或者承载完反应之后,一定会在仪器上残存许多物质,而这些又会反过来对后续的实验造成严重影响。在实际工作中,由样本本身所引起的实验误差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所选取的血样时间过长,容易出现血细胞表面的凝集素的性质发生变化,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所以在实验中,要随时做好实验记录,在出现问题时就可以寻根溯源,简单快速地寻找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实验结果正确可信。

[参考文献]

[1] 黄培胜,唐荣辉.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中常见错误[J].医学信息,2016,25(6):318-319.

[2] 肖嘉秀.ABO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的质量控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3(18):226-227.

[3] 徐路琼.ABO血型鉴定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6(19):1667-1668.

[4] 古丽旦·热合木.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中常见错误的总结报告[J].医学信息,2015(27):504.

[5] 侯海波.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26-27.

(收稿日期:2018-05-05)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