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奏帮扶三部曲 脱贫攻坚当先锋

2018-05-05刘金艳井冈山报社刘志宏龙衍庆永新县委宣传部

江西农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摘帽井冈山第一书记

文|刘金艳(井冈山报社)刘志宏 龙衍庆(永新县委宣传部)

永新县高溪乡下雨村位于罗霄山脉中段,是吉安市最西端偏远山区,以前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危旧土坯房多、村民普遍贫穷,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3户223人。2016年初,井冈山报社帮扶下雨村,并选派中层干部刘金艳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两年来,井冈山报社党组高位推动,与禾川中学帮扶单位联手,演奏出下雨村帮扶三部乐章:强基础、立规矩、树立典型;解民忧、 献爱心、智志双扶;创产业、促发展、脱贫摘帽。如今,下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美丽嬗变,经济大发展,村民富裕起来了。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勇当先锋,赢得市县乡领导、相关部门好评,多项工作从后进跃升为全乡前列,驻村第一书记刘金艳被评为全市优秀第一书记、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并推荐申报全省脱贫攻坚奖评选。

强基础 立规矩 树立典型

两年前,井冈山报驻村扶贫组怀着对革命山区一腔深情,走进下雨村,与这个小山村结下了不解情缘,心联心、手握手,围绕脱贫摘帽这个核心,科学筹划、创新模式、压实责任、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全面稳步推进。

强基础。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是加强脱贫攻坚的根基和力量源泉。初到下雨村,报社驻村扶贫组从抓班子、抓学习、强堡垒入手,结合“两学一做”,开展“一树两强”“党员扶贫活动日”“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微心愿、大走访宣传扶贫政策等活动,高位推动帮扶工作;其次,开展“我的政治生日”“学十九大”,要求党员干部勇当脱贫带头人;再次,加强班子团结,把党员干部的心思、干劲儿拢到一块,拧成一股绳,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下雨村第一书记刘金艳走访贫困户家中

下雨村脱贫攻坚联欢演唱会

立规矩。井冈山报社自我加压,成立驻村扶贫领导小组,确保“一对一”帮扶不留空挡。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立下规矩:每月带领全体中层干部,走村入户“一对一”帮扶;帮扶成员每月驻村20天以上;第一书记每月驻村28天以上。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实打实谋划、督促、实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在报社党组高位推动下,大家参与感增加了,脱贫攻坚责任心加强了。

树立典型。评选“脱贫攻坚示范户”“优秀保洁员”“敬老孝亲家庭”“身边好党员”等以点带面,激发村民奋勇争先脱贫攻坚,营造致富奔小康浓厚氛围。对贫困户实施“一户一策”,多方面帮扶,推进“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彻底消除因病、因残、因学致贫的后顾之忧;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历史性突破。

解民忧 献爱心 智志双扶

两年来,报社帮扶组每天走村串户在下雨村,访贫问苦、倾听心声。一次次走访,一回回谈心,摸透村情、民情,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报社帮扶干部人人均有帮扶日志,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日记》记录了9本800多页,归纳总结定策略,一场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智志双扶的路线图随之清晰起来。

解民忧。对因病因残因学、因缺劳力、因缺技术或资金的贫困户,落实扶贫政策至关重要。为此,结合永新各类扶贫政策,梳理“两不愁三保障”有关的生产、生活、养老、安居、教育、医疗、就业等扶贫政策,结对帮扶人手一份,并完善贫困村、贫困户业内软件档案。有针对性地宣传、核实到户到人,积极联系教育、医疗、残联、金融等部门落实相关政策。在为民办实事解忧解难上,第一书记大到防洪抗灾、项目建设、园区招工、新农合,小到办理户口、残疾证、迁转驾驶证等,有求必应。两年来,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为民解忧解难、办实事超过500多件,得到各级领导、市县组织部、扶贫办的充分肯定。

