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对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临床对比

2018-05-09黄兴文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胃穿孔

黄兴文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患者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方法:将46例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3例。对照组行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胃泌素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24h、48h、72h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能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动力尽快恢复,安全可靠,优于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

【关键词】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开腹修补术;胃肠动力;恢复情况

【中图分类号】R5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1

胃穿孔为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多见于胃溃疡,为其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具有起病急,病情严重等特点[1]。临床针对胃穿孔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既往多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存在术后恢复慢、创伤大等弊端。近年来由于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因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对胃肠功能影响小等优势,在临床广泛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3年2月~2015年7月我院外科收治的胃穿孔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23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19~91岁,平均年龄(57.5±4.2)岁;穿孔直径为0.1~1.1cm,平均(0.35±0.02)cm;觀察组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56.6±3.8)岁;穿孔直径为0.2~1.1cm,平均(0.33±0.03)cm。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观察组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 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气腹,气腹压维持在13~15mmHg。根据术前检查确定穿孔位置,在肚脐上方约1.0cm位置作脐上孔,与左右锁骨的中线肋骨缘下作操作孔。然后经脐部将鞘管和腔镜插入,然后对腹腔进行探查并确认穿孔位置后插入另外两个操作孔的操作鞘管;腹腔镜直视下彻底清除腹腔淤积的脓液和坏死组织,并将胃液吸尽,取少量穿孔边缘组织进行快速活检以排除癌变的可能。与穿孔边缘相距约6.0mm的地方使用0-1号线在腹腔镜下进行间断缝合,穿孔部位覆盖大网膜后固定[2]。吸净腹腔内渗出液体,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于下腹部留置引流管后结束手术。

1.2.2 对照组行开腹修补术治疗 切口位置根据穿孔位置选定在上腹部正中,手术切口长度约为10.0cm~15.0cm,在直视条件下采用4-0号丝线将穿孔部位缝合。术后患者需禁食,并完善抗感染治疗。

1.3 血清胃泌素测定方法

于术后1h、24h、48h、72h分别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2ml,然后进行离心操作,速度为3500r/min,离心15分钟,获得血清后立即进行检测或将其保存于-18℃的冰箱中待测。血清胃泌素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试剂盒由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提供。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

两组术后1h 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72h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为临床上消化道溃疡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手术修补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胃穿孔的有效方式之一,能有效阻止胃液流入腹腔,避免引起腹膜炎感染、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3]。

腹腔镜治疗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裂开的机率比开腹手术低;腹腔镜术中操作相对轻柔,对患者腹腔内的其他脏器造成的影响较小,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腹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故能促使患者术后胃肠动力尽快恢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4].本次研究以86例患者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24h、48h、72h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能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动力尽快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5]。这可能是由于开腹修补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大,对血清胃泌素的分泌造成影响,若血清胃泌素水平较低,那么胃肠动力也随之降低,从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6],此外胃、小肠运动受应激反应的影响对交感神经兴奋性产生抑制,而腹腔镜修补术的创伤小,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小,儿茶酚胺水平低于开腹手术治疗者,故对血清胃泌素分泌的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付承华.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30):22-23,24.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0-62.

朱冬辉.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5,14(33):4653-4654.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0-62.

苏红波.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对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对比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1):1422-1423.

丁伟.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对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4(10):67-68.

猜你喜欢

胃穿孔
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
细致化护理对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顿火锅吃出胃穿孔
什么是胃穿孔
科普急性胃穿孔的手术治疗
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总结
对比胃穿孔患者经腹腔镜修补术、开腹修补术术后机体胃肠动力恢复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对比
单纯胃穿孔修补术在胃穿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探析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对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