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情境的真实性课程评价

2018-05-08重庆市礼嘉中学

教育家 2018年16期
关键词:真实性礼仪情境

王 燕/重庆市礼嘉中学

去年下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学科素养,根据情境复杂程度,通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判其学习水平。基于此,课程评价在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上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美国学者威金斯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真实性”学生评价,即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完成生活中的或与现实情境相似的真实性任务, 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培养、展示和证明自己的知识、才能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策略。这种发展性取向的教育评价已逐渐成为课程评价发展的方向。

重庆市礼嘉中学建校以来,针对城市化建设的大背景和生源大多是转非居民、进城务工家庭子女的特点,确立了“凝练现代城市素养,收获幸福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并把“培养现代城市人”作为学校育人目标。以礼仪教育为主要内容,从2008年最初的养成教育,到2013年尝试“情仪”教育,在新样态学校建设的框架下,构建“礼仪教育2.0”特色课程,并开展了基于生活情境的真实性评价的实践探索。

生活情境视角下礼仪课程内容建构

教育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即学校教育的使命是“把属于自然人状态的孩子培养成良好的社会人”。学校教育不应该把知识传授、技能的训练,与情感的涵养、价值的引导长期地隔离,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下,获得真正的发展。礼嘉中学的礼仪课程理念定位于孩子的终身发展,以礼育人,以礼塑魂,成全高性价比的生命和成就幸福人生。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礼仪水平和文明程度,并在自我意识、情绪控制、承受挫折、自我激励、人际沟通和爱心感恩等方面得到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更全面的基础。

“真实性评价和学校日常课程、教学相整合,就会成为一种促进学生真实性学业成就发展的有力手段。按照这种观点,真实性评价属于表现性评价的一种,和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杨向东《真实性性评价之辨》)为达成以上目标,学校系统设计并开发了“礼仪教育1.0”和“礼仪教育2.0”课程。

“礼仪教育1.0”课程包括礼仪概述,形象礼仪(仪表、仪态和表情),交往礼仪(会面、拜访与接待、交谈和通信),校园礼仪,生活礼仪(家庭礼仪、邻里礼仪、公共礼仪、聚会礼仪和餐饮礼仪),涉外礼仪和仪式礼仪(升旗、成人礼和入团入党)等内容。“礼仪教育2.0”课程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接纳、尊重自己、社会角色),情绪管理(情感自察、拒绝抱怨、冲动控制、克服畏惧、快乐心态),自我激励(独立性、坚持主见、乐观精神、希望与梦想),承受挫折(抗压能力、挫折体验、信念),人际交往(集体意识、沟通、拒绝、尊重对手、同理心、合作、包容、感恩)和自我实现(解决问题、挖掘潜能、自由创造)等内容。

真实性礼仪课程评价的实践探索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认为:“所谓‘真实性评价’是一种矫正标准测验的弊端而使用的质性评价,测量‘可信赖’的、‘可迁移’的、‘可持续’的‘21世纪型学力’的评价。”礼仪素养作为学生在复杂的生活情境中解决与自身、他人、社会有关问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更多需要通过真实情境和自我判断来表现。因此,对学生礼仪素养发展效果的评价,要从去情景化的纸笔测验转向基于问题情境的真实性评价,需要创设真实的表现情境,在过程里、在体验中,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方式来测评。

课堂自评。主要针对礼仪基础课,与课程实施同步的评价。礼仪基础课面向全体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实施。第一个层次为礼仪常识,主要面向初一、高一学生;第二层次为情商培养,主要面向初二、高二学生;第三层次为人格修炼和生涯与发展,主要面向初三、高三学生。每周一课时,一般安排在周五下午第三节课,课堂形式较为灵活。

具体做法是,教师先讲授相关礼仪的要求与规范,学生根据这些要求进行自我对照,与小组成员简单分享、自评,探讨改进策略,完善自评报告。课堂自评是一种实时高效的评价策略,它既是对课程的检测评价,也是课程实施质量的一种保障措施。课程评价带动了学生正确和美好的礼仪行动。

礼仪展示。适用于礼仪基础课、礼仪活动课和礼仪社团课的评价。礼仪活动课,一是礼仪操,主要包括礼仪的仪式、仪态,每天上午的大课间进行,是礼嘉中学的课间操;二是仪式礼仪,包括多种礼仪活动,比如升旗礼仪、毕业典礼、成人礼等;三是情仪文化艺体节。礼仪社团课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学校成立了25个与礼仪有关的社团。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每周四下午第四节课学习业务知识,开展专项活动。

在毕业季、重要传统节日和“情仪”文化艺体节,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各个班级、礼仪社团接受全校师生的“检阅”与评价。此外,还定期举办班级礼仪文化展示评比活动。这既是对学生礼仪素养的一种展示,也是对礼仪课程实施效果的一种评价。

手册评价。在“真实性评价”中,档案袋法是重要的一种实践形态,可以较为全面系统记录学生礼仪表现。这种真实也即是根据现实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实际,设定达成目标,来判断学生学习后的现实表现。礼仪是一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外显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综合表现,需要全方位立体化的观察和引导。

礼嘉中学礼仪课程评价手册分为“礼仪教育1.0”和“礼仪教育2.0”,各有15个左右的具体评价指标,分为个人评、小组评和班主任评三种方式。学生每天写一则简短的反思日记,每周根据日记内容和具体表现,在评价手册上打分。每月月末汇报家长进行月度评价,相关部门综合各种评分后,在班级层面评出月度“文明礼仪之星”和“智慧之星”,在学校层面评出“五星班级”以及月度“文明礼仪之星”和“智慧之星”。每学期期末,综合整个学期的各项分数,在班级和学校层面再评出学期优秀。

真实性课程评价的效果与反思

“两年来,我目睹了孩子身上点点滴滴的变化,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感觉自身也学到不少。……我发现,孩子知道了妈妈需要他的一个笑脸、一个拥抱,他学会了付出,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向妈妈表达爱,学会了用礼仪和他人相处。……作为一名家长,我非常支持学校对孩子进行的礼仪教育,真正认识到了一个道理:要学做事,先学做人,做事做到人人需要你,做人做到人人喜欢你。”这是一名姓单的家长给学校留下的感悟文字摘录。

数年的礼仪教育实践和真实性评价,让礼嘉中学师生、家校间的沟通增多了,相处更愉快了,关系更和谐了,学生青春期的叛逆减少了;着装大方、举止得体、态度和蔼、微笑问好等礼仪风度和形象气质成为学校教育最好的名片;礼仪教育不仅重视习惯的养成,更注重人格的塑造,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等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元素在学生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培育,这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学习效能。

猜你喜欢

真实性礼仪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全媒体时代关于新闻真实性的思考
新闻报道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重要性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感悟三角形的高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