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生物师范生提高职业竞争力的全程规划探索

2018-05-12陈惠婷陈健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2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师范生维度

陈惠婷 陈健辉

摘要:为打破地方高校生物师范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与其知识技能的不足之间的恶性循环,本研究以提高其职业竞争力为主线,提出职业规划五个维度的具体实际操作方法,着力于让生物师范生在良好自我认知及環境认知的基础上,明确各阶段的目标计划,通过实施修正以逐步提高职业真正需要的知识技能,最终达成职业目标。

关键词:地方高校;生物师范生;职业竞争力;全程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2-0024-03

一、地方高校生物师范生就业形势

(一)毕业生增多、就业面窄

自2000年扩招后,目前各大高校生物师范类专业的招生不断扩大,我国本科师范类生物专业学生数量由2.3万增加到6.8万[1],这样短时间内的大量扩招必然导致就业问题,因为生物类专业是一个传统理科专业,相关生物技术产业在我国还没有发展成熟[2],生物领域的就业面较窄,加上生物专业女生较多,所以相较其他学科的师范类,教师行业仍是生物师范专业毕业生的主要从业方向。

(二)教师岗位需求少、就业要求高

生物学科在中学被认为是“副科”,所需要的生物教师岗位较少,一批批先入职的教师通过不断继续学习巩固其市场占有,而每年能提供的生物教师岗位的准入条件也在逐渐发生变化,“211”、“985”高校毕业的毕业生因普遍被认为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而在应聘时备受青睐,甚至有部分生源好的高中要求应聘者是生物学方面的学术硕士,即用人单位更看重应聘者的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及带学生参与生物竞赛的能力,就些形势都逐渐引起非“211”、“985”高校毕业的地方高校师范生就业率明显下降。

二、地方高校生物师范生知识技能不足

地方高校的生物师范生由于调剂生源多,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认同度不够,专业兴趣不浓,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对中学教材理解不透彻,教学设计能力低;教学过程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3];实验设计及操作创新能力不足等,这些都将导致生物师范生的知识技能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

地方高校生物师范生知识技能的不足与就业形势的严峻之间正逐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就需要在地方高校中开展切实可行的全程化阶段规划机制。通过规划,使师范生尽早有目的、有步骤地针对目标职业,进行知识技能的提升,提高职业竞争力。

三、全程化阶段规划的开展

规划的开展将对职业规划及知识技能的提升两方面进行结合,从生物师范生及地方高校两方面提出全程化阶段规划的具体方法。其中职业规划方面,根据职业规划的一般内容步骤,又分为职业规划意识、自我认知、环境认知、目标计划、实施修正这五个维度[4]。让生物师范生在良好自我认知及环境认知的基础上,明确各阶段的目标计划,通过实施修正以逐步提高职业真正需要的知识技能,最终达成职业目标。

(一)生物师范生方面

按各年级阶段的特点,从个人职业规划五个维度的准备及个人知识技能的提升两方面进行结合,提出全程化阶段规划的具体方法如下。

1.职业规划准备方面。职业规划意识维度:生物师范生在大一可通过职业规划书籍、课程和讲座,初步了解职业规划内容及相关理论;大二自主学习职业规划网络课程,进一步学习职业规划知识;大三积极参与就业指导课程及就业形势讲座,对前期规划进行全面检测,并制定后期计划;大四完善及内化所学的职业规划理论及就业相关知识。

自我认知维度:大一可通过相关测评系统、他人看法或自我分析等方式初步剖析自我;大二继续探索自我,明确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兴趣、爱好、性格及能力;大三检查是否初步具备职业能力,如表达、组织管理、团队协作、人际处理等能力;大四进行心理辅导及个人咨询,缓解自身可能存在的焦虑心态和不良情绪,全面认识自我,增强自信。

环境认知维度:大一通过多与优秀师兄师姐交流或课程资料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及学习方法;大二通过职业测评系统完成职业认知,并通过讲座、网络等渠道持续关注职业发展情况,假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对环境进行正确评估;大三尝试和已毕业校友联系,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大四积极阅读求职书籍及参加就业讲座或课程,了解就业形势、简历制作、求职技巧及劳动法规。

