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

2018-05-03孟晓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卡维地洛缬沙坦慢性心力衰竭

孟晓明

【摘要】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

径(LVD)、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别为(31.2±5.8)%、(61.7±5.7)mm、(51.3±5.8)mm、(50.7±5.8)mm, 治疗后四项指标分别为(43.6±8.6)%、(56.4±3.3)mm、(47.8±2.3)mm、(45.8±5.3)mm;对照组患者治疗前LVEF、LVD、LVS、LVEDD指标分别为(31.4±5.7)%、(62.1±5.8)mm、

(52.0±5.6)mm、(50.9±5.7)mm, 治疗后四项指标分别为(38.4±7.9)%、(58.6±5.7)mm、(49.8±4.9)mm、(49.3±5.4)mm,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四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对照组的7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 治疗总有效率高,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缬沙坦;卡维地洛;慢性心力衰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59

慢性心力衰竭, 又称为充血性心理衰竭(CHF)。其主要原因是心脏无法充分泵送可以满足人体需求的血液量, 导致人体出现呼吸急促、疲倦和腿部肿胀等现象[1, 2]。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有心肌梗死、高血压、心房颤动等, 是一种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响的疾病, 死亡风险在确诊1年后高达35%[3, 4]。本研究旨在探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取得一定成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60例。观察组男34例, 女26例, 年龄33~72岁, 平均年龄(52.5±19.5)岁;对照组男33例, 女27例, 年龄35~72岁, 平均年龄(53.5±18.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胶囊(国药准字H20040217,

规格:80 mg/粒)进行治疗, 用法用量80 mg/d, 如效果不明显可增至160 m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卡维地洛片(国药准字H20000100, 规格:10 mg/片)进行治疗, 用法用量:起始剂量6.25 mg/次, 2次/d, 后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增至12.5 mg/次或25 mg/次, 2次/d, 每日摄入总量不得超过50 mg。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判定, 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具体标准如下。显效:患者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心功能有一定改善, 但没有达到Ⅱ级;无效:达不到显效、有效标准或患者心功能无任何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LVEF、LVD、LVS、LVEDD指标分别为(31.2±5.8)%、(61.7±5.7)mm、

(51.3±5.8)mm、(50.7±5.8)mm, 治疗后四项指标分别为(43.6±

8.6)%、(56.4±3.3)mm、(47.8±2.3)mm、(45.8±5.3)mm;对照组患者治疗前LVEF、LVD、LVS、LVEDD指标分别为(31.4±

5.7)%、(62.1±5.8)mm、(52.0±5.6)mm、(50.9±5.7)mm, 治疗后

四项指标分别为(38.4±7.9)%、(58.6±5.7)mm、(49.8±4.9)mm、

(49.3±5.4)mm。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四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

34例, 有效22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9例, 有效24例, 无效17例, 总有效率为71.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2, 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组织中的液体淤积, 肺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静脉积聚现象[5-7], 包括外周水肿、肺水肿以及腹部肿胀, 由于老年人的心脑血管问题, 其在老年群体的发病率较高, 是一个长期的病症, 需要通过治疗保持症状稳定[8]。

心力衰竭根据射血分数(即单次收缩期间抽出的心脏血液比例, 其正常范围在50%~75%)可以分为两类, 这两类分为:①由射血分数降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或收缩性心力衰竭导致的心力衰竭, 其发生时射血分数一般<40%;②保留射血分数(HF-PEF)心力衰竭, 也可以被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或正常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 这种类型的心力衰竭一般在舒张期心室血液不满时发生[9, 10]。在本研究中, 缬沙坦可以作用于血管紧张素(Ang)Ⅱ相关的AT, 使得STⅠ与AngⅡ合成进行有效抑制, 最终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而卡维地洛可抑制细胞因子分泌, 阻滞α受体活动, 在提升患者心功能, 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四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總有效率为93.33%, 高于对照组的7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 临床疗效较好, 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胜利, 张彦周.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11):53-54.

[2] 陈锋.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11):128-130.

[3] 封博华, 刘朝军, 曹海霞, 等. 慢性心力衰竭采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的观察.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9):58.

[4] 陈溢琳, 王东江, 王春颖, 等.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6, 25(2):158-161.

[5] 李春晖.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临床研究, 2016, 24(2):34-35.

[6] 孙灵芝, 靳春荣.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健康前沿, 2016, 23(5):96.

[7] 谢进, 李欣, 胡钢, 等.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7):1352-1353.

[8] 陈叶琴.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海峡药学, 2012, 24(12):116-118.

[9] 殷淑娟.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外医疗, 2010, 29(33):1-2.

[10] 刘泽平.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2):150-151.

[收稿日期:2017-12-18]

猜你喜欢

卡维地洛缬沙坦慢性心力衰竭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应用缬沙坦、卡维地洛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的效果观察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36例慢性心力衰竭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