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校园植物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及应用

2018-05-03王燚

价值工程 2018年13期
关键词:教学信息化二维码

王燚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QR Code二维码技术的校园植物教学平台。本教学平台以植物信息库、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及网络技术为支持,通过制作校园植物标识牌,优化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同时对植物知识进行科普,并为学院进行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ampus plant teaching platform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QR Code. This teaching platform by plant information base, high-quality goods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s the support, by making the campus plant identification CARDS, optimizing plant iden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ode,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For the knowledge of plant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college.

关键词:二维码;校园植物;教学信息化

Key words: two-dimensional bar code;campus plant;teaching informatization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3-0193-03

0 引言

信息化技术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发展,在教育教学方面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利用信息化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高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从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必然无法脱离信息化的大趋势、大背景,不仅需要适应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新形势下的产业经济发展,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而且需要以信息技术作为寻求自身改造的载体,积极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机会的扩大,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效益的提升。近年来高职教育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改革,发展的趋势是在高职教育中实现教学内容、知识的重新组合,根据学生的特点与认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利用二维码技术对学院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在知识获取的方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1 二维码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二维码技术是条码技术的一种,条码可以分为一维码和二维码,一维码即条形码。与一维码相比,二维码具有更大信息量和更强的容错能力。目前最常见和被使用的二维码是QR码(Quick Response Code),由日本DENSO WAVE公司发明,设有1到40的不同版本。根据码元不同最多存储数字7089个,英文字母和数字最多4296个,汉字最多1817个[1]。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和移动智能终端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的智能手机的市场出货量占国内整体手机市场的95%[2],这对于建立移动教育环境、建立移动学习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二维码已经在社会各方面如情报资料、物联网、电子票务、农产品溯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使用[3-5]。在教育教学方面,二维码的使用主要集中于教学、资料管理等方面[6-11]。

目前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过程中二维码的使用还较少,绝大多数是利用二维码形成简单的互联网入口,为课程内容提供简单的网络链接,尚未形成成熟的教学平台。利用成熟的二维码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因此需要设计一个综合服务平台,面向最终受众提供更多知识内容并能够提供教学反馈。

2 现阶段高职园林专业植物识别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多数高职院校实行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教学管理方面,对于教学资源的利用、知识的传授其信息化程度较低,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信息化平台。目前高职院校对于信息化平台建设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对于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存在资源结构性缺乏、实践效果不佳等问题。

《校园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与系统性,同时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与知识获取的难易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学生的学习效果。

2.1 课程内容整合性不高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资源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应用相对较少,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便,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传统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理实一体教学过程中存在实物资料不足、知识迁移效率低下的缺点。目前在课程教学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低,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连接性较弱,与课程相关的精品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资源难以与课堂对接,知识的传授局限于比较单一的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影响教学效果。

2.2 外部学习环境构建不足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接受度较低、知识获取途径少、准确率不高等问题。目前园林系建设有园林植物资源库、《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省级精品课程,但现有条件难以满足课堂教学需要。校园植物是学生认知学习的重要对象,利用植物识别标牌建立学习环境,引入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够对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

目前学院植物标识牌存在信息量少、保存时间短、易损坏等缺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利用效率差,难以满足学生学习要求。另一方面现有的标识牌存在知识点错误、丢失的问题。

2.3 教学方式待优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班级人数较多,教师难以充分地与更多学生进行沟通互动,无法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急需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另一方面随着通信、信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在校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活动,转变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手机进行学习,也是目前教学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12-13]。

3 基于二维码的校园植物信息化平台建设内容

校园植物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包括植物数据采集、数据库平台建设、二维码制作等部分,根据教学需要及平台运行效果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

3.1 校园植物信息的采集整理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的植物各类大约有130多种,其中树木园植物种类相对集中,另有部分种类分布于校园内各处绿地。在项目实施后首先对校园现存植物进行系统调查,收集文字与图片资料。

