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遘厲”的源流及其特殊性

2018-05-07杨宗育

卷宗 2018年5期

摘 要:最早出現於魏晉時期的“遘厲”連用表患病的形式,到唐宋以後已經逐漸凝結為雙音詞而不再是一種臨時的組合,但是在各辭書中並未收錄“遘厲”一詞。更值得關注的是該詞多用於官方文書及墓誌銘或悼文,一直沒有廣泛進入口語,在使用文體上具有特殊性。

关键词:漢語史;詞彙史;遘厲

“遘”在《說文》中的解釋為“遇也”,“從辵,冓聲”。其甲骨文字形為http://pic.guoxuedashi.com/ziyanbian/17776.gif,金文字形為http://pic.guoxuedashi.com/ziyanbian/17779.gif。《漢語大字典》解釋甲骨文字形為“冓”像“二魚相遇之形,為遘遇之本字” 。晉·潘岳《寡婦賦》:“何遭命之奇薄兮,遘天禍之未悔。”《楚辭·嚴忌哀時命》:“夫何予生之不遘時。”這兩個例子中“遘”都表示“遇到”的意思。除此之外,在《漢語大字典》中,有一條解釋為“遘”通“構”,為“構成”、“造成”的意思。徐鍇《說文系傳·辵部》:“遘,猶結構也。”《文選·王粲<七哀詩二首>》:“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李善注:“遘與構同,古字通也。”由此可知“遘”有兩種用法,但是在表示患病的意思當中,主語通常為患病的人,因此不適於“造成”義,當使用“遇到”義。

在上古時期,表示生病多用“疾”,如“某某有疾”。“‘病的出現較晚, 其本義表“困苦” , 後引申為“疾病”義。”而“厲”在這漫長的“生病史”中似乎不那麼耀眼。首先,“厲”的金文為http://pic.guoxuedashi.com/ziyanbian/2115.gif ,是一個形聲字,從“厂”表示山石的意思。“厲”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為:“旱石也。”段玉裁注:“旱石者,剛於柔石者也。”《玉篇》:“厲,力世切,虐也,附也,近也,危也,作也,高也,上也,磨石也。”從金文字形出發,再結合三家的解釋,基本可以推斷“厲”的本義為磨刀石,是“礪”的本字。《詩·大雅·公劉》:“涉渭為亂,取厲取鍛。”中“厲”即是此意。而到了《廣韻》中 “厲”解釋變為“惡也,亦嚴整也,烈也,猛也。”即只表示嚴厲的意思。《玉篇》中提到的其他的意象分別由不同的字表示。如“礪”為“砥石玉”,再如“癘”為“疫癘”,“勵”為“勉勵”。正如段玉裁所說:“俗以義異異其形。凡砥厲字作礪,凡勸勉字作勵,惟嚴厲字作厲,而古引伸假借之法隠矣。”添加意符構成新字一直是漢字發展擴充的重要方式,雖然為人們探求漢字的引申規律及溯源“本字”增加了些許難度,但客觀來說,這種方式也確實為後人閱讀古書,理解文意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根據以上的解釋,“厲”確有疾病的意思,但起初多指的是瘟疫和病災。如《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盜賊公行,而夭厲不戒。”再如《管子·五行》:“旱劄,苗死,民厲。”可以發現,“厲”字用作病的意思多指的是天災引起的傳染病,不指人們通常所生的疾病。還有一些旁證可以說明,如《詩·大雅·瞻卬》:“孔填不寧,降此大厲。”再如《魏書·禮志一》:“有水旱災厲,則牧守各隨其界內祁謁,其祭皆用牲。”此兩例中“厲”均指天災。

上文解釋“遘”與“厲”時所引的例證中均未出現“遘厲”的用法,那麼“遘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接下來筆者將從漢語史的角度進行縱向的梳理。

