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足用好“定向”政策培优培强兴农新兵

2018-05-05吴加发江西省农业厅科教处范回桥汤崴瑞昌市农业局洪彩艳

江西农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技定向乡镇

文|吴加发(江西省农业厅科教处)范回桥 汤崴(瑞昌市农业局)洪彩艳(本刊记者)

农业人才是振兴农村的有力保障,为切实解决基层农技人员后继乏人、农技推广服务薄弱的问题,促进我省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省农业厅决定从2014年起,用5年时间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三定向”办法,在全省培养3000名左右基层农技人员。此项工作得到了省领导高度重视,农业部对我省这一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专文向全国推广了我省的经验和做法。

这项政策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拥护和大力支持,2014年以来,瑞昌市农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基层农技人员“三定向”培养政策,坚持把“三定向”培养工作作为在农村基层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抓手,主动靠前组织,精心入位推动,这一好政策在瑞昌市实施收到了各级领导肯定、基层干部认可、青年学子欢迎、农民朋友满意的好效果。今年,瑞昌市确定的“三定向”招考指标达28个,比去年翻了一番,再次刷新了前五年的纪录。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紧扣“三个力求” 牵头做好招生工作

计划申报力求于“多”。专门组织开展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现状调查,摸清队伍编制、人员结构、专业素养以及人员缺岗等情况,向市主要领导报告,并向人事、编办等有关部门沟通说明情况。2014年到2018年全市共安排“三定向”招生总数77人,位列九江市第一,为解决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老龄化问题打好了基础。

政策宣传力求于“广”。坚持公开招生原则,从政策实施伊始就广而告之。每年,我们都在瑞昌一中、瑞昌二中张贴招生简章,并与教育局高招办、学校领导、高三毕业班班主任联系,鼓励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学生报名;在瑞昌报、微信朋友圈发布或粘贴招生简章,尽力扩大政策知晓面。经过努力,全市“三定向”培养生报考比例每年都在8∶1以上。

招生签约力求于“严”。严格按照招生程序和规定,认真抓好报名审核、资料归档、协议签约等各项工作。报名审核环节,要求考生以及考生家长必须到现场签字确认,并提供考生本人户口本、身份证原件,留存复印件,确保考生出于自愿、符合资格。报名后,将报名表、承诺书等材料及时整理归档。在考生录取及协议签约环节,他们将录取名单从学校的网站上打印下来,邀请编办、人社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审核,召开培养协议集体签约会,做到现场签字、盖章,保障录取生权益。

抓住“三个力促” 跟进做好培养工作

专业本领力促于“实”。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学习多、实践经验少的问题,充分利用好暑期实践机会,安排定向生到局粮油、农机、经作、植保、土肥、种子、经管、农产品检测等业务科室跟班学习,先后参与油菜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病虫害绿色与专业化防控、农业机械操作、农产品速测等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实践期间,要求各科室经常把定向生带到田间地头实践操作,局科教站每星期汇总各科室定向生们的下乡次数。实践结束后,召开总结汇报会,让定向生们谈收获、找问题、提建议,局分管同志以及部分科室负责人分别作点评,实实在在锤炼他们的专业能力。

适应能力力促于“韧”。为了帮助定向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农业岗位,充分利用毕业实习机会,本着“最远、最苦”的原则,把定向生安排到最偏远的乡镇,让定向生听得懂方言、受得了苦累、经得住考验;要求定向生多承担所在乡镇综合站的工作任务,尽快掌握当地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提前熟悉工作程序、内容和要求。此外,让定向生组织安排一次防汛抗洪值班体验,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他们建立开展一次岗前培训、一次心得交流的机制,帮助定向生成长。目前,2017年参加工作的定向生都能很好适应工作岗位,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综合素养力促于“全”。建立了定向生暑期实习汇报总结会的机制,积极挖掘和拓展定向生的综合能力。近两年,他们先后安排了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激发了定向生的潜能。今年,通过举办喜迎党的十九大联欢会,遴选2名实习生作为晚会主持,鼓励实习生创作了反映实习生活的小品,排练了舞蹈、器乐表演等节目,使每名实习生都得到锻炼和成长。此外,他们还选拔1名实习生到市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跟班学习1个月,提高宣传写作能力。

聚焦“三个力见” 统筹做好就业工作

毕业上岗力见于“快”。为尽快使定向生上岗就业,他们坚持不揽权、不专权,第一时间召开就业安排会。会议由农业局主要领导召集,市编办、市人社局主要领导参加,综合考虑乡镇综合站缺员情况、学生本人学业成绩以及实习表现等因素,提出工作岗位安排意见。会后,三个部门业务人员立即就报到通知、上编、上工资等一系列工作做好对接,完成上编、定工资等事宜,让定向生吃下“定心丸”。经过努力,2014年级毕业生在2017年7月份就全部办好了工作手续并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实现了毕业与上岗无缝衔接。

服务保障力见于“优”。如何让定向生更好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服务保障很重要。在把定向毕业生的岗位安排好后,农业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逐一送到相关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上班,并与乡镇主要领导见面介绍情况,协调解决用餐、住宿等问题,保障定向毕业生人住得下来、心安得下来。同时,要求乡镇政府在工作方面给予支持,并同意定向毕业生参与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等中心工作,尽快熟悉当地人和事,促使定向毕业生融得进去,为更好地履职尽责创造了有利环境。

发挥作用力见于“好”。在定向生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后,建立微信交流群,在业务工作、人际交流等各方面加强管理和指导。截止目前,接收了定向生的7个乡镇,累计完成农技服务40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多份,推广适用技术3个,开展农业技术试验5项,建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7个,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通过带动,全市乡镇农技推广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全年开展农技服务3万人次,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9个,打造科技示范村4个,开展12316短信、微信咨询等信息化服务8万人次,为推动全市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2014-2017年已全省招生定向生已达1036人,目前,已毕业337人,“三定向”为江西农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农技定向乡镇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基于FANUC-31i外部一转信号在三档主轴定向中的应用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