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家赵昌林:作品品析

2018-05-10

丹青少年 2018年2期
关键词:林先生书法作品笔墨

中国书法是一种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艺术。因为书法的构成元素仅为有限的几种线条,所以要使线条之间的结构和字与字之间的布局体现出一种意味,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书法者本人的文化精神积累和艺术修养的高度。有文化底蕴做铺垫的书法,我们透过笔墨点画,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心世界及其书法者本人的情感状况,于是那些无言的笔墨在行走白面素纸之际就会自主地产生一种张力,用寂静无声的墨迹、线条、章法构成一种具备生命情态的艺术力量,激活并沟通欣赏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我一直认为,这样的书法作品,才是一种有生命、有意味的艺术。书法家赵昌林的作品,就给人这样一种感觉:由于作者本人的传统文化积淀,他的作品里总是弥漫着一种真挚的文人情怀和沉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呼吸。

赵昌林先生即是一位诗人,曾出版诗词句集400余首。从文学到书法,我不知道赵昌林先生是如何完成这两种其实互为表里的艺术形式之间的起承转合的,但有一点应该是明确的,即赵昌林现在的书法作品之所以能够含蕴那么浓烈的人文气息,应该是和他早年完成的文化修养有直接关系的。中国书法原本就是传统文人伏案写作之际以文化鼻息和生命情感,为用于表达自己内心情绪的笔墨线条注入了鲜活的生命、悸动的灵魂之后才诞生另一种视觉上的艺术。所以,中国的大书法家往往也是文学或文化大家——线条是书法艺术的躯体,而游走在线条内心的传统人文精神才是书法艺术的魂魄。从这个意义上说,赵昌林先生的书法创作一开始就是一种有根源的自主行为:有深厚文化积淀为基础。

赵昌林先生的作品《北国风光》潇洒自得,纵横披阖,着墨运笔,流畅如江河奔泻,激情飞扬,似天马行空。

赵昌林《北国风光》

赵昌林《博学文雅》

赵昌林先生有一幅书法作品,内容为《博学文雅》。我觉得从这四个字的意义来诠释他本人,是再恰当不过的。从艺术创作本体来看,赵昌林先生的书法创作是一种更接近艺术本身的行为。我们从他的笔法墨趣中可以看出,在创作状态中,赵昌林先生心中的笔墨只是他内心情绪的附着物,真正驱使他结构线条与篇章布局的,是隐含在其生命与精神深处的传统文化感情。于是从他的作品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情怀与传统文化载体之间相互照耀,相互提升,相互融汇的精神迹象。这种迹象转化为艺术作品本身,就表现为,赵昌林先生的书法是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滋润与供养,有真实的生命含量和内在文化体验的艺术,而不是如现在中国当代书坛那些只攻线条与笔墨,不知给书法的形体注入生命活力的精神力量的僵硬、没有生趣,只有形而上的笔墨,没有形而下灵魂的干瘪之物。对于书法艺术来说,只有将线条与笔墨幻化成一种具有灵性的意象,而非仅仅是结构与构成文字形体的生冷的墨迹和单调的线条,才能担当起表达并述说作者内心情感的重任。因为不能够表达作者情感的作品,仅仅是作品而非艺术品。赵昌林先生视书法作品为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和对世事人生感悟的一种方式,使得其在进入创作状态时,作者鞥够在一种如神鬼附体的知觉引导下,让笔墨自在地寻找倾诉与表达的最佳方式的。

因赵昌林先生先后临习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米芾、王铎等历代大家碑帖,从中吸取精华,融会心得,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书风,所以赵昌林先生的书风,以力见胜、以力为美、气魄雄奇,浑厚苍劲。刚劲为骨,苍朴为貌、笔力精粹,气势磅礴的特点,这正是他长期以来帖碑兼学,博采众长,历练领悟,功底深厚的结果。

赵昌林(又名赵后墩),号大墨,居住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书法专业毕业,师从当代书法艺术大师欧阳中石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国礼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艺家》副主编,澳大利亚澳视传媒首席艺术顾问,书法作品先后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首届‘朝圣敦煌’全国书法大展”和“大爱妈祖——第二届中华妈祖文化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诗人,曾出版诗词句集400余首。

赵昌林先生自幼喜爱书法,先后临习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米芾、王铎等历代大家碑帖,从中汲取精华,融会心得。赵昌林先生缮写榜书,是当今为数不多的榜书家。他的书法,法有定法,法学章法。那刚劲为骨,苍朴为貌,气势雄奇,雄浑苍劲的笔力,气韵磅礴堪称大家。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主席杨晓铎对其书法称之为《劲书》。

赵昌林先生不单书法造诣高深,更有陆海潘江的学识,尤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古体诗歌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浓厚的兴趣。作诗可谓倚马可待之才。仅赵昌林诗词一书就收录他的近作400余首。赵昌林的诗看似平淡却实自豪放。豪放得来不觉耳,露出才华横溢之本相。

猜你喜欢

林先生书法作品笔墨
邻居林先生
书法作品选登
笔墨童年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呼我
忙碌的莫林先生
我行我秀
书法作品
旧瓶装新酒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