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F-κB和pAKT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2018-05-11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细胞核阳性细胞病理学

(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1)

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是导致现阶段临床上育龄期女性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卵巢癌的发病率可达(6.1~7.1)/10万人,特别是在具有卵巢家族性疾病的人群中,其发病率更高[1-2]。在探讨卵巢癌发病机制的过程中发现,细胞生物学相关因子的改变,可以通过影响到卵巢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凋亡或者分化等病理生理过程,促进卵巢癌细胞核异常分裂风险的增加[1-3]。细胞核因子-kappa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NF-κB)、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等,能够影响到乳腺癌、甲状腺癌或者肝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但在卵巢癌中的研究不足。本次研究选取了82例卵巢上皮性癌标本,探讨了相关指标的异常表达,并揭示了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收集的82例卵巢上皮性癌标本(卵巢癌组)、40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组织标本(良性组)、正常卵巢组织(正常组)20例。卵巢癌组,年龄36~72岁,平均55.2±10.3岁,临床分期:Ⅰ期18例、Ⅱ期22例、Ⅲ期31例、Ⅳ期9例;病理学类型:浆液性癌41例、黏液性癌41例。良性组,年龄37~71岁,平均54.0±11.3岁,其中浆液性囊腺瘤23例、黏液性囊腺瘤17例。正常组,年龄32~62岁,平均52.1±9.0岁。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卵巢上皮性癌标本、卵巢上皮良性肿瘤组织标本均经过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②正常卵巢组织来源于因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③卵巢癌患者均为初发、术前未接受放化疗、免疫治疗;④研究方案取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2排除标准

①转移性卵巢癌患者;②手术前具有放化疗史;③患者的病理学资料、临床资料不完整,难以进行统计分析。

1.3检测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脱蜡至水,采用离子水进行反复洗涤,加入牛奶液体封闭抗体,封闭时间为5min,加入NF-κB、pAKT抗体(鼠来源,ABCUM公司), 37℃孵育 2h,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洗涤3次,滴加荧光染色标记的二抗抗体(购自abcum公司),37℃ 孵育30min,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洗涤,采用南京凯基生物制剂公司生产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封片,镜下观察。

1.4免疫组化判断标准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pAKT蛋白的阳性着色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核,NF-κB蛋白阳性着色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及细胞核,呈黄色、棕黄色、褐色表达,①根据着色强度:0分为无色、1分为淡黄色、2分为棕黄色、3分为褐色、黑色;②根据阳性细胞比例:阳性细胞数目所占比例≤10%为1分、阳性细胞所占比例11%~50%为2分、阳性细胞数51%~75%为3分、阳性细胞数所占比例>75%为4分,两种积分相乘总分<3分为阴性、≥3分为阳性。总分<3分: “-”表达;为3~5分,“+”表达;为6~9分,“++”表达;>9分,“+++”表达。

1.5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不同卵巢组织标本中的NF-κB、pAKT蛋白表达程度比较

在卵巢癌组织中的NF-κB、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3.66%、69.51%,在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NF-κB、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0%、22.50%,正常卵巢组织中NF-κB、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30.00%,卵巢癌组织中的NF-κB、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的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的卵巢组织(P<0.05),见表1。

表1不同卵巢组织标本中的pAKT、NF-κB蛋白表达程度(n)

Table 1 The expressions of pAKT and NF-κB protein in different ovarian tissues(n)

2.2卵巢癌组织标本中的NF-κB、pAKT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Ⅲ期+Ⅳ期卵巢癌组织、低分化卵巢癌组织、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的NF-κB、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的高于Ⅰ期+Ⅱ期、高+中分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P<0.05);卵巢癌组织中的NF-κB、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病理学类型及肿瘤直径大小无关(P>0.05),见表2。

表2 卵巢癌pAKT蛋白、NF-κB蛋白表达程度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n(%)]

