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骨科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研究

2018-05-03洪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骨科实验组评分

洪娟

【摘要】 目的 讨论创伤骨科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研究。方法 200例创伤骨科患者, 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实验组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夜间睡眠良好率、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使用哌替啶5例, 镇痛泵75例, 泰勒宁20例;对照组患者中使用哌替啶15例, 镇痛泵55例, 泰勒宁30例, 两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夜间睡眠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创伤骨科的护理中, 可采取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 其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创伤骨科;常规护理;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疼痛程度评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107

创伤骨科常见的疾病为脊柱、四肢骨折、断指再植等, 常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 但术后患者有明显的疼痛感, 在临床中称疼痛为第五生命体征, 根据大多数骨科患者就诊资料表明, 疼痛就诊排第一位, 强烈的疼痛感给患者带来生活影响, 还有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严重者甚至危害患者康复[1]。为此在本次调查中采取了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这一方法, 并对本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实验组中男60例, 女40例;年龄17~68岁, 平均年龄(42.5±8.5)岁。对照组中男55例, 女45例;年龄19~70岁, 平均年龄(44.5±9.0)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主诉时, 遵医嘱给予止疼药物[2]。实验组采取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 方法如下:①对疼痛管理小组组建:责任护士组长1名、护士长2名、临床医生2名、科主任1名, 骨科全体医护人员, 患者及患者家属, 在疼痛管理小组的带领下进行疼痛管理模式, 本次管理小组以护士长为主导下进行;②对小组成员培训:进行为期1~3周的疼痛管理培训, 培训内容包含镇痛药物的使用、对患者如何进行疼痛干预、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对管理小组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提升;③对疼痛程度规范化: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和记录, 本院采用疼痛评估工具为面部表情量表(WONG-BAKER)和疼痛数字分级法(NRS)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建立疼痛护理专科单, 护理人员通过谈话方式对患者进行引导选择, 疼痛评估的记录项目包含患者资料如患者入院方式、用药史、吸烟史、患者的诊断记录、住院号、性别、年龄、姓名、床号等, 疼痛评估檢测时间、日期、疼痛位置, 对患者在动态或静态下进行疼痛程度评分, 动态评分为患者的麻醉恢复状态、某种原因导致疼痛, 疼痛时的处理措施(包括抬高患肢、冰敷、用药情况等), 患者疼痛分值>5分时要在交接班时说明, 并对患者的疼痛原因等进行标注, 确保疼痛管理可以全程化的为每例患者服务;④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用药控制:根据每例患者疼痛程度的不同,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模式, 并对术后镇痛三阶梯方案规范化, 阶梯方案如下:第1阶梯疼痛程度为轻度, 对患者给予非阿片类药物并给予心理干预和物理治疗;第2阶梯疼痛程度为中度, 在第1阶梯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间接性用药, 药物为阿片类药物;第3阶梯疼痛程度为重度, 在第2阶梯的方案下给予缓释阿片类的药物及局部外周给予神经阻滞;如有急诊入院患者护理人员应马上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在评估表上详细记录, 评分>5分, 立即上报临床医生, 由临床医生给予第3阶梯的治疗方案为原则的镇痛措施;如有择期手术患者或门诊入院患者, 应给予超前的镇痛措施, 严格遵循用药原则, 在术前10 h内对患者进行第一次疼痛评估并记录上报临床医生, 遵循医嘱对患者给予镇痛药物, 术后应马上对患者进行评分, 遵医嘱用药, 用药后再次进行评分, 患者评分结果>5分时及时上报临床医生, 遵医嘱进行联合用药, 在患者术后1~3 d时, 遵医嘱给予患者40 mg特耐(注射用帕瑞昔布钠)进行静脉注射, 2次/d,

首次给予患者用药后, 间隔12 h后对患者再次进行40 mg特耐(注射用帕瑞昔布钠)静脉注射, 患者评分结果<5分时, 在患者主诉疼痛时, 护理人员可自行决定是否用镇痛类药物, 患者评分结果>3分时, 对患者给予按需联合按时给药;患者评分结果<3分时,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干预。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夜间睡眠良好率、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对两组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进行观察, 结果分为好、较好、一般、差, 睡眠质量良好率=(好+较好)/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使用哌替啶5例, 镇痛泵75例, 泰勒宁20例;对照组患者中使用哌替啶15例, 镇痛泵55例, 泰勒宁30例。两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夜间睡眠良好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夜间睡眠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根据有关结果显示创伤骨科患者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3], 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 但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强烈, 疼痛部位多样化, 大多数患者都在承受心理和生理双重压力, 会表现出恐惧、焦虑、狂躁的心理状态, 任何刺激都可导致机体应激反应的出现, 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 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危险性较大[4-6], 因此在术后控制患者疼痛程度, 对患者采取镇痛措施尤其重要, 镇痛措施对患者因疼痛所发出的有害性的应激反应可有效的缓解和抑制, 对患者起到平衡体内环境, 常规护理在疼痛管理中, 效果并不理想, 为此本院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 建立疼痛管理小组, 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建立阶梯形式的有效可行性方案, 多模式的护理流程, 从综合角度对患者实施镇痛措施及心理状态疏导, 效果良好[7-10]。在本次治疗中也发现, 实验组患者夜间睡眠良好率为85.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创伤骨科的护理中, 可采取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 其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林, 许勤, 刘梅.规范化疼痛干预对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研究.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33):2181-2183.

[2] 张巧玲, 刘雁红, 王喻.多模式疼痛管理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吉林医学, 2011, 32(17):3558.

[3] 王萍.护理干预改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2):346-347.

[4] 蒙小燕, 湛琅, 张雪梅.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个体化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4):19-20.

[5] 汪晖, 徐蓉, 黄海珊.护理人员疼痛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护理学杂志, 2010, 25(25):8-10.

[6] 张春玲, 孙胜男, 张春燕, 等. 创伤骨科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研究. 护理学杂志, 2012, 27(2):25-27.

[7] 彭贵凌, 姜耀, 孙胜男. 创伤骨科护士参与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护理管理杂志, 2014, 14(6):396-397.

[8] 高云, 贾红兵, 白云, 等. 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在骨科的应用.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5(6):383-385.

[9] 榮锦, 孙艳杰, 范阿灵, 等.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北京医学, 2017, 39(1):30.

[10] 徐爱华, 杭灵燕. 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在骨科的开展效果.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18):109-110.

[收稿日期:2017-12-29]

猜你喜欢

骨科实验组评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