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博会”缘何花落南宁?

2018-05-11郭涛陆玉娇

21世纪 2018年5期
关键词:林园南宁市南宁

本刊记者/郭涛 见习记者/陆玉娇

“中国绿城”,这顶美誉度极高的桂冠属于中国哪座城市?尽管“中国绿城”不是官方给出的称谓或评选的殊荣,但坊间一直争论不休。南国,十几座一年四季春意盈盈的城市,都希望能将这顶桂冠戴在自己家乡的头上。直到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举办地花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争论才得以平息。这一消息,告诉国人,告诉世界,南宁——中国绿城,它拥有这顶桂冠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的。

2018年南宁国际园博会举办适逢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是第一次在少数民族地区首府、第一次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第一次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第一次面向东盟十国举办,也是第一次在冬季建成开放、第一次与少数民族自治区成立大庆同期举办的盛会,对充分展示广西民族地区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60年发展的成就等意义重大。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园博会建设。2018年4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专程到第十二届园博会园博园项目现场调研,指出要为南宁创造永久地标,让广大市民共享城市建设新成果。

绿化之于一座城市的环境,生态文明之于一座城市的品位,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众多城市也将绿化列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那为什么“园博会”会花落南宁?南宁市林业和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蓝岚日前接受记者的采访,她用“依法植绿、依法护绿、依法治绿”三句话高度概括地给出了答案。

依法植绿 规划先行

记者:植绿必然涉及到用地的问题,企业生产要用地,市民居住要用地,机关办公要用地,学生上学要用地,市民休闲也要用地,土地已成为城市最为稀缺的资源。南宁市林业和园林局(以下简称林园局)如何保障植绿用地?

蓝岚:无地可用,绿化工作犹如纸上谈兵,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我局是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单位,但我们知道,这绝不是我们一个单位可以完成的事业,在南宁市委、政府的主导下,我们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密切配合,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本市实际,不断完善本市城市绿地建设的相关规划体系。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作为前提,编制《南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年)》,全面指导南宁市绿地发展,科学保护和改善南宁市的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建立绿色空间,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二是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定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也称作绿线,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并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城市绿地随城市快速发展总量不下降。

半城绿树半城楼

依法植绿,规划先行。一棵树、一株小草生于南宁,都是以法律的名义。截至2016年,南宁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为37.12%、43.10%和12.01平方米。

规划是法,我们用法保障植绿用地的供给,依法保障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空间。

依法护绿 执法必严

记者:落实了用地,如何进一步保障这些绿色的生命不受侵害?林业执法、园林执法在护绿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蓝岚:护绿,不只是我们林业执法、园林执法两个方面执法可以做到尽善尽美的。首先是立法在先,在南宁市政府的倡导下,经南宁市法制办公室提请,南宁市人大先后颁布了《南宁市城市绿化条例》《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南宁市城市道路景观建设标准(试行)》等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绿地率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达到《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各项相关要求;南宁市在立法护绿方面更为显著的一点是给一座座山、一处处风景区“单独立法”,先后出台了《南宁市五象岭保护条例》《南宁市西津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将风景区护绿工作提升到了法治高度,有法可依,才能做到执法必严。

记者:在护绿执法过程中,多个执法部门参与,会不会出现执法交叉、冲突的地方?

蓝岚:这种情况确实出现过,有这样一个磨合的过程。2018年以前,我市园林执法主要由市林园局、市城管局和各城区、各县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城管执法部门分工负责,其中:(一)市林园局负责对在公园内、单位庭院内、居住区内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和损害园林绿化植物及设施等行为进行执法;(二)市城管局负责对在公园外、单位庭院外、居住区外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和损害园林绿化植物及设施等行为进行执法;(三)各城区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对园林绿化有监督、检查和管理权,并依法审批占用城市绿地、树木的修剪、移植和砍伐等,但没有相应的处罚权。因各部门职责不统一、监督检查权与处罚权分离、巡查与立案查处机构分离、执法力量薄弱等原因,导致全市公园内、单位庭院内和居住区内的侵占绿地、损害绿化案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查处。

人也许并不是从猴子进化而来,而是从鱼进化而来的。关于地球上的物种进化,我们还有太多的不解需要去探知。"

绿城南宁

为更好地解决执法职能交叉、执法权限分离问题,2018年以后,南宁市人民政府对园林绿化等执法部门进行职责调整,由我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集中行使园林绿化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行政处罚权以及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以确保园林绿化行政执法巡查检查和处罚权集中施行,提高园林绿化执法效率,使侵占绿地、损害绿化等案件得到及时、有效的查处。

在南宁,护绿走上法治轨道,一是切实加强以林地保护管理和森林限额采伐管理为重点的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围绕林地、林木、林权三个工作关键点,细化森林资源管理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全市各县区林业部门,明确相关部门承担的职责,指导各县区推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针对违法占用林地、超范围使用林地等林政资源监管工作,我们组织森林公安、林政稽查等相关单位进行定期巡查督查,有效遏制了涉林违法问题发展势头。三是创新林地项目检查工作模式,南宁市林政稽查大队联合第三方林业设计资质公司,开展违规使用林地疑似图斑的清理排查和查处整改工作,现场将核查结果反馈县区,提出整改意见,有力促进了林地的监管及保护。

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我们的行政执法成绩也是可以圈点的,其中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保护候鸟等野生动物的“清网行动”,破获案件4起,放生候鸟、银环蛇等200多只(条)。

依法护绿,执法必严。林业执法、园林执法、城管执法、公安执法在行动,确保每一棵树、每一株草的生命得到保护。

依法治绿 善用权力

记者:如何利用好园林执法的权力,确保治绿走上法治的轨道?

