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传统文化辅助教学法探索

2018-05-12王艺霖李建军夏风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2期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传统文化

王艺霖 李建军 夏风敏

摘要:在工科大学生中普及与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很有必要。但如何将枯燥难懂的专业课程与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是个亟待突破的难点。为此,本文针对土木工程专业,以《混凝土结构》课程为例,选取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方面——古体诗词,探索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合理引入问题,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传统文化;诗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2-0197-02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是能在工业及民用建筑、道路桥梁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等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技术人才。要确保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有必要不断研究开发新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本专业来说,《混凝土结构》课程是最有代表性的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讲述钢筋混凝土基本構件和结构的受力性能及设计计算方法,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较难掌握、教师较难教授”的“两难”问题。为此,本文尝试从传统文化元素与《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有机结合入手,探索利用传统文化进行辅助教学的新方法。

一、现状简述

长期以来,我国工科高等教育存在着实用主义的倾向,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很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张彦玲等人认为在土木工程专业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尤其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是将其渗透在专业教育之中。人文素质教育本身包含的内涵比较丰富,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尤其应当突出的是传统文化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同时增强文化凝聚力,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鲁美、史利华、韩茹等人以及南金花等人都建议在工科院校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总的来看,目前对如何在工科教育中强化传统文化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尤其是如何具体将枯燥难懂的专业课程与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辅助教学的良好效果还需要不断的努力探索。为此,本文将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基于自身实践,对传统文化元素(从古体诗词这个具体方面)辅助专业课程教学的具体方法开展深入的探索。

二、古体诗词元素的引入

《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核心骨干内容包括:组成材料,结构的概念和分析方法,结构的设计(其中最核心的是如何进行配筋计算)。针对这些重要知识点,作者创作了一些古体诗词,较好地实现了对专业知识的包含。下面具体说明。

(一)有关混凝土结构的材料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是水泥、矿物掺和料、砂石骨料、水和外加剂。其中水泥是最重要的胶凝材料。为了加深对水泥的理解,作者创作了小诗一首:干粉为本形,湿身变胶凝,欲得混凝土,只待搅拌停。然后为了加深对混凝土的认识,也创作了小诗一首。

成型时难拆亦难,胶凝有力为哪般?

砂石水泥相交好,薄酒宴罢情义坚。

(薄酒指掺了外加剂的水,颜色比较深)

(二)有关混凝土结构的概念与分析

混凝土结构离不开钢筋,二者的协同工作效应是混凝土结构得以存在的基础。为了加深对此问题的理解,作者也创作了小诗一首。

传奇应向寻常觅,莫道钢砼无奇迹,浇筑之日即结缘,半百金婚不离弃,

共经风雨抗荷载,爱巢可靠属第一,人世沧桑情难了,质朴钢砼堪学习。

然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是要保证结构可靠。进一步将可靠的要求细分为三条:安全、适用和耐久。为了能够落实,将这三点要求在设计时化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概念。再进一步,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中,是通过“将外荷载引起的效应人为乘以一个大于1的分项系数,将结构自身的抵抗能力人为除以一个大于1的分项系数”来保证的。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这一重要思路的理解和记忆,作者也创作了小诗一首。

可靠结构依何求?安全适用和耐久。

三点化为二极限,分项系数心中留。

在学习完这门课的基础知识后,需要有一个有效地回顾。由于本门课程的知识点众多,逻辑也比较复杂,不容易清晰地理顺。为了帮助同学们进行有效地温习回味,作者创作了一首诗。

结构保质五十年,春夏秋冬不等闲,水化反应日复日,收缩徐变天又天,

荷载组合公式繁,只因作用预测难,拉压弯剪和扭矩,五大内力逞凶顽,

弯曲剪切和轴向,三种变形皆作乱,更有裂缝四处起,无规无律神凌乱,

钢筋锈蚀砼碳化,安享天年何其难,学成土木莫说易,书本规范勤翻看。

(三)有关混凝土结构的核心部分——配筋

混凝土结构之所以能获得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内部配有合适的钢筋。钢筋除了帮助混凝土提高承载力之外,还能提高延性,减小构件尺寸等。有关配筋量的计算是混凝土结构计算部分的核心内容。要真正理解配筋量的计算思想,需要首先充分理解所配各部分钢筋的作用与位置。这部分是本课程的难点之一。为此,作者针对梁内配筋情况,创作了《配筋歌》。

砼梁外灰朴,需知内玄机,纵筋四边列,箍筋通长齐,纵筋有上下,箍筋无高低,交叉成钢笼,无砼也独立,纵筋主抗弯,箍筋主抗剪,弯矩反向处,纵筋可弯起,弯起非最佳,截断更给力,剪力增大处,箍筋可加粗,加粗非最佳,加密更给力,边梁易受扭,纵箍共抗击,兄弟同源生,协力永不离。

三、结语

本文以《混凝土结构》课程为例,从古体诗词这个代表性元素入手,探讨了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合理引入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辅助教学的具体方式,为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彦玲,张德莹,赵曼.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99-103.

[2]刘维.国学背景下的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理念创新[J].华夏教师,2014,(9):93.

[3]魯美.探析地方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与未来教育发展的方略[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10):101-103.

[4]史利华.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工科院校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轻工教育,2014,(5):15-18.

[5]韩茹,苏乃乾.论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的融入工科校园文化建设中[J].中外企业家,2015,(27).

[6]南金花,刘建军,牛伟.依托传统文化推进工科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J].学理论,2015,(13):261-262.

Study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Auxiliary Teaching Method for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Take "Concrete Structure" for Example

WANG Yi-lin,LI Jian-jun,XIA Feng-mi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101,China)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to popularize and strengthe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majored in engineering. Traditional culture may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However,it is difficult to combine the boring knowledge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with the living and interes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organically. How to achieve the goal of auxiliary teaching is a difficult point needed to be overcome urgently. In this paper,aiming at the'Concrete Structure'course of'Civil engineering'specialty,the reasonable introduction method of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en studied by selecting the representative aspects(archaic poetry).The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 words:Civil engineering;Concrete structures;Traditional culture;Poetry

猜你喜欢

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传统文化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