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情境中探索 在兴趣中发展

2018-05-06丁雄霞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小学科学学习兴趣

丁雄霞

摘要:根据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很多科学概念、科学规律这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一般比较困难,对于这些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把科学知识融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去习得知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情境;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32-01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好问、好求知的年龄阶段,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和新鲜感,有着强烈的探究心理,而问题情境也是教师经常在课堂教学当中用到的。但是创设问题情境并不是指教师简单的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它应该是有思维难度,能够推动儿童的思维向纵深发展的。

1.通过语言描述情境

1.1 利用科学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很喜欢听故事,故事可以给科学课增加很多乐趣,通过生动、形象、甚至是诙谐轻松的语言向学生讲述相关的科学故事,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丰富想象,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上《运动》时,教师通过讲述一颗子弹的故事导入新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时,突然发现脸旁边有一个很小的东西让它感觉有点不舒服,他起初以为是只小昆虫,于是伸手去抓了过来,然而令他惊奇的发现自己抓到的竟然是一颗德国的子弹。这是顺势而为,关键环节提出,这名飞行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领?什么情况下我能顺利地抓到子弹?通过这个故事的引入,学生立即进入学习状态,开始转动大脑,进行猜想。

1.2 巧设谜语,激起探究欲望。在课堂当中教师通过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谜语可以较快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从而使得学生在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例如在《空气》一课中,教师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学生一听是猜谜语,立刻活跃起来,一个个端正坐姿,睁大眼睛、竖起耳朵、认真的盯着老师,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教师出示谜语:"说个宝,道个宝,看不见来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都需要。"经过学生们的积极思考和踊跃发言,学生猜到谜底是"空气"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说说对空气的印象,并提问:"空气有什么性質"从而引入教学内容。

1.3 通过问题,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对小学生而言,一个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应该是新颖的、有价值的、能解决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进入教室之前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他们总是带着已有的经验进行新的学习。而我们能做的应该是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学生积极探索,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在教学"冷水怎样变热"这一课时,老师在一个大试管里装入水,并在水中放入一条小金鱼,同时提问:"如果给装有金鱼的试管加热,结果会如何?"学生的思维冲突立即突显出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金鱼会被烫死,不想教师做这个实验。这时候,教师因势利导,表示为了科学研究只能委屈一下金鱼。加热这个试管上半部分的水时,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所有学生的眼睛盯着教师的手,无疑,学生都在为这条可爱的金鱼的命运担忧。结果,当学生看到试管上的水已经沸腾了,金鱼却依然游来游去时,好奇、不解、思索成为教学的亮点,思维的冲突由此迸发。

2.通过活动体会情境

2.1 借助游戏,调动学生参与。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学生参与游戏活动,心情轻松愉快,乐于探究,科学游戏带有玩的色彩但游戏是活动的方式并非目的。小学科学课程当中有很多内容适合创设游戏情境,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情境,用游戏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探究科学知识,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迸发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游戏带有玩的色彩,但游戏是活动的方式而不是目的,既要让学生玩的开心,又要诱导他们从中悟出科学道理。如在《磁铁玩具》教学中,教师左手里藏着一块小磁铁;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拳头周围吸住的钉子,夹子灯物体(甩也甩不掉),然后再让左手接触纸屑、沙子、小铜片等物体(无论如何都吸不住)。学生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不明所以,觉得老师肯定是借助了什么东西,迫不及待的想要弄清楚,课堂氛围一下子活络起来。张开左手把磁铁拿走后,吸住的东西都自动掉了,这个时候学生反应过来,原来始作俑者是磁铁。而教师用这个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2.2 开展实验,培养科学思维。小学科学很多内容是需要借助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科学概念和科学原理的,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通过实验出结果,引导学生从做中学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对一些比较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大部分小学生的普遍心理,如开展直观鲜活、生动的实验,能成功调动学生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小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富有趣味性、启发性、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直接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刺激学生的感官,同时提出能够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雁冰.从皮亚杰的早期科学作品看中小学科学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0,(11):143.

[2] 丁海东.儿童游戏权的价值及其在我国的现实困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0,(5):179.

[3] 丁邦平.我国小学科学教师教育:现状、问题与思考[J].当代教师教育,2011,(2):6-7.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小学科学学习兴趣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