根据《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校园植物的特征对每种植物进行资料收集、图片拍摄,植物信息的描述主要突出该植物的识别要点及园林应用形式。

3.2 植物信息资源库建设

本教学平台的核心是植物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植物信息资源库依托《校园植物识别与应用》省级精品课程,将课程内容、相关植物知识等进行重新组合,形成内容丰富、扩展性强的校园植物信息库,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及时进行更新。

3.3 制作校园植物二维码

将植物数据库内容通过“草料二维码”制作生成二维码图片,本二维码在制作过程中采用“活码”的方式,“活码”的优点是通过短网址指向保存在云端的信息。“活码”的图案比普通二维码更简单,扫描准确率更高。而且在后期可以随时更改云端内容,易于维护和扩展内容,使用同一个二维码图形,携带不同的内容,极大地方便了二维码的印刷管理,并且还可以先印刷图案,后填写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对其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图1)

二维码的制作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简要的植物特征描述,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能够快速读取信息,另一部分通过页面连接到植物精品资源库,可以检索到植物的详细描述,包括植物各部分的识别图片、相关课程内容。

3.4 植物识别标牌设计制作并挂牌

植物标牌的制作体现简洁、易读、美观的原则,在材质上选择有机玻璃,制作中空的标牌,中空的部分可以将打印生成的植物标牌内容夹入其中,在后期的更新维护上更加便利并节省成本。

3.5 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环节紧密结合

将二维码信息化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中,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对二维码校园植物信息化平台与学生学习终端-智能手机进行对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实现教学内容。同时跟踪教学效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找出改进方法。(图2)

4 校园植物教学平台建设成果

4.1 基于二维码的校园植物教学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了现有教学资源,对现有课程资源进行了优化。《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有许多优良的教学资源,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通过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式。

4.2 对学院内的植物标牌进行统一设计,构建了较为成熟的园林植物学习环境。园林专业知识与校园环境的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进行移动学习、随时学习,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契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改革,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图3)

4.3 通过建设基于二维码的校园植物信息化教学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的信息化,为学院课程改革、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本项目实施后的反馈效果看,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简便快捷的学习方式,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从教师的层面上来说,能够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减少资源重复建设形成的浪费,减轻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建设的负担。

5 结论

二维码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可以将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实现移动学习,随时掌握课程相关知识。本研究通过分析课程内容、受众需求、技术支持等各方面因素,集成创新应用二维码于课程教学,整合设计了《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内容,建设校园植物教学平台,在使用过程中获得良好评价。下一步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整体教学平台的稳定性、扩展性和深度应用等方面。

参考文献:

[1]许波涛.二维码的研究及应用[D].江苏大学,2013.

[2]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OL].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8月1日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708/546065.html.

[3]陈荆花,王洁.浅析手机二维码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及发展[J].电信科学,2010,26(4):39-43.

[4]兰龙辉,邱荣祖.二维码技术在农产品物流追溯系统中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9):86-89.

[5]郭全中.二維码的现状与未来[J].新闻与写作,2013(7):22-25.

[6]杨文刚.二维码技术在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档案管理,2014(1):55-56.

[7]吴丹.基于手机二维码的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2014(7):77-81.

[8]邵婷婷,艾菊梅等.二维码技术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质量,2013(5):44-49.

[9]胡秋玉.浅谈二维码在校园一卡通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5):1078-1080.

[10]李朝洋,袁海琼.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兰台世界,2013(26):23-24.

[11]宋荻,贾玉文.手机二维码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3(2):31-33.

[12]胡维平.手机二维码对大学生未来学习方式的影响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26):189-190.

[13]吕海燕,刘瑞儒,霍惠芳.二维码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4):182-185.

猜你喜欢

教学信息化二维码
二维码迷宫
二维码
让严肃的二维码呆萌起来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以项目化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提升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水平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开放大学网络教学信息化建设
二维码,别想一扫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