献爱心。心系下雨贫困村,爱心献给贫困户。前不久,报社帮扶组多方呼援及个人捐助了2600元,多次看望慰问受伤住院的清洁员;看望护送患尿毒症住院的贫困户女儿,协调医院减免医疗费。今年向市红十字会申请1.16万元爱心物资,分给贫困户;还赠送新式轮椅给残疾人。在加大出钱捐物派人的基础上,报社积极为下雨村脱贫争资跑项,献大爱。去年,争取市、县相关部门支持,争得帮扶产业项目26.5万元;今年向市环保局争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0万元;向市水利局争取村庄整治(水利护坡等)项目10万元;向县委申报村庄整治补贴项目6万元;还给村组申请10万元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等。目前,下雨村各项指标跨越了脱贫摘帽红线,各项建设突飞猛进。

下雨村蔬菜基地时鲜蔬菜送往禾川中学

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亲情视频室

智志双扶。治贫先治愚,对有体力有智力的贫困户,实施智、志、技帮扶相结合,联系技术培训、金融扶持、推荐就业、帮扶创业。今年扶持1家贫困户创建养殖基地,推荐3名贫困户到园区就业,治贫扶智,教育给力。为考入大学的1名寒门学子申请助学金5000元;为贫困学子申请多项公益捐助1.9万元;报社资助2万元修缮村委和党建工作室;第一书记拿出上级给与驻村的1万元活动经费,购置两台电脑和桌椅,接通网线,创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亲情视频室,成为全县村级少有的亲情视频室,深入广大村民好评。

创产业 促发展 脱贫摘帽

培育致富产业,是实现脱贫摘帽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多方拓展增收渠道,让贫困户腰包鼓起,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为选准选好下雨村的致富产业,报社帮扶组十多次奔走在与企业及有关单位洽谈的路上,十多次召开乡村干部群众的商议会,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创建了多个产业和合作社。

创产业。为提升窑背岭种养专业合作社,去年,报社申报获批了专项铺水泥路通往养羊基地的资金,又向县政府申报6万元、乡政府资助5万元,报社、禾川中学各资助5万元,共计专项资金90多万元。仅此合作社,所有贫困户均分红1200元,成为全乡、乃至全县西部乡镇亮点产业。大力推进光伏扶贫产业,目前已为12户贫困户安装发电设备,年均收入超过4000元。所有贫困户享受5万元的信贷产业扶持,均以5000元股金,加入恒农白茶基地或中亿种养专业合作社,分红500元。创建山羊、油茶、蔬菜、油菜等脱贫产业及多个合作社,吸纳全村贫困户入股分红,不少贫困户种养业颇具规模,有的还发展成为合作社。

促发展。推行“四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促发展。一是每家贫困户发展“一亩油茶(林)。协助了流转山场300亩承包期20年,种植优质高产油茶将垦覆炼山,成为全村贫困户增收的长效保障;还帮贫困户创建60亩蔬菜和100亩油菜的基地,目前蔬菜、油菜长势喜人。二是每家贫困户一头牛(羊)或一窝鸡(鸭)。动员各家房前屋后,因户制宜,种果树,养牛、养鸡、养鸭等发展庭院经济;引导30多家贫困户创建种养基地,发展颇具规模。三是每家贫困户一个公益性岗位。协调49户贫困户加入保洁员、护林员、图书管理员等,让每个贫困户有一个公益性岗位,确保年薪3600元以上。四是一个劳动力园区务工。利用报社及帮扶干部人脉资源,帮有剩余劳力的贫困户到外地、市县工业园区、周边乡镇及本地务工,让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务工增加。确保了把“四个一”产业落到了实处。

脱贫摘帽。在井冈山报社倾心倾力帮扶下,下雨村脱贫攻坚整体推进。目前,该村脱贫攻坚“九大指标体系”全面完善,各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顺利完成;倾心倾力多方面帮扶,给山村贫困户点燃希望,力助村民走上致富路,引导贫困群众走向小康之路,让贫困户感受脱贫前后生活质量的提升,让脱贫工作得到群众认可、上级认可、社会认可。

猜你喜欢

摘帽井冈山第一书记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摘帽“清零”,未来可期
脱贫摘帽是起点不是终点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发力“摘帽后的续航”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井冈山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