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陵市城区健身路径的使用与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2018-05-10

铜陵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锻炼者铜陵市器械

周 建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铜陵市地处皖江城市带,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是安徽省较发达城市之一。随着市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摆脱亚健康,站起来、走出门、去运动成为现代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参加体育锻炼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健身路径是由多件能够锻炼不同身体机能组合而成的室外体育设施。健身路径在城市化进程中,覆盖率越来越广,分布于各小区、广场、公园,相比较更贴近居民的活动场所,能够更大程度的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近年来,各级政府重视民生工程,注重国民体质,使得健身路径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参加健身路径锻炼贴近居民生活,锻炼方法更简单。因此,充分发挥全民健身路径在群众体育中的作用,是开展全民健身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客观了解把握铜陵市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与管理的基本状况,找出铜陵市健身路径使用与管理中还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为铜陵市健身路径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城区的分布和课题研究的需要性,抽取6个社区中18个小区内的健身路径以及参加锻炼的群众。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依据近年来出台的关于健身路径的法规、文件,查阅关于全民健身路径的文献资料。(2)调查问卷法:随机抽取参加健身路径锻炼的群众,发放问卷207份,回收问卷207份,有效问卷197份,问卷有效率为95.17%。(3)实地考察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实地的考察研究,了解健身路径的使用、管理现状。(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和Excel2003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处理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铜陵市城区健身路径的使用状况

1.健身路径的分布状况

调查了铜陵市城区杨家山社区、幸福社区、人民社区、螺丝山社区、官塘社区、五松社区6个社区,每个社区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新、中、旧三个小区,共18个小区的健身路径。得出:健身路径基本覆盖了各小区,5年内建起小区中健身路径的状况最好,健身路径地处的位置优越,周边配有一定数量绿化工程,健身路径占地面积广,锻炼器材质量好,种类全;5-10年小区较好,和5年内小区相比较主要的差别在于健身路径的器械陈旧,维护不到位。10年以上的小区较差,有些规模较小的老小区中没有健身路径,有些是后天改造的健身路径,布局不太合理,周边的环境较差,因是后期改造,健身路径的器械种类、数量少,有些老小区甚至就摆放了二、三个器械,这里有二个老小区改造非常好,规划一区域,建成了居民活动广场,比5年内新小区健身路径的面积大、器械全,通过走访、调查,居民对建设的活动广场非常满意,同时因老小区中中老年人较多,使得活动广场中健身路径使用率非常高。这种改造成活动广场类型的方案特别的适合向老式小区推广。

2.健身路径锻炼者的基本状况

通过表1可见,45岁前的居民参加健身路径锻炼的较少,可能是这部分居民学习、工作压力较大,本身年龄小,身体素质好,参加体育锻炼的选择面广,更喜欢柔美或者有对抗的体育项目。通过走访调查,青年人希望健身路径能够多增加一些力量练习的锻炼器械。45岁以上的居民参加健身路径锻炼的较多,这部分居民可能年龄偏大,有较强的地域归宿感,健身路径设置在小区内,茶余饭后结伴到健身路径参加体育锻炼,更受他们青睐。并且年龄相对较大,更加适合运动强度、运动量偏小的体育锻炼项目,通过走访调查60岁以上的居民对健身路径使用率最高,这部分居民锻炼的时间点更广,平均锻炼的次数多,大部分具有每天早晨和晚上都进行锻炼的习惯。

表1 锻炼者基本状况表 N=197

3.健身路径锻炼者体育锻炼状况

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参加健身路径锻炼者,有72%的群众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锻炼目的,66%的群众以延年益寿为目的,38%的群众以休闲娱乐、促进交流为目的。从上述的调查结果看出,居民参加健身路径锻炼的目的贴合了国家通过发展健身路径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整体规划。从参加锻炼的项目来看,67%的群众选择有氧耐力项目,21%的群众选择健身按摩项目,10%的群众选择力量锻炼项目。这主要是健身路径中的运动器械主要是以有氧耐力项目为主,为使参加锻炼者选择面更广,可适当增加力量练习的运动器械。从参加健身路径锻炼的时间来看,92%的群众参加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只有2%的群众参加锻炼的时间在10分钟以下。

4.健身路径的锻炼者对健身路径的相关认识状况

根据调查只有12.2%的锻炼者知道健身路径的概念,大部分群众对健身路径的概念、设计目的等问题一点不了解,说明相关部门对健身路径宣传力度不够,加大宣传使贴近群众的健身路径得到大部分人的认知、认可,促进群众了解健身路径的科学的锻炼方法,举办各种参加健身路径的锻炼的比赛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参加健身路径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参加健身路径锻炼身体的良好生活习惯。

5.健身路径器材满意度状况

通过表2可见,新小区的居民对健身路径的满意度较好,老、中小区的居民对健身路径的场地满意度较差,这可能是这些小区建设中没有规划、设计健身路径,通过后期的改建,相对而言健身路径的场地、器材、周边的配套环境较差,也可能在小区建设中设计了健身路径没有经过科学的布局。另外,健身路径设计在室外受天气气候的影响老化快,使用率高对器材的损耗较大,加上维护力度跟不上,很多小区的健身路径器材的破损情况严重,使得群众对健身路径场地、器材不太满意。随着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运动器械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对健身路径器械的选择必须有一定的前沿性,缩短更换周期。同时对健身路径的整体规划,管理、建设应多下功夫,不能选空地,搬器械就变成了健身路径,需广泛的听取居民意见,选取高质量的设计方案。

