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NT-proBNP动态变化的意义

2018-05-09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低水平左心室重构

赵 祎

(封丘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 封丘 453300)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中断血流,导致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律失常、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等,容易造成患者身体严重损害[1-2]。相关研究[3]显示,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来源于心肌细胞,是脑钠肽前提裂解成脑钠肽(BNP)时的产物,其半衰期长、血浆浓度高,能较好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构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动态变化的意义,以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封丘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4];患者出现持续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心电图检查显示相邻2个及以上胸前导联ST段抬高;发病时间<12 h;心肌酶谱升高;均为首次发病。排除标准: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296例患者中男168例,女128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8.19±7.86)岁。

1.2 研究方法

1)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超声检查,测算患者左心射血分数(LVEF)水平,根据LVEF水平将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137例和心功能不全组159例,心功能正常组LVEF≥50%,心功能不全组LVEF<50%。2)根据入院当日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中位数,将所有患者分为NT-proBNP低水平组160例和NT-proBNP高水平组136例。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发病后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后将血清置于-80 ℃中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心功能正常组和不全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

2组患者每日NT-proBNP水平均发生显著变化,第2天NT-proBNP水平达到最高峰,此后每日均显著下降,且心功能正常组每日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心功能不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心功能正常组和不全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

2.2 NT-proBNP低水平与高水平组心功能正常与左心室重构发生率比较

NT-proBNP高水平组LVEF>50%比率显著低于NT-proBNP低水平组,左心室重构比率显著低于NT-proBNP低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NT-proBNP低水平与高水平组心功能正常与左心室重构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急性心血管疾病,血管堵塞引发心肌缺血坏死,发病迅速,病死率高[5]。BNP是主要由心肌细胞分泌的神经内分泌因子,其水平会随着心室负荷加重而大量升高,与心肌缺血关系密切,可预测心肌缺血程度,但存在生理活性,半衰期不长;作为脑钠肽裂解产物,NT-proBNP对比BNP具有半衰期长、稳定性良好等优点,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临床检验[6-7]。许振培[8]探究血浆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及心功能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心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患者,随访中发现死亡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提示NT-proBNP水平可有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短期内源性死亡发生情况。马宏等[9]研究显示NT-proBN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相关,患者NT-proBNP下降率高者预后情况较好,心血管总不良发生率较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心功能不全组患者每日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NT-proBNP高水平组LVEF>50%比率显著低于NT-proBNP低水平组(P<0.05),左心室重构比率显著高于NT-proBNP低水平组(P<0.05),表明心功能不全患者和左心室重构患者NT-proBNP水平较高,而NT-proBNP高水平时患者容易发生心功能不全及左心室重构。提示血清NT-proBNP水平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左心室重构预测及反映指标。杨锴等[10]研究亦表明NT-proBNP是反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状态的敏感性指标,与此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血清NT-proBNP动态变化可反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左心室重构情况。但由于本研究条件有限,而血清NT-proBNP水平与多种因素相关,存在部分不足,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 崔慧静.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166-168.

[2] 于立鹏,杨志明.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9):1536-1537.

[3] 谢红英,姬晓波.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预测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2):245-246.

[4] 金玫.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5):675-690.

[5] 纪珍花,王群先.连续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3(20):108-109.

[6] 耿旭.BNP及NT-proBNP和心肌缺血缺氧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8):1374-1376.

[7] 梁春梅,杜新平.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心肌缺血程度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3,53(41):51-53.

[8] 许振培.血浆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及心功能的预测价值[J].海南医学,2013,24(6):851-852.

[9] 马宏,王利青,尤兆雄.NT-proBNP下降率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1):47-48.

[10] 杨锴,陈刚,杨飞燕,等.血清NT-proBN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5):54-57.

猜你喜欢

低水平左心室重构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新课标下中低水平学生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植物样品中低水平铀同位素分析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超特点分析
低水平PEEP通气模式在肥胖患者围术期低氧血症中的应用效果
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