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08孙会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4期
关键词:教学氛围问题情境趣味性

孙会伟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新课改后,这种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一直受广大教师的推崇。探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自己思维能力的提高,这符合新课标教学理念,对于推动素质化教育的开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氛围;趣味性;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248-02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素质化教育的开展,数学作为高中的重要科目,知识抽象,习题难度大,学生成绩层次性明显。新课改后,教学形式也更为多元化,很多教师开始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引入到数学课堂中,但最终却发现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造成这个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反思,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挖掘探究性学习的“土壤”,完善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进而为学生们打造一个更具魅力与活力的数学课堂,进一步推动素质化教育的进程。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在高中阶段开展探究性学习展开论述,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借鉴意义。

一、营造必备的教学氛围,为探究性学习提供土壤

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推动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必须要为这种活动形式提供良好的土壤。很多教师之所以没有充分地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因为仍延续“教师本位”的教学思想,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成为配角。因此,教师要深入贯彻新课标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率。

比如在讲解“命题及其关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这部分的难点为:区别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分析四种命题相互关系并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及时与学生们沟通,给予学生们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以“师生对话,生生互动”的方式来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并做好启发引导工作,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教师既要保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做好引导工作。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奠定探究学习的基石。

二、增强探究的趣味性,推动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之后,教师还要思考如何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参与度。虽然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形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效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而这也是影响探究性学习效率的重要原因。

因此,教师不仅要全面地了解教学内容,更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积极地探究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探究学习更为灵动。这样,才能让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推动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要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合新的教学形式,让探究学习更为丰富多样。比如在讲解“基本不等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现象为学生们设计探究问题,以此来触发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反馈,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肯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同时,教师也要认真对待学生的反馈,及时发现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们就会产生“被重视”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参与探究学习的兴趣。当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随机应变,结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其组织引导,提高他们参与度,从而让探究性学习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体现出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三、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探究数学问题

“一言堂”的教学形式,严重剥夺了学生们思考探究的空间,因此,很多教师便给予了学生探究交流的空间。但是,提高探究效率的前提是要有一条主线贯穿整个探究活动,很多探究活动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是缺少这个主线造成的。因此,教师要明晰教学主线,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指明方向。这样,才能保证探究活动不会流于形式,提高学生们探究学习的效率。

找准探究的主线,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探究明确主题,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们从多个方向思考问题。比如在讲解“等差数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明确这部分的教学目标,然后可以从数数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三个实际问题类型来给学生们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学习,让他们通过分析、探究这些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观察、归纳能力和应用意识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由此可见,开展探究活动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组织探究活动的形式,提高探究学习的实质性作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让探究更有逻辑性。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虽然组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可否则这种學习形式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真正打造一个有趣、智慧的数学课堂,从而让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中真正实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生活化概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李延奎.吉林教育2017年45期.

[2]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闫春伦.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年11期.

[3]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郑明华.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年09期.

[4]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分析[J].富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44期.

猜你喜欢

教学氛围问题情境趣味性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国际足坛108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