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习力提升对策研究

2018-05-03谢迪双

价值工程 2018年13期
关键词:学习力提升对策大学生

谢迪双

摘要: 大学生学习力是其提高学习成绩和提升学习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温州商学院大学生学习力的调查,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从学校、学生和教师三个方面提出提升学习力的具体对策。

Abstract: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is the key factor to improve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quality. 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undergraduates' learning ability in Wenzhou Business Colleg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schools,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关键词: 大学生;学习力;提升对策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learning ability;strategy of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3-0240-03

0 引言

信息时代的大学生面对世界的快速变化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力。大学生提高了本身的学习力,就能更好地计划本身的将来,对本身的发展方向有更清楚的认识。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通过调查温州商学院大学生的学习力,从中发现学校运营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具体对策。

本研究将从学习力三要素角度出发,即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学习动力,编制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有40题,随机发放给300名温州商学院大学生来填写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52份,有效率为84%。

1 学习力相关理论基础

“学习力”一词最先由美国人弗瑞斯特于1965年提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习力受到商业领域的重视并得以应用和传播,20世纪80年代,学习力开始在教育领域传播。关于学习力的内涵的代表性理论有“双螺旋理论”和英国ELLI项目。“双螺旋理论”其一是反映学习的人的意愿的学习态度、感情、意向、动机、价值观;其二是反映学习试图达成的结果的知识、理解和技能。ELLI项目将学习力概括为:学习力是性格、生活经验、社会关系、价值观、态度和信念相互凝聚构成的一种素质。中国教育专家余建祥创建的学习力“六要素说”更倾向于实践性和可实行性,把学习力教育理论朝应用领域推进了一大步。

2 温州商学院大学生学习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总体特征

依据研究,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整体呈正向、持续性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大学生学习力各具优势且具有明显的差别。院校类型与学习力之间并非彻底对应关系。大学二年级是大学生学习力的“分水岭”。温州商学院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在研究温州商学院大学生学习力现状时,将参考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总体特征。

2.2 调查结果分析

2.2.1 总体分析

252份问卷结果的总体分析显示,温州商学院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指数较高,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指数偏低。从学习动力因素看,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了“毕业需要”,19.8%的学生选择了“自我个性发展需要”,23.8%的学生选择了“老师和家长期望”。说明学生的学习动力受到外部影响比较大,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非常感兴趣。总体来看,温州商学院大学生的学习动力较强。从学习能力分析,此中得分最高的是学习成就感、自信心,得分较低的是思维敏捷度、独立思考能力和反思能力,学习专注力处于中间。学习能力指标得分较高的学生占22.6%。思维灵活度、独立性和反思力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紧密相关,该数据表明学生的创新能力较低,个性发展关注度较低。从学习毅力看,多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学习毅力,学习容易分心,专注度较低,25.4%的学生表示自己学习意志强,能够专心学习而不轻易受影响。

2.2.2 学习力影响因素分析

①年级。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学习力得分比大二和大三的学生高,与我国大学生学习力总体特征一样大体呈现U字形变化势向。大一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和学习动力指数都较高,多数大一学生对大学生活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较高,受高中学习惯性影响,能够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课堂的专注度也较高。大二、大三学生学习态度和课堂听讲专注度都有所下降,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回升。大四学生由于面临毕业和就业,其学习力又有所上升。

②专业。从学习能力看,各专业的区分不是很大。从学习毅力来看,财会、语言类的专业得分较高,其很大部分的原因是课程的特征,财会类、语言类专业的学生相较于本校其他专业的学生,作业量更大。从学习动力看,管理类、艺术类专业的学习动力比其它专业要高,该专业多数学生都将就职方向选为重要的学习动力来源。其中,艺术专业的学生创新能力较强,个性发展意识更为强烈。

③人际关系。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看,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力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的学生认为人际关系会对其学习力产生影响,其中60%的学生认为亲情关系对其学习力产生较大影响,25%的学生认为寝室和班级人际关系对其学习力产生较大影响,部分学生认为两者都对其学习力产生影响,但影响不大,只有少数学生选择学习力不受人际关系影响。

