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波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2018-05-03蓝春花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

蓝春花

【摘要】 目的 研究微波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100例行微波治疗仪辅助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 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肺功能及舒适度评分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发热、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5.19±0.87)、(2.01±0.52)、(5.13±

0.60)、(7.54±2.26)d, 住院时间为(7.51±2.20)d。对照组患儿的咳嗽、发热、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7.84±2.26)、(2.96±1.04)、(8.44±1.85)、(11.48±3.35)d, 住院时间为(11.48±2.67)d。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前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流量(F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儿的FVC、FEV1、PEF、FEF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舒适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微波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加强临床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在改善患儿肺功能的同时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肺炎;微波治疗仪;临床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98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多发于冬春季节的婴幼儿常见疾病[1], 以高热、咳嗽、肺部啰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2]。近年来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较多的辅助治疗手段出现, 其中微波治疗仪的效果较为理想, 且辅以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从本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男28例, 女22例;年龄1~12岁, 平均年龄(5.63±2.17)岁;病程1~4 d, 平均病程(2.01±0.67)d;

病情严重程度:35例轻度肺炎, 15例中度肺炎。对照组:男30例, 女20例;年龄1~13岁, 平均年龄(5.69±2.44)岁;病程1~6 d, 平均病程(2.12±1.30)d;病情严重程度:37例轻度肺炎, 13例中度肺炎。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 2. 1 治疗仪治疗前的护理 在使用微波治疗仪为患儿进行治疗前, 医院人员要对室内的空气流通情况进行观察, 定期开窗通风, 减少治疗室内的人员走动。在治疗前由医护人员检查患儿的衣物上有无金属制品存在, 若存在此种情况, 则让患儿家属帮患儿更换干燥且无金属制品的衣物, 消除相关影响因素, 避免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医护人员检查微波治疗仪并对参数进行调整, 保证治疗仪能够正常运转。

1. 2. 2 治疗仪治疗时的护理 患儿的年龄小, 存在好动情况, 医护人员在患儿治疗过程中需随时进行陪护, 避免患儿因乱动乱爬而出现医疗事故。在微波照射治疗过程中, 医护人员还应对患儿的神志、心率、呼吸频率以及体温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将患儿口腔、鼻腔中的分泌物及时清理干净, 保障患儿呼吸道畅通。另外在治疗过程中, 患儿可能由于治疗时间长而出现不耐烦、哭闹等情况, 医护人员需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耐心地安抚患儿, 稳定患儿的情绪, 提高患儿在微波治疗仪辅助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同时还需对微波治疗仪的温度随时进行查看, 避免烫伤、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1. 2. 3 治疗仪治疗后的护理 在经微波治疗仪治疗后, 医护人员应将相关知识以及保持良好生活规律的重要性告知患儿家属, 并对患儿病情的发展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叮嘱患儿家属不得予以患儿刺激性、生冷的食物食用, 以多飲温水为宜。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咳嗽、发热、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检测两组患儿的肺功能, 具体指标包括FVC、FEV1、PEF、FEF。由患儿家属使用本院自拟的护理舒适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儿的舒适度, 采用百分制, 及格线为60分, 护理舒适度越高的标准为分值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发热、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5.19±

0.87)、(2.01±0.52)、(5.13±0.60)、(7.54±2.26)d, 住院时间为

(7.51±2.20)d。对照组患儿的咳嗽、发热、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7.84±2.26)、(2.96±1.04)、(8.44±1.85)、(11.48±3.35)d,住院时间为(11.48±2.67)d。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儿肺功能比较 两组患儿护理前FVC、FEV1、PEF、F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儿的FVC、FEV1、PEF、FEF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患儿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舒适度评分<60分3例(6.00%), 61~80分12例(24.00%), >80分35例(70.00%)。對照组患儿舒适度评分<60分12例(24.00%), 61~80分22例(44.00%), >80分16例(32.00%)。观察组患儿舒适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病变肺组织间质毛细血管受压会导致血管流量减少[3-5], 使得肺组织缺氧, 导致肺毛细血管痉挛、肺部微循环障碍等情况的出现[6]。婴幼儿受免疫系统防御功能差、病原体呼吸道感染、纤毛运动差、环境等因素的影响[7], 极易出现支气管肺炎。临床认为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同时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微波治疗仪辅助治疗通过小剂量的超短波能够扩张支气管肺炎患儿的肺部血管, 升高患儿体内局部血管活性物质浓度, 加快局部血液循环速度, 还能促进血流动力学功能的改善和局部代谢, 使吞噬细胞数有效增加, 对炎症的发展和细菌的合成进行积极的控制, 修复受损组织, 促进患儿恢复。于治疗仪治疗前控制好治疗室内的空气、温湿度, 进行心理疏导, 对微波治疗仪的性能进行定期检查, 对患儿衣物上是否存在金属制品进行检查, 可减少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在治疗仪治疗过程中全程陪伴照护患儿, 可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监测患儿的各项指标, 可预防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及时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有助于呼吸畅通, 另外加强对患儿的心理疏导, 能够提高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 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总之, 积极的临床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微波治疗仪辅助治疗中的效果满意,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秋月. 综合性护理对微波治疗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影响. 医疗装备, 2017, 30(7):188-189.

[2] 何晓霞, 龙燕玲, 石碧兰.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21(8):103-104.

[3] 郭全英.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5):666-667.

[4] 季东平.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5):219-220.

[5] 李晓兰, 曹茜, 王继宏. 超短波理疗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6):90.

[6] 丁志三. 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3):310-311.

[7] 任明丽.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19):143-145.

[收稿日期:2017-12-27]

猜你喜欢

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
多频振动治疗仪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拉氧头孢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评价
院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盐酸溴己新联合头孢西丁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