一、先秦至隋

在先秦文獻中,“厲”多單用,意義豐富。“遘厲”連用的情況則很罕見,而且并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患病”的意思。《書·金滕》:“史乃冊祝曰:‘惟爾元孫某,遘厲瘧疾。”疏曰:“史乃以冊,執以祝之,曰‘惟元孫某,某即發也,遇得危暴重疾,今恐其死。”通過《尚書》原文以及“疏”的解釋,可以明確“遘”是遇到,遭遇的意思。而對於“厲”的理解則可以從兩個角度入手。其一,按照“疏”的解釋,“厲”在此處並不是疾病的意思,而是一個形容詞,表示危急。《玉篇·厂部》:“厲,危也。”《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孔穎達疏:“厲,危也。言尋常憂懼恒如傾危,乃得無咎。”《易·遯》:“有疾厲。”而此句中真正表示病的詞仍然是“疾”。其二,則可認為“厲”為“渡”。《楚辭·靈懷》:“櫂舟杭以橫厲兮”王逸訓“厲”為“渡”。又《經義述聞·詩·深則厲》訓為“涉水之名”。由渡水引申為經歷、遭受,這樣“遘厲”連用共同表示遭遇,而由“虐”單獨表示危暴,似乎更加符合漢語的韻律。但是這樣的解釋缺乏語料的支持,只能在此當做一種思路提出,所以我們仍然認同第一種觀點。除《尚書》之外,該時期未能發現其他“遘厲”連用的例子。

在魏晋時期第一次出現了“遘厲”的新用法。《藝文類聚·武帝哀冊文》:“哀哀皇考,用不是臻,遘厲彌侵,景命殞顛。”在此處,“遘厲”的用法明顯不同於《尚書》中的“遘厲瘧疾”,“厲”應當視為名詞,並且根據文意可理解為一種泛指的疾病,而不是前文所舉《詩經》、《管子》中的天災、瘟疫。

二、唐宋時期

從唐代開始,“遘厲”用作患病意思的情況開始大量出現。

1.《全唐文·太子少師崔公墓誌銘》:“畢尚書構為連帥也,假公判官,仁者悅,不仁者具。遘厲終於官舍,春秋四十,權厝於邙山元元廟西北原。”

2. 《全唐文·興元賀吐蕃尚結贊抽軍回歸狀》:“所賴天奪其魄,神降之災,睹機若暝,遘厲自遁,實昊穹悔禍之應,列聖垂囗之期,廓清妖氛,慶必非遠。”

3.《全唐文·請不與李萬榮汴州節度使狀》:“及神功入覲,遘厲不還,先皇帝示眷悼之優崇,貪因循之便易,知神玉才不勝任,排眾議而竟授之。”

4.《全唐文·戶部一》:“付法科罪,仍敢薄言。依問款辭,咸推遘厲。”

5.《唐代墓誌彙編續集·大歷》:“水激而上,冀欲鵬搏遘厲,□□□□□□占卜莫測,岐鵲不醫,年七十終。”

6.《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乾符》:“方徵起士,以修降階室之儀,嗚呼!遘厲支膈,淪及膏盲。”

7.《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乾寧》:“嗚呼!何材茂兮運促,朝遘厲而夕亡,享年五十六,終於私第。”

8.《李暇叔文集·揚州司馬李公墓志銘》:“.……遘厲而終,享年六十有六。”

9.《翰苑集·請不與李萬榮汴州節度使狀》:“及神功入覲,遘厲不還。” 10.《文苑英華·兄祭劉評事文》:“涉泗而還,遽焉遘厲。猶復垂念,尺書相繼。”

就以上語料進行分析,“遘厲”均為患病之意,同時諸多的語境也驗證了此處的“厲”不同於“夭厲不戒”中指瘟疫、傳染病的“厲”。更值得關注的一點是,“遘厲”的用例此時都出現在官方文書、奏折、墓誌銘、祭文等特殊文體中,所以我們可以假設這種用法具有文體上的特殊性,接下來會通過更多的語料加以驗證。

