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03杨淑菊

价值工程 2018年13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问题对策

杨淑菊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提高学生管理水平提出思考和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stude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 学生管理;问题;对策

Key words: student management;problem;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3-0034-02

0 引言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的讲话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教育的目的,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发挥好应有的作用。现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时代,教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学生管理工作应围绕这一中心服务,它作为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本文围绕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进行了一些探索,为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提供思路。

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新问题。网络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创造条件的同时,又使其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媒体获得更多的资讯与信息,网络的普及为他们获得更多知识、人际交往、了解世界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给传统学生教育与管理带来新挑战。学生学习、生活中依赖网络、手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给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与变化,一些学生迷恋网络,沉缅于人机交流,少数学生精神空虚,内心封闭,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信息时代下学生管理问题是一个新问题,值得教育者思考。

1.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数量与质量难以适应新形式下学生管理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由于历史原因,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飞速发展的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这一现象更加突出。表现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数量不够、质量不高。许多高校缺乏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很多是学校专业教师兼职学生管理工作,加之现行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很难调动他们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部分人工作是被动的,以事务性工作为主,一些学校虽然有专门的辅导员队伍,但辅导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辅导员的专业工作能力不强,工作能力与水平很难适应新时代下学生管理工作。

1.3 现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部分体制和观念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高校的学生管理是坚持与学校教师为中心的管理,管理中强调管,学生以服从为主,以生为本和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相对淡薄。管理方式简单单一,对学生管理一刀切的现象普遍,部分管理体制僵化,脱离学生实际,落后于时代。若不从管理体制和观念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很难有成效。

2 直面问题,积极应对

2.1 利用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益

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采取多种手段,针对互联网普及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新问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注重应用科技手段,恰当应用信息化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如学校为学生搭建信息服务平台,重视校园网络建设,完善和创新教育互动平台,为学生的管理提供现代化的手段,设立网络运行专门机构,把网络作为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渠道,同时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者通过该平台与学生加强互动,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和交流中提高管理的水平。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者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管理与教育,如恰当利用好校园网、QQ群、微信群、班级群、师生互动平台等形式,對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及时关注,及时了解,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解决,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工作。针对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一问题,加强对学生使用网络的教育与引导,如举办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的讲座,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做到绿色上网、文明上网。

2.2 构建专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

人才队伍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针对目前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专业不强等现状。构建专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对于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为此高校应从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聘任、考核、奖惩、培训、职称晋升等方面进行,重点是在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专业化水平上,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重视管理工作者的业务学习、职业素养提升、职业道德建设,完善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同时学校为构建专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提供相应的支持与服务,实施相应的政策,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职务、职称晋升给以政策倾斜,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证。

2.3 创新管理模式,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

2.3.1 以学生宿舍管理为基点

学生宿舍在学生发展中起到特殊作用,大学生相当多的时间是在宿舍里面度过,宿舍管理应成为学生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管理模式应以学生宿舍管理为基点。用学生宿舍管理推动学生管理,为此应从以下方面努力:①注重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发挥好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从宿舍物品的摆放、卫生的打扫、宿舍公约的制定、宿舍的装饰、文明宿舍的评比等方面进行建设。发挥好宿舍文化育人的作用。②加强对学生宿舍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引导,指导宿舍成员构建和谐、积极、健康、向上的舍员关系。③选拔和培训舍长工作,发挥好舍长在宿舍管理中的作用。④定期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聪明才智,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宿舍文化活动,建设一批优秀文化宿舍,开展 “宿舍之星”评比活动,用活动推动宿舍管理深化与发展。⑤实施辅导员进宿舍管理机制,把宿舍作为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辅导员经常性深入到学生宿舍与学生聊学习、聊生活,了解学生情况,听取学生对教育教学的建议。努力把学生宿舍建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场所,通过学生宿舍管理的创新促进学生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2.3.2 以社团文化建设为渠道,提高学生管理水平

高校中的各种社团组织是学生自我成长、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又一平台,社团组织对学生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发挥好社团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重视社团文化建设来推动和促进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适合自身的社团,使社团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和平台,从而增强学生的归宿感、使命感、责任感。

2.3.3 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原则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的管理存在以学校教师为中心,强调学生的服从,管理突出统一、一致,这种管理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很难适应新形式下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对这种管理进行改革。因此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大人本教育的力度,在实际管理中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过程中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在管理学生时既要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又要充分关心学生,多一些人文关怀。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学生的合理需求,倾听学生呼声,采纳学生合理建议,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如贫困学生、身体残疾学生、心里有问题的学生、学业困难学生等给以特别关注,教育和管理方式上与其他学生有所区别,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针对现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的现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注意发挥好学生主体作用,为此应发挥好优秀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优秀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力量,选拔用好学生干部,加强对学生工作干部的指导,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优势,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提高。學生管理中探索和实施学生制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长制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独特优势,用学长制管理模式推动学生管理方式创新,提高学生管理的质量与效益。

总之,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才能为高校的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2]傅敏敏.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49-150.

[3]张彩霞.基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特点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6(4):113-116.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