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关键能力评估,促进学校治理现代化

2018-05-06龚春燕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

未来教育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关键评估素养

龚春燕/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现代治理能力的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进一步指出: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四种关键能力,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实提高办学水平。

发展学生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梅滕斯提出。关键能力指劳动者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我国对关键能力的研究多以介绍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关键能力的起源、特点和内涵为主,一些学者借鉴了国外关键能力的研究,开始探索关键能力在具体学科中的培养。

关键能力研究最初源于对职业变更的适应,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关键能力研究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对儿童青少年各个发展阶段注重职业能力培育,并提出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充分体现科学的质量观,强化对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研究与其他心理学分支一样,很多前沿的理论和知识都来自欧美国家,体现了儿童青少年关键能力研究的国际化趋势。同时,近年来的研究也体现了中国本土化的研究成果,如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教授和林崇德教授共同主持的科技部重点专项课题“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在全国范围内抽样,填补了我国在儿童青少年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理发育测量工具方面的多项空白。林崇德教授领衔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人和街小学围绕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育学生“人和六质”的核心素养,即:和德、和健、和雅、和理、和美、和融。通过学生核心素养的六维度构建,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健康素养、语言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实践素养的有机统合,这正是关键能力在学校的具体体现。

聚焦学生关键能力评估

关键能力要通过评估,才能更好地落地。在学习科学与脑科学研究的引领下,神经教育学作为研究新范式,使评价方法有了革命性变革。多项研究表明,生理信号能够更加诚实地反应个体在情绪状态下自主神经的工作模式,因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基于生物数据的识别研究应运而生。借助科学技术手段,我们可以获得在特定场景下,学生“生理-生化-行为”的生物大数据,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学生学习机制、掌握学习规律、促进能力发展,并为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和评价方法提供实证基础。2009年至今,重庆市教育评估院连续八年对全市基础教育阶段进行基于学科关键能力的学业质量常规监测,既有学生、教师、干部及家长的海量动态数据,也有学校的静态海量数据,建立了数以亿计的学生发展全量数据库,建构了区域的发展常模,有了关键能力测试的尝试。同时,在过去大量行为数据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生物数据的搜集与分析。

评估能力是学校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重庆市人和街小学建立了生物数据测试室,测试了全校的学生,利用专业工具测量出学校学生短时记忆、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注意力和言语流畅性等生物数据,并与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业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促进评估更加科学。借助评估,我们不仅可以进行终结性测量、分析和评价,也可以为过程的合理调控生成形成性数据,为学生的关键能力发展提供精准服务,这正是现代治理的重要内容。

评估是学校现代管理的根本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管理现代化。虽然现代管理理论有多个学派,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有几个共同点。一是更加关注人的发展。人生活在客观环境中,管理的核心是人。重视人的因素,就是要注重人的社会性,对人的需要予以研究和探索,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二是更加关注系统协调。各系统、各部门有共同愿景,形成共同体,达成“1+1>2”的效果。三是更加关注信息与数据。精准管理来源对数据的分析与加工,强调信息是收集数据的重要途径,采集信息、分析信息以及有效、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和使用信息,精准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前提。四是更加关注创新。管理需要创新,管理者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变革, 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评估的目的就是促进管理改革,让团队形成共同愿景,产生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关键能力评估主体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这是现代化的根本。人和街小学“五维一体、全息共生”的学校系统变革,从学校文化、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五大维度入手,协同共振,创新发展,促进了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达成了育人目标,产生了优质的效果。

猜你喜欢

关键评估素养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
高考考好是关键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