目标计划维度:大一初步制定目标,并尝试做出职业规划;大二初步明确方向,制定规划及行动方案,如想从事教师行业的,开始锻炼教师技能等;大三通过专业咨询和测试的帮助,明确具体的发展方向,如考研、出国留学或创业就业;大四检验前三年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再进一步细化具体目标和制定计划。

实施修正维度:大一对学年规划进行总结并作出评估修正;大二检测职业规划情况、对学年规划进行总结并作出评估修正;大三对大学三年的学业规划进行全面评估,审视自己是否初步具备职业能力,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列出对策,调整职业规划,使之更切实可行;大四加强对就业心理和技巧等方面的训练,快速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技巧,并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情况。

2.个人知识技能的提升。知识方面:生物师范生在大一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还应多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深入拓展,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大二多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和学术报告会,并选修与职业方向相关的课程;大三继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多尝试探究及设计实验并主动参与实验准备过程以提高实验技能,确定毕业论文研究课题并进行相关研究;大四完成论文撰写和在教育实习中巩固专业知识。

教学技能方面:大一训练教学基本功,如三字一画;大二侧重于单个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如教案设计、导入技能、讲授技能的训练等,并选修与教学技能相关的课程;大三侧重于综合教学技能的训练,多进行微格训练并参加相应的教学技能大赛,多研究中学生物教材、研读生物教学论,并注重课堂设计,包括PPT及教具设计等;大四在教育实习中学以致用,巩固提高教学技能。

实践活动方面:大一多参与校园竞赛活动,尝试做学生干部;大二参与各种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际圈,尝试做学生干部,参加演讲比赛或举办学术报告等活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大三尝试兼职、见习等,积累相关职业实践经验,并检测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制定出提升方案,同时注意扩大校内外交际圈;大四注重实习机会,课余多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强化求职技巧,并注意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参与招聘会,积累求职经验。

其他准备方面:生物师范生在大一若想转其他专业、获得双学位或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也应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大二努力考取英语及计算机证书,并向师兄师姐请教,听取宝贵建议;大三应考取教师资格证书,若考研则完成相关准备,对于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关注留学系列活动及考试资讯,准备TOEFL和GRE考试;大四准备就业的生物师范生则应学会撰写简历、求职信等,若考研,准备相关入学考试。

(二)地方高校方面

针对不同年级阶段,从职业规划的辅导及生物师范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出发,提出全程化阶段规划的具体方法如下,以逐步提高生物师范生职业竞争力。

1.职业规划辅导。职业规划维度方面:针对大一的生物师范生,应偏重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及自我认知维度,地方高校可以提供相关的测评系统辅助学生全面认知自我;大二侧重于提高学生环境认知维度,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宣传及邀请专业人士作讲座等方式提供就业需求信息及就业方向指导,让学生了解行业前景,提高专业认同度;大三偏重于提高学生的环境认知及明确目标计划维度,地方高校可以提供往年的毕业生就职情况供学生参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或调整职业目标计划;大四侧重于学生的实施修正维度,地方高校可以举办讲座介绍就业形势、求职技巧等,让学生更好实施或修正规划。

职业规划课程方面:大一的职业规划课程可尝试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及展示环节、角色扮演、课外访谈、辩论等形式增加学生参与度;针对大二相关课程的空白,地方高校可以把专职教师及相关专家讲授的职业规划网络远程课程设置成网络精品课程,让学生自主学习职业规划知识。大三和大四则由地方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讲解简历制作、求职技巧、劳动法规等,并集中解决学生困惑。

职业规划服务及活动开展方面:针对大一新生,地方高校应邀请高年级学生做交流或举办相关职业规划讲座等;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则主要由就业指导处或心理咨询中心为其开设个性化咨询服务,适时为其提供就业方向及心理辅导,并举办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鼓励学生多参与,对于想创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写创业计划书的形式参加创业大赛,并由地方高校搭建相关创业孵化基地辅助实现创业计划;对于大四的生物师范生,地方高校可以尝试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如就业资讯、面试技巧、劳动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介绍等。

