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干预探究

2018-05-03王海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干预

王海兰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 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38/40), 对照组患者为77.5%(31/40),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104

糖尿病肾病是最主要的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且较为严重, 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但晚期糖尿病肾病会出现许多并发癥, 如高血压、低血糖、低血压、小血管病变等, 会影响血液透析效果, 因此需要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减少血液透析期间患者出现的并发症, 从而改善透析效果。本研究中对40例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效果较为理想,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患者男24例, 女16例;年龄52~75岁, 平均年龄(61.46±8.49)岁;病程5~10年, 平均病程(7.54±1.31)年;其中合并高血压病15例, 冠心病14例, 脑血管病4例, 视网膜病变7例。观察组患者男23例, 女17例;年龄53~72岁, 平均年龄(62.19±7.82)岁;病程5~9年, 平均病程(7.32±1.46)年;其中合并高血压病16例, 冠心病13例, 脑血管病5例, 视网膜病变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 2. 1 心理干预 晚期糖尿病肾病病情较重, 治疗过程较为漫长, 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 给患者带来身体与心灵上的痛苦。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交流, 耐心解答患者疑问, 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为患者介绍治疗方法及治愈案例, 增强患者抗病信心,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1. 2. 2 血液通路护理 必须确保血液透析全程无菌操作, 若有红肿或是血液渗出现象可采用碘伏湿敷。术后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抬高肢体, 适当轻微运动, 让内部血液可充分流动从而扩张血管。

1. 2. 3 药物护理 血液透析当天仍要给予患者常规治疗, 在之前基础上减少2~8 IU胰岛素使用剂量, 透析前30 min将浓度为1 g/L的糖溶液加到透析液中。

1. 2. 4 饮食护理 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 患者应遵循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原则, 以高蛋白、低脂、低糖等营养食物为主, 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 若患者出现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应及时处理并确定患者安全。

1. 2. 5 并发症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很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血液透析期间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及时对出现异常的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其中低血糖最为常见, 护理时要注意调节脱水速度, 防止患者脱水过度导致低血压。若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时应及时给予患者高渗钠并立刻关闭超滤。

1. 2. 6 血糖护理 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容易引起胰岛素外源性蓄积, 常出现头昏、烦躁、面色苍白、心悸、饥饿感等症状, 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调节胰岛素剂量, 控制血糖水平以避免低血糖发生, 通常控制血糖水平餐前≤7.8 mmol/L, 餐后≤11.1 mmol/L。密切观察患者生理指标变化情况, 可通过补充葡萄糖或饮食等方法预防患者治疗时并发低血糖, 特殊情况下可静脉推注20~40 ml 50%葡萄糖溶液从而快速缓解低血糖。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低血糖、低血压、高血压、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同时在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填写完毕后立刻收回并进行统计。护理满意

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20例, 满意18例, 不满意2例, 护理满意度为95.0%(38/4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6例, 满意15例, 不满意9例, 护理满意度为77.5%(31/4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 P<0.05)。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糖3例, 低血压5例, 高血压6例, 感染5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7.5%(19/40);对照组患者出现低血压9例, 低血糖

6例, 高血压8例, 感染7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0/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3, 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合并症之一, 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 其病因主要为血管活性物质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及遗传因素等[1,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 我国糖尿病肾病患者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同时其代谢紊乱情况极为复杂, 一旦发展到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通常会比其他肾脏疾病更难治疗, 因此及时防治对于糖尿病肾病有着重大意义[3-5]。

血液透析是临床中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最常见的替代疗法, 但由于患者年龄较大抵抗力下降、胰岛功能不全等因素导致在血透期间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6]。在血液透析期间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 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存活率以及生活质量。低血糖是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 通过减少胰岛素用量、透析液中加入1 g/L的糖溶液等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护理人员随时关注患者各项指标变化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 通过合理的饮食方案给予患者优质营养食物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 加快伤口愈合速度, 从而避免伤口出现感染[7-10]。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认为与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压以及避免感染等特点有关。

综上所述, 给予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减轻患者痛苦, 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同时能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 提高患者满意度,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小莉.舒适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7):961-962.

[2] 付柏籽, 任崔崔, 宋会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医疗装备, 2016, 29(15):201-202.

[3] 李漫, 孟祥峰.综合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价值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57):249.

[4] 刘颖, 张春艳.认知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10):37-38.

[5] 卢竹仙.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糖尿病新世界, 2015, 35(22):149-151.

[6] 高云.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5):256-257.

[7] 梁引弟. 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分析. 当代医学, 2013(18):131-132.

[8] 孟秀云, 姜立萍, 陈燊.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预防作用. 护理学杂志, 2008, 23(13):11-12.

[9] 孙冬尼.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9):27-28.

[10] 陈燕萍.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 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12):134-135.

[收稿日期:2018-01-16]

猜你喜欢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羟苯磺酸钙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