蓝岚:林园局行政许可类职权包括两项,一是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用地面积审批,二是工程建设涉及城市绿地、树木审批。我们坚持对临时占用绿地严格审核,对改变绿化规划依法实施,对改变绿地使用性质从严要求。2017年度,我们受理园林绿化方面行政执法举报案件72件,其中立案查处案件2件,罚没款总额0.165万元;2017年发现并上报市城管局的毁绿案件47件。

蓝岚: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王小东指出,“园林绿化工作的优良决定于工程质量的高低,工程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监督工作是否到位。”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南宁市园林绿化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于2015年11月份开始行使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职权,本市建城区内市财政资金投资的新建、扩建、改建园林绿化工程,开工前必须到市园林质安监站办理质量安全监督登记,其他投资类型园林绿化工程应接受市园林质安监站监督检查,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以抽查、巡查方式为主,并辅以必要的检测手段。2017年开展全程行业监督项目17个, 受理财政资金类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登记26个,发出监督执法现场检查勘验记录表65份。根据南宁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要求,目前,南宁市园林绿化工程质监站的行政职能已回归林园局。

蓝岚:城市道路绿化,是南宁市林业和林园局的管理范畴,由下属单位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中心直接管护。自管道路部分,主要通过日常巡查与季度生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日常巡查即每日对管辖范围内的绿化进行检查,对绿化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根据《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处绿化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开展季度生产检查,对管辖道路分别按级别和类型随机抽取15%的道路进行检查评分。市场化道路部分主要根据承包合同要求对养护单位进行考核和监督,主要考核文件依据为《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处绿化养护承包管理考核办法》,通过日常考核和半年养护效果考核对管养单位进行监督管理。日常考核主要对绿化存在的问题进行扣分,每月底对扣分项目进行汇总,并根据扣分情况核算养护经费。每半年进行一次养护效果评分,按照考核办法随机抽取30%的路段进行量化评分,评分结果直接与养护经费挂钩。

蓝岚:非政府投资项目(住宅区、商业区、单位庭院等)的附属绿化工程竣工后,由开发商提交竣工材料到我局审批办备案(项目委托给市审批局办理),我局在收到项目竣工材料后到现场进行检查,绿地率达标的制发《城市绿化工程竣工核验意见》,绿地率不达标、质量不合格出具书面检查情况,要求其整改。

蓝岚:在林业执法方面,市森林公安局及时侦办林业刑事案件,有力地震慑了犯罪。2017年林业刑事犯罪案件立案查处462件,破案277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42人次。

蓝岚:第十二届园博会将在南宁举办,这是对我们林园工作的一次检阅,这是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盛会,是展示城市园林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

南宁市委书记王小东提出要求:“要平衡好生态、社会、经济三大功能,注重把一次性集中展示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城市建设、经济拉动、生态优化、民生改善,打造兼具示范性、观赏性、科普教育性、互动体验性的城市新亮点,确保园博会后持续健康营运。”

“生态宜居,园林圆梦”是林园人的工作目标,也是本届园博会的办会主题,“生态的园博、文化的园博、共享的园博”是本届园博会的三大特色。

生态的园博,主要通过生态保护、矿坑修复和海绵规划来实现。本着“不推山,不填湖,保留现状植被”等低影响开发的建设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对现有的山水格局进行保护和梳理,避免大挖大填。

文化的园博,通过本土建筑、民族风情、民族活动、地域植物、遗址文化展示等,体现壮乡、南宁、东南亚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特色,重点打造五条特色植物主题路线,六个精品特色植物主题园,实现“冬季到南宁看园博”。

共享的园博,通过城乡共享、神州共享、国际共享等方面突出园博会外联作用,拓宽园林文化展示平台。城乡共享体现在田园风光区的建设,对田园风光区的村庄进行保留和城乡风貌改造,让村民享受园林,让城里人记住乡愁;神州共享体现在中华园的建设,既有中华传统园林的精粹,又有现代城市园林的风采,全国各地园林建设创新成果将集中在这里展示、交流;国际共享体现在东盟园的建设,展示东盟十国特色文化。此外,本届园博会还邀请“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外友好城市参与共建园博园,共享园博盛会。

记者采访快结束时,林园局副局长胡少华补充说:“这次园博会实现了‘六个第一’,即第一次在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城市举办,第一次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举办,第一次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举办,第一次面向东盟国家举办,第一次在冬季建成开放,第一次与少数民族自治区成立周年大庆同期举办。”

猜你喜欢

林园南宁市南宁
数读南宁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Sam’s Family
回乡
眷恋南宁
看水 听涛
关 公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