3讨论

3.1卵巢癌发生的生物学机制背景研究

随着病情的进展,卵巢癌可发生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导致了病死率的显著上升[4]。临床上包括化疗、放疗或者手术等综合性的治疗措施,治疗后的患者的临床病情缓解率仍然较低,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或者近期临床治疗效果仍然无明显的改善[5]。而通过对于卵巢癌发生过程中基因水平或者蛋白生物学水平的相关研究,可以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pAKT蛋白是蛋白激酶家族成员,其可以促进肿瘤相关蛋白信号通路pi3k/akt、P53、P16等的激活,加剧多种信号通路的交联式激活作用,促进患者体内卵巢上皮细胞的交界性病变或者恶性病变的发生。pAKT蛋白同时能够影响卵巢癌膜表面蛋白的糖蛋白配体的活性,降低癌细胞间的粘附能力,为卵巢上皮细胞恶性肿瘤的转移提供条件[6];kappaB的表达能够显著促进卵巢上皮细胞核的异常转录,增加癌细胞的持续性增殖或者异常分化的风险,特别是kappaB在结合细胞核转录调控基因的同时,抑制了细胞核内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程序性凋亡的发生[7]。回顾国内外相关已有的研究,认为异常表达的kappaB或者pAKT蛋白能够影响到卵巢癌的化疗敏感性,同时对于评估卵巢癌的远期生存预后方面同样具有一定的价值,但缺乏对于kappaB或者pAKT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3.2 NF-κB和pAKT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本次研究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发现,卵巢癌病灶组织中的NF-κB、p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病变组或者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NF-κB、pAKT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到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NF-κB、pAKT蛋白的高表达可以通过影响到下列几个方面的因素,进而促进患者的病情进展:①NF-κB的高表达,能够影响癌细胞对于临床正常卵巢皮质层细胞的浸润,促进卵巢癌对于基底膜层的突破作用;②pAKT蛋白的高表达,是影响到卵巢癌增殖调控相关抗原磷酸化修饰的重要因素,蛋白水平的pAKT的上升能够增加癌细胞通过血管转移的风险。陶方方等于2014年探讨了34例样本量的不同病情的卵巢癌患者的资料后发现,在卵巢浆液腺细胞癌或者透明细胞癌中,NF-κB等的阳性表达率可平均上升25%~55%,且患者的临床预后越差、远期生存预后指标越低,相关癌相关蛋白的表达阳性率越高。在分析不同的临床分期与卵巢癌患者相关分子生物学因子的表达关系过程中发现,Ⅲ期+Ⅳ期卵巢癌组织、低分化卵巢癌组织、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的NF-κB、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的增加,这可能是由于[8]:①临床分期的进展主要认为与分子生物学因子的改变对于卵巢癌细胞的变形、侵袭能力的增加有关;②细胞分化程度的下降或者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增加,则主要考虑与NF-κB、pAKT蛋白对于淋巴结诱导因子或者癌细胞分化凋亡调控因子a的激活作用有关。但本次研究并未发现相关生物学因子的表达与患者卵巢癌细胞病理来源类型的关系, 提示细胞来源类型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保守性。

本次研究的创新性在于探讨了NF-κB、pAKT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综上所述,卵巢癌组织中NF-κB、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的升高,并且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参考文献]

[1]朱仲毅,华克勤,丁景新. 卵巢透明细胞癌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6,25(10):787-790.

[2]Luciano A M,Franciosi F,Lodde V,etal.Oocytes isolated from dairy cows with reduced ovarian reserve have a high frequency of aneuploidy and alterations in the localization of 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 and aurora kinase B[J].Biol Reprod,2013,88(3):58.

[3]Li X H,Chen X J,Ou W B,etal.Knockdown of creatine kinase B inhibits ovarian cancer progression by decreasing glycolysis[J].Int J Biochem Cell Biol,2013,45(5):979-986.

[4]Goto Y, Kametani Y, Kikugawa A,etal. Defect of 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B isotype expression in ovarian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J]. Biosci Trends,2014,8(2):93-100.

[5]史聪,王敏,朱彦丽,等. 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与蛋白激酶B1基因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表达及耐药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10):812-816.

[6]谢先顺,陈艳华.细胞核因子-kappa B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15,37(11):1654-1658.

[7]吴艳青,陈丽云,张正红,等.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骨形态发生蛋白-15通路与哺乳动物卵巢卵泡发育[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3,35(2):224-228.

[8]张丽滢. 分子进化理论在卵巢癌发生及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7,24(5):553-557.

猜你喜欢

细胞核阳性细胞病理学
大鼠永久性脑缺血后脑内Nestin 的表达变化
指向科学思维的“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设计
人参bZI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CD14、IL-4和TNF-α在健康人和慢性根尖周病患者组织中的免疫荧光定位*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野生鹿科动物染色体研究进展报告
植物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结构与功能
急性高原低压缺氧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