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珠撒向嫩绿的叶心

2018-05-07徐小玲

卷宗 2018年5期
关键词:客人德育幼儿园

徐小玲

就在人们为当今社会上“小皇帝”、“小公主”们的娇娇之气、狭隘的心理难以调教而忧心忡忡的时候,我们班却涌现出一件件使人欣慰又令人感到新奇的事:

原先客人来时连门也不让客人进的小全,入园两三月后不但主动把爷爷给他的一包糖果带来与小朋友分享,还把自己的小乌龟送到班级“观察区”中让大家共同饲养;

入园时懦弱得喊一声老师也要掉泪的小男孩坤坤,已能代表全班幼儿在国旗下进行才艺表演,还做了班级礼貌小明星;

曾爱欺负弱小的新新如今再也不打人,并且学会照顾比他小的同伴喝水、入厕……

莫非老师有什么灵丹妙药?对此,我认为道理很简单:德是为人之本,是人一生之基础,我们要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做好幼儿引路人!

1 品德,在情境中陶冶

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某幼儿园在“七一”那天组织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举办庆祝党的生日活动。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却东张西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一个小朋友站起来问道:“党在哪儿?党怎么还不来呀?”

的确,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幼儿来说,党、祖国、社会主义这些名词都是不易理解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教师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从情感教育入手,适当选择与幼儿直接经验相联系的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有计划地教育幼儿从爱父母、爱家庭入手,再逐步过渡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为此,我使用的是一种具体形象的办法——情境教育。

在活动室里,孩子们围坐一圈目不转睛地观看一场有趣的“演出”:舞台上由班上孩子扮演的宝宝在玩玩具,由其家长扮演的母亲下班归来便忙着拖地、烧饭、照料孩子睡觉;入夜,孩子睡了,母亲还在灯下为孩子织着毛衣……生动的情境引起了孩子对父母爱的回忆。老师因势利导问小朋友:“妈妈多关心宝宝呀,我们要不要关心妈妈?该怎么做呢?”孩子们开始思索起来,有的说:“我给妈妈倒水喝”。有的说:“我帮妈妈洗菜”。有的说:“我把好吃的留给妈妈”。

没多久,一些家长便喜滋滋地到幼儿园里发布新闻:“吃完饭孩子知道帮我收拾碗筷了。”“爷爷一说看电视,琪琪就帮着拿眼镜、递茶杯,忙得可欢呢!”可见,情境教育对幼儿良好品质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国庆节来临,师幼齐动手把活动室装扮得丰富多彩,让人一走进活动室就能感觉到浓郁的“爱祖国”主题活动情境。孩子们用彩纸做成的一朵朵花在墙上构成一幅美丽的中国地图;桌子上的祖国各地特产琳琅满目;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海产、食品、玩具等整齐地陈列着;墙上还挂着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到各地旅游的照片。种种的情境设置都由孩子们组织、自己讲述,目的在于让他们通过亲身的情境体会加深对祖国的印象。谈话时,孩子们纷纷表示:祖国有那么多的宝贝,有那么美的地方,我们长大了要保卫祖国!从而使幼儿萌发做中国人的光荣,长大为国争光的美好愿望。

2 生活,也是教材

如果把德育教育只放在课堂活动中,那显然是不够的,幼儿德育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寓教于日常生活”。

过去,有的教师认为,对幼儿的教育只能在课堂教育活动中进行,因而忽视了在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近年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对幼教改革的进一步探索,我們认识到必须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全过程。幼儿在园的一天里,上课时间仅占15—60分钟,其余时间包括游戏、体育锻炼、户外活动、睡眠、进餐等等,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向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机。因此,我们加强了在各个环节对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在晨间活动、课间活动、进餐、午睡前和离园时随机进行德育渗透。如:进餐前,孩子们一边欣赏着优美的钢琴曲一边听老师介绍饭菜的营养价值,在激发幼儿食欲的同时教育他们不挑食不浪费粮食,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午睡醒来,培养他们自我服务的能力,会自己穿衣穿鞋、收拾床铺等;户外活动时,会主动帮老师搬一些体育器械……

“生活即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还把国家和身边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引入德育活动。如:举世瞩目的世界博览会,牵动人心的自然灾害,让人心情郁闷的雾霾天气,振奋人心的阅兵仪式等,都设计了相关的主题活动进行德育教育。另外,我们经常利用多媒体平台上带领幼儿关注贴近生活的重要新闻,开设德育展台、爱心区角,开展环保知识竞赛、团体操比赛等有益身心的活动,让幼儿从自已做起,进一步认识祖国、了解中国,从而萌发爱祖国、爱别人的情感,并培养了他们坚强、善良、勇敢的良好品质 。

3 德育,走出了园门

礼貌待人、尊重劳动者、为别人服务,对我班的孩子们来说是常设课程。在这方面我们采取了开放教学的方法。比如,请警察来给幼儿上课,带领幼儿到行政服务中心参观,组织幼儿做超市购物游戏,动员家长向孩子讲述各行各业的先进事迹等。在我们这里,游戏已不再局限于园内的狭小空间,教育不再孤单地依靠书本或老经验,而是使社会大课堂与幼儿园小课堂结合起来,兼职和专职教师相结合,让孩子们直接接触附近的商店、菜场、农村、部队,了解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去年深秋的一天,幼儿园迎来了一批前来参观的客人,这时孩子们正在户外玩理发的游戏。一位客人突然对冬冬提出要“剃胡子”,冬冬听了点点头说:“您请坐”。为了让客人坐得舒服,他又建议客人将脚搁在前面的滑梯架上,先用“热毛巾”为客人捂了捂下巴,又用胶料玩具做“剃须刀”,然后才细心地为客人“刮胡子”。完了,他用手做了个拿镜子的姿势问道:“您满意不满意?”客人高兴地点点头,掏出10元钱递给冬冬,冬冬摇头说:“为人民服务不要钱,欢迎下次再来。”在场的人都被他那一副一本正经的小大人模样逗得哈哈大笑。

4 德育,延伸到家庭

幼儿每天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家庭影响不容忽视。很多孩子在家里得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百般骄惯,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又不太懂得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所以,或是不予理睬,或是非打则骂,这样的教育方法,使幼儿的心理得不到平衡,感到无所适从。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定期开办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活动,开辟班级《育儿园地》、《家长天地》专栏,想方设法引导家长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家庭品德教育,家庭也就成为了幼儿德育的第二课堂。

导之以行,把亲子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发动家长共同带领幼儿走出班级,走出幼儿园,走向社会,让幼儿在各种亲子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并认同德育教育的内容。如,结合气象日,开展“守护家园,远离雾霾”的亲子户外活动,通过游行、捡拾垃圾的行为帮助孩子树立环保意识;逢特殊节日,与家长一起带领幼儿到敬老院、儿童康复中心看望慰问老人与特殊儿童,通过一系列爱心行动激发起幼儿内心深处的感恩之心,让他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感受到温暖、融洽、快乐的感人氛围。如此,德育教育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俗话说:“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态度、性格、品德形成的奠基时期,是最关键最可塑的教育阶段,幼儿园教师的重要职责便在于千方百计做好德育引路人,就象勤快、纯洁、明亮的露珠,永远不求回报地撒向娇嫩的叶子,愿叶子们在露珠的呵护和滋润下永远涌动着希望,收获着温暖!

猜你喜欢

客人德育幼儿园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做一个好客人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爱“上”幼儿园
不常见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