表2 健身路径器材满意度调查表N=197

(二)铜陵市城区健身路径的管理状况

1.健身路径规章制度状况

铜陵市全民健身路径是依据 《全民健身条例》、《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铜陵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各级法规、政策进行建设与管理。下属县区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健身路径管理制度,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办法。社区、乡镇和行政村,负责健身路径的建设、使用、管理和维护。总的来看,铜陵市健身路径的各项规章制度还是比较健全的,但规章制度的综台性较强,细节性较差,特别是社区、乡镇等的管理规章制度还是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条例,没有按照本社区、乡镇的情况,制定相对应的管理办法,使得规章制度太过于形式化很难做到层层执行。大部分规章制度中惩罚措施不明确,没有多少约束力。民生工程如何更贴近民生,普通居民有更大的发言权,因此,制度的建立需先至下而上后,再之上而下。

2.健身路径的器材管理现状

根据 《铜陵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管理办法》,依据“因地制宜、讲究实效、服务群众、保证质量、建管并举”的原则。整体管理办法明确,缺少细则,在健身路径选址、建设上没有统一管理,使得健身路径建设存在应付差事、重复浪费等现象,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的工程不能马虎,政府在健身路径项目的审批、规划、建设、监管一系列工作中,需规章制度明确,分管部门责任清晰。健身路径器材由县区、乡镇、社区、公园、小区等物业管理单位负责维护和管理。事实上器材的维护主要靠提供器材的厂商,在器材的保修期内,健身路径的维护能够到位,但是,器材出了质保期,维护就成了大问题,可以看到健身路径器材损坏严重,有些已经存在安全隐患,使得,健身路径成为摆设,是一种负担,政府应重视健身路径器材的管理状况,维护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维修基金审批简便化,加强监管措施,真正做到建管并举,把健身路径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群众对健身路径的认知度

通过调查,绝大部分居民对健身路径的认知度不高,只势必会影响参加健身路径锻炼的整体状况。各级主管部门可加大在社区和小区的广场、公告栏等公共区域介绍健身路径以及参加锻炼的方法,宣传参与健身路径中某些项目锻炼对人体的好处,举办一些关于健身路径的知识竞赛、体育竞赛活动,使群众进一步了解,更好的走进健身路径。

(二)加强建管措施,构建和谐健身路径

通过调查,老小区健身路径覆盖率不高、布局不合理,健身路径的器材维护跟不上。为提高健身路径在群众体育锻炼中的地位,必须使得健身路径的器材要有安全保障,周边的配套设施要合理、整洁、美观。良好的锻炼环境能够提高锻炼者的参加运动的欲望、提升锻炼效率。建立健身路径定期检查、维护的规章制度,设立健身路径维修、保养专项基金,简化审批程序、管理权限下放、加强监管措施。

(三)合理布局,整合健身路径的分布

明确区县、乡镇、社区的责任制度,细致的排查整个城区健身路径的分布情况,取缔重叠、布局不合理的健身路径,由专业团队来规划、设计城区健身路径整体方案,规模大、小组合合理,在小型健身路径科学分布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广市民活动广场、健身公园等大健身路径。

(四)进一步优化健身路径器材的种类

现代社会体育产业蓬勃的发展,健身器械的种类、功能也在不断的改进。健身路径中的器械的选择有更大的余地,选取趣味性更强、健身性更好是健身路径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调查45岁以上的居民对健身路径的使用率很高,青年人希望增加力量练习的锻炼器械,所以在选择器械上需有一定的整体性,在实用性、简易性的基础上,能够照顾到更多的锻炼人群。

(五)组织、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群众科学的锻炼

通过调查,群众参加健身路径锻炼有较高的积极性,但不少人不会合理、科学的参加某些项目的锻炼。上级主管部门可因地制宜,组织体育教师、社区、小区中的体育爱好者,科学的指导群众学习参加健身路径锻炼的方法,能够保障每个健身路径有体育指导员定期对参加锻炼居民合理的指导。

(六)增强健身路径的人气,提高健身路径的使用率

人群数量决定区域的繁华、热闹程度,在健身路径这种民生工程上也是如此,合理的布局,美化周边的环境,有一定锻炼价值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娱乐性,使得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让健身路径成为市民节假日活动、游玩场所。

参考文献:

[1]唐晓辉,周长雷.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6(2):5.

[2]黄彦军.河南省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使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5(5):27.

[3]尹亚晶.苏州市全民健身路径使用与建设状况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6(22):34.

[4]彭宝,党雪.济南市全民健身路径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2014(6):25.

[5]牛鹏程.山西省榆次区社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21):77.

猜你喜欢

锻炼者铜陵市器械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赛艇训练中的有氧训练探究
浅谈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如何通过心理辅导提升健身健美训练的效果
每天慢跑可延缓细胞衰老
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铁对铜陵市经济发展影响与对策分析
铜陵市商业地产市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