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难行易:以科研训练培养医学本科生的创新思维

2018-05-12陈建交杨钰婷赵杰李韶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2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创新思维

陈建交 杨钰婷 赵杰 李韶

摘要: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树立以科研结合教学为核心的现阶段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把创新思维的培养放到突出位置上,通過科研活动以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对于促进科研优势资源转化为教学优势资源,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学教育;科研训练;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2-0123-02

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提出了当代医生除了应具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完善知识体系外,更是强调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把培养医学生创新精神放在重要位置,指出医学院校应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综合平台,开放式接受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在创新实践中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1]。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创造性的科研能力、完善的知识结构以及独立思考的探索精神。

一、科研实践对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

出色医生的培养不应仅局限于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进行日常的临床实践,还要求医生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开拓学术视野。医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知识体系不仅有益于其在临床阶段的学习,也为其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2]。学术视野的拓展除了帮助医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在学生的职业规划方面也是有着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要想成为一名卓越的临床医学家,基础的临床理论和日常的临床实践是远远不够的。临床科研的积累、多学科交叉合作、创新性转化医学研究、高质量临床医学研究等要贯穿于医生的临床活动中,这要求临床医生高度重视科研对临床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充分认识到医术是医疗的重点,而科研是推动创新的动力。对于医学生而言,在高等医学教育初始便接触科研,对提高参与科研的兴趣,培养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和能力,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科研训练这一集中实践环节除了作为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补充,对于医学生个体而言,有助于养成高瞻远瞩的学术视野,为其今后职业选择多样化起到良好指导作用。医学生深度进行科研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充分拓展学术视野,在职业规划中可根据自身兴趣以及职业追求选择个性化职业方向。

二、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实施培养方案

为适应“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形成一套有利于启迪学生理解力、判断力、洞察力、想象力和应变能力的教育机制,我校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卓越而有成效的改革,长学制本科教育导师制便是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培养机制下,我校长学制本科生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了解科研的思路,产生科研的灵感,在不断模拟科研的过程中,从被动的学习者,成为主动的求知者,培养了探究式学习习惯,更激发了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热情。我校医学本科生科研实施培养方案实行导师—学生双向选择制,指导教师将对其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学生纳入自己的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小组进行培养。以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培养目标。在保证正常教学顺利完成的基础上,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科研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使学生获得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和应用能力,并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学实验,撰写科研论文[5]。我组在学校政策的支持下,每年招收4名长学制医学本科生,形成以高年级带低年级的人才培养梯度,建立科研活动小组加强科研训练。学生入组后在前期培养阶段作为研究助理参与以老师为主的科研项目,着重培养其文献检索能力,统计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后期学生自主设计课题,主持完成项目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后期培养阶段学生根据前期实验思路,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学习,撰写综述,自己提出科研项目,设计实验方案,向学校提出研究资金申请,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实施,上交研究报告或论文。在培养方案具体实施中,前期培养阶段由老师选择与研究方向相关的高影响因子论文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然后集中在组会上进行讲解,从论文中学习借鉴他人课题设计思路,进行英文专业文献的阅读与写作训练。随着学生英语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逐步由学生自己进行课题相关文献检索阅读,进一步进行英文综述的撰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逐步加深对研究课题的认识,同时形成自己的科研想法,无形之中也加强了文献检索能力、专业文献阅读能力、英文论文写作能力。在学生实施科研实验活动中,我们注重过程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实验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良好的科研意识、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才是最为重要的。每周一次定期组织医学本科生参加科研组会,汇报实验研究进展,以及一些常用实验技能的学习情况。通过师生对实验方向的讨论,不断完善修正研究方案,指导实验论文的撰写。在组会讨论中,注重启发式、引导性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渴望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调动学生钻研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实践的兴趣,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学术交流方面,学校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相关研究领域做学术报告,我们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提前阅读学习讲座教授既往发表的文章,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听讲座,积极提问,与教授互动。

三、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方案的效果

我组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小组在学校政策的引导鼓励下,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出色完成科研课题设计书、综述及论文撰写,参加基础科研论文答辩会,组内同学在辽宁省乃至全国科研类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几乎每届均有本科生发表多篇论文收录于SCI期刊。在这一科研创新培养方案下,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有效训练,综合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组内同学在进入临床学习后得益于科研训练获得的综合能力提升同样取得出色成绩,我组同学在全国临床技能大赛中代表学校多次取得佳绩。学生在科研创新训练中,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学术视野较前得到极大拓展。

四、結语

以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更在于让学生不局限于课本课堂的限制,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型学习,在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中提升学术视野,培养学术创新思维。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研中有教,教中有研,产学研结合,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实现人才培养与科研水平提升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朱海英.高等医科院校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实践[J].中国临床医学,2016,(4):530-533.

[2]蓝玉龙,李韶.医学生临床前阶段有关科研创新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29):91-93.

Knowledge beyond Practice:Intensifying Undergraduate's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to Develop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CHEN Jian-jiao1,YANG Yu-ting2,ZHAO Jie1,LI Shao1,2

( 1. Liaoni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Cerebral Diseases,Dalian,Liaoning 116044,China;

2.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44,China)

Abstract:In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cultivation of medical undergraduate'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 undergraduate programs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Cultivation mode of innovative medical undergraduate talents which combines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as core part,broadens medical undergraduate's academic horizons and enhanc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The innovative cultivation mode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ources into teaching resources,and is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medical education;scientific research;innovative thinking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创新思维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天狮 推动中美医学教育交流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深入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