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自急诊科医生的平安度夏锦囊

2018-05-14王菲

时尚育儿 2018年8期
关键词:急诊科危险儿童

王菲

盛夏时光,孩子们享受充分的阳光和户外活动的同时,一些健康和意外伤害的隐患也会偷偷来袭。我们特地请来一线的儿童急诊科的专家,给我们带来最实用的儿童盛夏健康安全提醒。

急诊科医生的安全警示

6~9月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

儿童意外伤害主要见于外伤、被动物咬伤、坠落伤、骨伤、烫伤、误服、溺水等。意外伤害目前已经成为14岁以下儿童的首要死因。3岁以前的孩子最容易发生烧烫伤、割伤、跌落、误服药物、窒息、道路伤害等;而3~6岁的孩子,随着活动范围扩大,行为能力增强,对世界的探知欲更强,意外伤害更是可能会随时发生。

家长提高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孩子成长,父母是第一监护人,强化监护人的责任感、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至关重要。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有孩子本身、家庭和社会的因素。由于儿童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生活经验不足、防范能力较差易发生意外,同时由于公共设施安全性欠佳、法律法规在某些方面的保障欠完善,都是导致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

年幼的孩子对危险的认知度低,所以安全防护须从家长方面着手:

1.看护最重要。不要留年幼的孩子独自在家,不管是在家还是外出时,家长都要做好实时看护.即使是在家长认为最熟悉的场所,也有潜在的危险;

2.家中养成合理收纳习惯。平时要把一些危险的物件,比如成人或儿童的药物,或一些小的可能入口的零件,务必放到孩子看不到、够不着的地方,降低误服的概率;

3.居家环境经常做安全排查,学会从孩子的视角审视家中环境是否安全;

4.外出时家长要排除危险的地方,避开在危险的地方玩耍,避免在马路上嬉戏追赶,远离水火;

5.外出乘坐交通工具时注意安全防范,乘车务必使用安全座椅,系好安全带,不要将将未成年子女单独留在车內;

6.随着时代发展,家长的安全防范要点也有所不同,无论是在家中看护还是带孩子外出,务必做到专心看护,当心手机吸引家长的注意力,导致看护盲点。

急诊科医生的健康提醒

高热、惊厥、呕吐腹泻等疾病最多发

夏季,因意外伤害到急诊科就诊的儿童明显增多。此外,导致儿童夏季急诊科就诊的疾病因素主要包括:高热、惊厥、呕吐腹泻等。因此,除了安全,夏季家长也要关注孩子日常的健康护理。

高热 导致高热的常见病因有感染和非感染两类。感染性疾病,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中枢神经系统系统感染等。非感染性高热,除了病理情况,由于天气炎热引起的小儿夏季热需要注意。夏季热常见于半岁到三岁的婴幼儿,他们其实没有感染病菌,是因为气温高、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未发育好,而家长又总担心他们着凉,给他们穿得严严实实的,不吹风扇,也不开空调,结果“热”出病来。

惊厥 夏季儿童惊厥常见的原因有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毒性痢疾等。由于儿童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对高热或感染毒素的过敏反应及体液代谢紊乱、脑缺氧等原因导致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惊厥。

腹泻 导致儿童呕吐腹泻的主要原因有胃肠型感冒、轮状病毒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疾病。夏季婴幼儿的脾胃状态会比较差,容易消化不良,又值感冒高发期,特别容易导致肠胃型感冒的出现。发病诱因主要是来自病毒感染、外部刺激等因素,冷空气刺激肠胃、生活习惯不正常、不良饮食等。细菌性痢疾的发生主要与夏季高温高湿、食物中微生物(主要是各种细菌)大量繁殖,如果食物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食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病症。

健康度夏护理方案

1.夏季出汗多,孩子要勤换衣服勤洗澡,尤其是内衣,一定要天天换洗。外出以及饭前便后,要及时把手洗干净,家长多提醒孩子少用手搓眼睛、口、鼻等部位,减少细菌感染。

2.夏日饮食应多样化,本着清淡少油腻的原则,合理补充鱼类、瘦肉、蛋类、奶制品和豆制品,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尽量不给孩子吃生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食物,不喝生水,不贪吃冷饮。

3.夏季运动最好选择早晚进行,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锻炼,以免发生中暑现象。夏季锻炼强度不宜过大,可以“分步进行”,只要每天运动的时间总和超过30分钟即可。运动后应及时补水,少量多次是科学的饮水方式。

4.家中要常备一些价廉物美的药物,如金银花露(可预防热疖和痱子)、十滴水(可通鼻窍、除湿、镇痛、止晕)、藿香正气水(可健脾除湿、治受暑后腹泻、呕吐)、仁丹f有清凉解暑作用,可治晕船、晕车)、清凉油(有止痒作用,用于虫咬、伤风头痛)、口服补液盐和益生菌(用于腹泻脱水)、炉甘石洗剂(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等。

猜你喜欢

急诊科危险儿童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喝水也会有危险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