宋代的用例較之唐代更加豐富。

1.《宋大詔令集·太宗即位敕天下制》:“寒暄遘厲,寢疾彌留。”2.《宋大詔令集·太祖謚議》:“既勤倦以勞神,致寒暄而遘厲。”3.《宋大詔令集·哲宗謚冊》:“而視朝聽政,不避凝冽。積勤遘厲,奄至彌留。”4.《宋大詔令集·皇太后遺誥》:“積勤遘厲,累月弗瘳。”5.《宋大詔令集·神宗即位赦》:“既寤寐之積厪,因寒暄之遘厲。”6.《宋會要》:“偶寒暄之遘厲,俄夙夕以延災。”7.《蘇魏公文集·乞致仕》:“加以自冬渉春,寒壅遘厲,晨夕趨務,咳涕弗禁。”8.《范忠宣集·祭程宗丞文》:“愛君心同商伊,如何遘厲,梁壞山頽。”9.《西臺集·宣仁聖烈太皇太后哀防文》:“亦至外若平居,中潛遘厲。”10.《西臺集·祭劉莘老相公文》:“魑魅與鄰,二童遘厲。索水洋洋,遂與俱逝。”11.《冊府元龜·帝王部·恤下》:“寒暑之遘厲,資以醫砭……”12.《宋文鑒·君可思賦》:“感外邪而遘厲,殆五日之沈冥。”13.《海錄碎事·卷二》:“燥濕遘厲,寒暄結舋。”九條例證中,有六條屬悼文,而且大多數為詔令類的官方文書。結合唐代的語料可以發現,“遘厲”的使用環境確實相當獨特,類似於一種為特殊場合專門打造的詞彙。雖然自古以來用“疾、病”(遘疾、遘病)表示病仍然是主流,但是“遘厲”的特殊性在此時已經顯露出來,不可被忽略。

三、元代(含元代)以後

自唐宋“遘厲”的用例大量出現後,這種用法便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狀態,從元明清三代的使用情況來看,基本仍是在祭文中出現:

1.《具茨集·祭序庵閣老文》:“曷以我憂在國,胡遽遘厲隕茲。”2.《升庵集·祭沐九華文》:“玉樹棣華之屢防,湣兇遘厲之紛挐。”3.《程文恭公遺稿·祭季妹李孺人文》:“爾則何辜而遘厲耶?”4.《研寶齋遺稿·祭亡姪伯臨文》:“徂歲遘厲,餘息無幾。”書面語來自於口語,又反過來影響口語,“遘厲”一詞首見於悼文,後通行于官方文書,長久以來也沒有跳出這個範圍。但是到了明清時期,一些小說、集子裡開始使用“遘厲”:

1.《寄園寄所寄·卷五·滅燭寄》:“正德間木工丘高奉化人,附東吳主人李七船,造番中,至海傍渡舟山,遘厲將死,眾棄之山麓而去,數日不死。”2.《寧國府志·人物誌》:“江壽蔭母遘厲幾死,朝夕調護,目不交睫。”3.《堅瓠集·逐虐文》:“來病君子。則汝為小人。遘厲聖人。則汝為狂鬼。”4.《槎翁詩集·病瘧述懷六百字》:“余生三遘厲,此日傷衰醜。”

尤其是第三例中用“來病”對“遘厲”,更加可以明顯地看出“厲”此處指疾病,活用作了動詞。眾所周知明清筆記小說非常繁榮,其中保留了很多口語資料。但我們通過查找發現“遘厲”的用例非常少,可以推斷其仍然沒有廣泛進入人們的口語,這種現象表明該詞自產生後就穩定地出現在較特殊和固定的文體之中,即在官方文書或悼文中表示“患病”。另外,《尚書》中“厲”作為形容詞表示危暴義的用法並未中斷和消失,反而是為人們廣泛地使用。如《歲時廣記·瘞戊婦》:“太和中戍邊不返,遘厲疾而歿,為鄰里殯。”又《椒邱文集·慎卦》:“慎爾飲食,無有遘厲疾。”直到今天,厲也是更多地用作形容詞。

四、总结

“遘厲”一詞從詞義上來說並不困難,比較明顯是“患病”的意思。但是它的產生時代較晚,於魏晉時期首次出現,唐宋間大量使用,元代以後趨於穩定。另外其使用場合也非常特殊,基本只出現於官方文書或者祭文之中,因此容易被人們忽視。而與之表示相同意義的“遘疾”,使用要廣泛的多,而且通行于各種文體。所以,只能認為“遘厲”是專門服務于一部分特殊文體的,但反過來說這些特殊文體中只使用“遘厲”是不成立的。

參考文獻

[1]司義祖.《宋大詔令集》 [M].中華書局.1962-01-01.

[2]周紹良.《唐代墓誌彙編續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王彤偉.《常用詞“疾”、“病”的歷時替代》[J].《北方論叢》2005年第二期.

作者简介

杨宗育(1994-),男,汉族,山西运城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汉语言文字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