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元制模式下普通车削零件加工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2018-05-03朱海江

价值工程 2018年13期
关键词:双元制课程改革高职院校

朱海江

摘要:《普通车削零件加工》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类基础实训课,主要培养学生金属切削原理和相关制造技术的能力,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无法适应当前的高职教育。因此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法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将项目任务化,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方面进行,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Abstract: The "General Turning Parts Processing" course is a mechanical basic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mainly cultivates students' ability of metal cutting principle and related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cannot adapt to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refore, it draws lessons from the German "dual system" talent training model, adopts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and reforms the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he project will be tasked, and will be conducted in six aspects of "information, planning, decision-making, implementation,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student-oriented, teacher-assisted" teaching way, mobilizing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eaching quality.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元制;课程改革;行动导向法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dual system;curriculum reform;action orient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3-0258-02

0 引言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正处在改革阶段,探索一种适合自己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是目前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其实质与双元制教育类似,我国的历史文化、经济、技术等环境因素决定了不可能照搬照抄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因此需要将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本土化,迫在眉睫。

1 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特点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德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秘密武器,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其实质为“双元”,即是企业的员工,又是学校的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学校里接受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教育。使其具备在工作岗位上独立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估总结计划的能力。

2 《普通车削零件加工》课程改革

嘉兴地处长三角经济圈腹地,地理优势显著,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中德工业园的建立,更使德资企业集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显著的变化。目前正与上海博凯机械深度合作,建立“实岗双元”培养机制,双方共同承担双元制学生的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任务。深入企业了解,分析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结合自身承担的课程任务。因此对《普通车削零件加工》课程进行改革,梳理教学内容,整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修改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采用行动导向法教学方式,提出综合评价方式。形成一个完善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做学合一”的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出自身满意、企业需要、社会认可的技术人才。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内容以书本为载体,将书本上的实训项目进行一一训练,学生片段式的学习使其在知识点的运用中不能得心应手,甚至不知所措。此次教学内容改革以能力培养为载体,整合普车加工知识点,并结合学生兴趣,在课程中通过对哑铃制作过程来设计教学,涵盖了普通车削加工的各种加工技巧,并将5S和TPM管理理念融入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哑铃制作,包括了外圆加工、台阶加工、切槽加工、内外螺纹加工、孔加工等五大方面内容,让学生实践五大方面的加工技巧,從而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等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得教学过程中的能力目标更为突出。

2.2 教学组织的改革

“你讲我听,你做我看”的实训类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已不适应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积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至关重要,将书本“化整为零”,通过任务的形式将书本内容融入,上传至蓝墨云班课,并将实践操作制作成视频,一并上传,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理论知识的预习和操作过程的了解,从而减少上课过程中教师讲解的时间,增加了学生实践时间,通过“做中学、学中问、问中做”循环教学模式,锻炼实践能力,提高了各方面的技术水平。将校内实训室转化为企业车间,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制定管理制度,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文化,使学生进入课堂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未来的就业。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

双元制模式下的《普通车削零件加工》运用了任务驱动、课前学习、小组讨论、组织实施、评价反馈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并通过蓝墨云班课、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任务驱动方面主要通过哑铃制作任务安排,提炼刀具的选择、材料的选择、切削用量三要素的选择等相关理论知识,上传与蓝墨云班课,以供学生查阅。将涉及到的各种加工技巧,例如:台阶轴加工、细长轴加工、切槽、内外螺纹、孔加工等涵盖其中,制作成教学视频并上传,让学生从视频中了解加工技巧,熟悉加工步骤。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工作页上的“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项目进行实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同时保证每位同学操作时间,让学生掌握普通车床操作方法、设备维护及普车操作安全等。

2.4 教学评价的改革

教学評价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评价的好坏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利用传统的期末考试这样的方式进行评价,在实训类课程中实施不科学。因此针对实训课程的特点,制定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进行,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根据课程标准,确定课程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核、实操项目考核和实验实训报告考核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考核30%由课堂考勤10%和平时表现20%组成;实操项目考核60%由每个项目的知识要点和难点设定比重;实验实训报告10%由学生工作页上的内容填写完成,其中包括前期的任务资讯,中期的制定计划和组织实施,后期的评价与总结。这样的评价方式具有较强的实施性,强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过程,能更好客观评价课程。

3 《普通车削零件加工》课程改革后的思考

3.1 加大投入力度深化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职业上,其课程的设置也不在是静态场,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实现课程的动态场,《普通车削零件加工》课程教学场地主要在实训室,实训室是教学主战场,建设和提高实训室的软硬件条件必不可少。加大硬件投入力度,使实训室真正转变成企业工厂,针对当前企业加工需求进行场地布置,设备购置并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实训室信息化改造。软件方面投入不可或缺,学习大中型企业管理理念,全面落实7S管理,全面提升精益化管理。通过软硬结合的投入方式,打造即适用于各类教学需要又满足于生产需求的信息化多功能实训室。

3.2 提高专业教师技术技能水平

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技术技能水平。由于教师长时间处在教学状态下,以基础教学为主,技术水平不高,与目前企业技术人员相比,理论水平较好,实践水平相对薄弱。当前的技术发展迅速,事物更新换代较快,教学不与时俱进,紧跟改革的步伐,必将被社会淘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刻苦专研,提高自身技术技能水平,设计出更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3.3 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方法的改变有利于促进教学,改善学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事物新知识新理念的更新变化越来越快,培养出的学生是否适合社会需求成为高职院校思考的问题。制造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改进,我们的课程也必将改革,让学生获取更多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课程的改革必将带来教学评价的改革,在评价方式与手段上推陈出新,更能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随着制造业的改革发展,创新精神的不断进取,新的理念正在孕育而生,职业教育必将深入人心。高等职业院校,既要体现其高等性,又要体现其职业性,其根本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好坏关系到职业教育的成果,因此,作为一门在双元制模式下的《普通车削零件加工》课程改革,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探索,使其成为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崔业军.双元制模式下高职《机械传动机构》课程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6(9):26-28.

[2]周晓蓉.基于双元制模式下《AHK铣削实训》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6(33):154-155.

[3]彭建新.学习借鉴“双元制”模式大力开展模拟实训教学[J].中国培训,2017(3):27-28.

[4]宫海燕.高职院校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浅析[J].新课程研究,2016(1):131-133.

猜你喜欢

双元制课程改革高职院校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