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产业优势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向现代农业强市迈进赣州市农粮局局长吴至海访谈录

2018-05-05刘宗衍

江西农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脐橙贫困村全市

文|刘宗衍(本刊记者)

《江西农业》:赣州正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有力迈进,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当中,赣州做了哪些有益的尝试?

吴至海:近年来,我市将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攻坚战及“河长制”有机结合,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防治面源污染,把好生态环境关。落实“三区”规划,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全市已划定禁养区651个,面积6287.41平方公里,所有县(市、区)均已经制定畜禽养殖场关停、搬迁的奖励补偿政策,落实财政资金2.887亿元。减少不合理施肥量1.7万吨、化学农药使用量46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225个典型地块开展实地调查。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8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在95%以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

二是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把好生产过程关。积极发展以“猪-沼-果(稻、渔、菜)”模式为主的循环农业,全市培植“猪-沼-果”生态工程示范户32.2万户,推广沼肥种植脐橙、水稻、蔬菜、花卉、烟叶等农作物面积420万亩。全市果园采用“猪-沼-果”等生态循环模式养猪面达40%。积极争取项目,推进我市生态循环农业建设,2017年已批准立项6个畜禽养殖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和1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争取国家资金5096万元。

三是发展绿色农产品,把好产品质量关。坚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截止目前,我市创建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两个,全市2017年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96个,有效期内“三品一标”374个,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97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在“三品一标”获证主体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和食用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活动。

《江西农业》:当前,农业正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里也提出要实施农业结构性调整“九大工程”,赣州市如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吴至海:根据赣州光热水土气资源好,具备适宜发展优质、品质蔬菜的条件,咬定“把蔬菜打造成农业支柱富民产业,把赣州打造成江南重要的蔬菜集散地”产业定位,发挥高标准蔬菜基地龙头带动作用,以品种引领、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为主攻方向,实施标准化、品质化蔬菜产业发展计划。重点在乡镇建立一批生产规模适度、紧密联系菜农的大棚设施蔬菜基地,培育种植能手辐射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蔬菜种植;瞄准广州、深圳、厦门及国际、国内高端目标市场,发展特色供应蔬菜基地。同时,突出抓好柑橘黄龙病防控和绿色生态标准园建设,推进脐橙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茶叶、白莲、黄鸡、灰鹅、麻鸭等区域特色产业,改变生猪养殖方式,推动传统种养向精致农业转变。

《江西农业》:赣州市正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在产业扶贫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吴至海:近年来,我们抓实“五大行动”,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全市通过贫困户直接发展农业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方式,累计覆盖带动17.43万户、67.01万贫困人口增收。下一步我们将重点采取三项措施,抓好产业扶贫工作:一是推进产业到户。指导选准扶贫产业。指导932个贫困村选择能够带动覆盖多数贫困户的主导产业。遵循农业产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发展适合贫困村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优势、土特产品优势,用好激活农耕农事资源,积极培育发展农家乐、采摘园、农村电商等各类业态,提升帮扶实效。衔接精准识别成果,为贫困户逐户选择、规划、定制好产业模式,合理规划确定种养面积和规模。按照项目化工作法,提出蔬菜、区域特色、休闲农业等产业项目发展要求,分解落实到乡镇和村组,确保扶贫产业落实到村到户到人。二是培育经营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引导赣商回归返乡创业,大力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新型经营主体、1个以上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大力支持农民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积极扶持有贫困户参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创新“大园区+小业主+贫困户”等产业基地模式,推进土地、项目等要素向参与扶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三是强化技术指导。选派农业技术人员与贫困村“一对一”结对帮扶,实现932个贫困村农业技术员全覆盖,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解决农业生产难题。分级开展培训。重点选择贫困村开展农业送科技下乡服务活动,通过集中讲解、现场示范、巡回指导、田间学校、印发资料等方式分层次开展农技培训,提高贫困户创业致富能力。培育农业产业带头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对象,每个贫困村培育2—3个农业产业带头人,加强对带头人的物化补贴和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实现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5—10户贫困户科学种养。构建咨询平台。整合全市各类农业技术人才资源,点对点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江西农业》:赣南脐橙作为赣州农业的典型代表,是如何打造“绿色产业”的?

吴至海:赣州是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全市脐橙种植面积155万亩、产量108万吨,产值达110亿元。赣南脐橙品牌价值达668.11亿元,连续四年稳居全国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价值榜榜首。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三管齐下”:抓标准果园建设。按照“一突破、二提升、三实施、四稳定”的目标,持续深入推进标准柑橘园建设,逐步扩大标准果园面积。抓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开展脐橙种植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目前,全市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脐橙种植主体已达85家,赣南脐橙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抓好脐橙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全程监管。抓科技支撑。依托赣南师范大学,建设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断强化脐橙产业的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脐橙贫困村全市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奉节脐橙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