2.生物师范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通识教育、学科基础课程平台的搭建:地方高校对于大一的生物师范生应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大二应拓宽通识类选修课程门类,多增置与职业方向相关的课程、班级管理等课程;大三则借助形势与政策及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学生对职业环境的认知;大四可通过设置部分职教任选课供学生进行选择,并通过毕业论文提高学生研究及实践能力。

专业课程平台的搭建:大一、大二到大三在大学教学中渗透中学生物知识学习,如将高中生物实验的经典内容有机地融入到高校实验教学中,并邀请中学优秀教师与同学们交流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心得,并尝试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及设计,并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工作中。而大四则通过技术拓展性实验课程,如植物组织培养,以进一步提高生物师范生的實验技能,并有效衔接中学生物内容。

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的搭建:针对大一学生应开设课外书法、板画培训等活动,增强学生“三字一画”基本功;对于大二学生则应增置与教师行业相关的选修课程,如中学生物教材研究等,并多鼓励生物师范生去参加教学技能大赛;针对大三学生则应邀请中学教师到学校进行备课、小组讲评、说课试讲比赛等模拟教学训练的指导,并提供教学技能训练条件,如经常开放微格课室、在宿舍走廊设置小黑板等。大四则主要通过教育实习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在招聘中磨炼说课试讲技能。

实践教学环节的搭建:组织大一生物师范生利用寒暑假对社会目标职业进行社会调研活动,可以问卷调查或访谈等形式进行;大二年级主要是野外实习,地方高校在野外实习中不应只注重动植物分类识别,更应多结合生物多样性、环保等综合知识进行介绍,并让生物师范生根据野外实习拟定论文研究课题进行实验探究以全面提高知识技能;大三年级则应多组织生物师范生去参加教育见习,多去观摩中小学开放日的公开课或去生物公司观摩产品研发等,增加对行业的了解;到了大四,地方高校应给生物师范生搭建长期稳定的实习平台,以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不定期跟踪反馈实习情况。

第二课堂的搭建:地方高校多鼓励大一新生参加校园活动,加强人际,快速融入集体;大二和大三年级,则由高校多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鼓励生物师范生多参加活动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及与人沟通等能力;大四则为学生提供模拟面试等训练,强化求职技巧。

其他准备:针对大一年级中不准备从事专业对口职业的生物师范生,应引导其及早做出规划,为可能的转院系、获得双学位或跨专业考研等做好资料收集及课程准备;对于大二的生物师范生,地方高校初步统计其就业及发展意向,为后期教学安排做参考,如对有意向做生物教师的学生集中进行小班教学培训等,对于准备考研或出国留学的大三学生提供相关便利,如酌情缩短实习期或延后安排实习,提供舒适固定的课室环境备考等。此外,高校应该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追踪,了解其初次就业表现如何,如存在哪些问题、社会外界对本校毕业生评价如何等,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再调整教学,逐步提高社会认同度。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只有个人及地方高校切实重视职业规划,结合生物师范专业的特点,认清社会对生物教师的要求,推进生物师范生知识技能的提升,才能全面提高地方高校的职业竞争力。生物师范生提高职业竞争力的全程规划是需要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探索的,希望本研究提出的全程化阶段规划能对此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在未来更好地引导实践。

參考文献:

[1]张强,宋运贤,吴晓敏.当前高校生物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解决对策[J].科教导刊,2014,(2):198.

[2]金治.地方高校生物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惠州学院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4,(1):34-37.

[3]徐平.生物师范生教学能力现状问题与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6(6):108-111.

[4]梁华,林明,毛芳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50-51.

Study on the Whole Process Planning of Improving the Career Competitiveness of Biology Normal Students in Local Colleges

CHEN Hui-ting1,2,CHEN Jian-hui1*

(1.School of Life Sciences,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006,China;

2.Taishan Overseas Chinese Middle School,Jiangmen,Guangdong 529200,China)

Abstract: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the biological normal students that graduate from local colleges is getting serious,on the other hand,the biological normal students lack of related knowledge and skill,this is a vicious cycle. To Breaking the Vicious cycle and promoting the core competitive force of biological normal students,an operational methods was proposed. It can improve students' self cognition and environment cognition,clear students' goals at different stages,take action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finally achieve their career goals.

Key words:local colleges;biological normal students;the Career competitiveness;the whole process planning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师范生维度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光的维度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人生三维度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