2.2.3 温州商学院大学生学习力存在的问题

①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清晰,自主性不高。在调查问卷中很多学生表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感兴趣,学习动力很多源自于考试的压力和老师、家长的期望。很多学生认为大学考试能通过考前的临时复习来取得合格的成绩,因此平时学习的兴趣和课堂听讲专注度并不高,其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空余时间,缺乏独立思考和反思能力,比较依赖他人的指导。有的同学个性发展需求不高,很多人对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缺乏正確的认识,容易盲目模仿别人,缺乏结合自身实际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②学生学习意志较薄弱,不能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学生学习毅力较弱。大一新生在学习毅力指数上得分最高,大二、大三学生的学习毅力普遍下降,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高中的学习惯性和大学生活的自由度。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容易受外界影响因素的干扰,在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中,学生可自主安排的时间增多,但却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该学习的时间往往被游戏、影视剧等娱乐项目所占用。很多学生在学习上缺乏积极主动的心态,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和麻烦也缺乏耐心去解决,容易放弃。

③学生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学习方法不当。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指标一般有:学习专注力、学习成就感、自信心、思维灵活度、独立性和反思力。大部分的学生习惯于老师“手把手”的教学方式,缺乏质疑精神,思维灵活度、独立性和反思能力较低。可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学生占少数。很多学生在遇到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时,自信感比较低,会不知道如何下手,没有找到适宜的学习方法。低效学习也是学习专注力低的原因之一,事倍功半往往使学生失去耐心。

④学校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学校的课程在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方面比较欠缺,比如在公选课设置上,由于一些比较新颖有趣的科目学分较低,容量较小,许多学生往往会因为学分原因而选择其他不感兴趣的学科。学校的实践课程不够多,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待增强。

⑤教师的课堂吸引力不够。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够专注的原因之一是课程内容比较枯燥和知识点晦涩难懂。老师的课程是否有趣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往往教师的课堂魅力越大,学生的听讲程度越高。

3 提高温州商学院大学生学习力的对策

3.1 督促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己为什么而学,更好地去规划自己的未来,合理拓展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更明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设置相关的课程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学习提供更大的动力来源。在学习时能够积极主动的拓展自己的知识,而不是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

3.2 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学习毅力是学习行为的保持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力,需要学生积极培养自己的学习毅力,学生可以将长期目标分为多个短期目标,一步一脚印,将实现每一个小目標作为磨练意志的考验,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团体活动,培养自己的拼搏精神和专注力。学生也可通过阅读名人自传或通过正能量偶像的力量,学习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

3.3 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形成心理压力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大学生自身,家庭关系、学校人际和社会等都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面对亲情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应增强与亲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面对学校的人际交往,大学生应学会以诚待人,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学校也应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方面的了解,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来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咨询。学校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引导也有助于学生减轻心理压力。

3.4 学生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在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之后,大学生应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学会克服拖延,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习惯,同时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培养本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合理质疑,不要盲目判断。在学习中讲究学习方法,学会梳理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掌握的薄弱环节,针对自己的情况“对症下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要学会去理解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将所学知识点定期整合可加强学生的记忆和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5 学校应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工作质量

学校在完善课程体系时应当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设计应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和余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增加教学实践环节,使课堂教学在新的层次上得以延伸。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课堂上设置与专业相关的情景模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范围。二是在课堂外开设实践课程,以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综合理论和技能安排实践活动,学生可通过课程将所学知识相联系,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和消化。

3.6 教师应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增强教学影响力

第一,教师应提升自己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是确保课堂纪律的关键能力之一。教师要在课堂上发挥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但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随着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在不断的缩小,高高在上的权威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和恐惧感,因此教师应努力恰当运用激励机制和沟通能力。第二,教师应注意改变传授知识的方式,在课堂设计上应鼓励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从学习到思考,不光要学习处理问题,还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创新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了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教师可多安排互动环节,寓教于乐,让课堂充满活力。第三,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教学表达能力,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主动去接受知识而不是出于被动,教师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往往会加深其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和好感度,有利于学生对其所教的知识产生兴趣。

4 结语

信息时代,知识老化的速度和世界变化的速度一样越来越快,这要求人才必须有很强的学习力来适应快速的发展,人才竞争的也是学习力的竞争,因此提升大学生学习力具有重要价值: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关乎着国家和个人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教育变革,改善教育方式,避免填鸭式教育束缚学生个性发展,避免应试教育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丧失;有利于培养出具有较强适应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对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有利于学生对自身有更清晰的认识,制定出更适合自己的未来规划,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唤民.发展学习力:教学管理应有之义[J].中国教育学刊, 2011(01).

[2]贺武华.“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生学习力培养[J]. 教育研究,2013(03).

[3]张湘韵.我国大学生学习力的特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02).

[4]王等等,袁梨清.十年来国内高校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2).

[5]单颖,卢淋淋.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11).

[6]陈文婷.学习情感淡漠与拖延症的心理辨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7).

[7]刘林,张元.当代中国语境下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猜你喜欢

学习力提升对策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