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

2018-05-03余启义刘美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膀胱癌临床价值

余启义 刘美兰

【摘要】 目的 对比采取膀胱部分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60例

膀胱癌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0例。对照组给予膀胱部分切除术, 实验组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42.6±8.7)min短于对照组的(78.5±10.3)min, 术中出血量(46.5±11.3)ml少于对照组的(108.4±20.5)ml, 膀胱冲洗时间(1.6±0.3)d、导尿管留置时间(2.7±0.5)d、住院时间(6.3±1.7)d均短于对照组的(2.4±0.4)、(5.8±0.6)、(12.5±3.6)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部分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治疗效果相比,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创伤小、术中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近期疗效更显著, 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临床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16

膀胱癌在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膀胱部分切除术是传统的治疗膀胱癌的方法, 但是疗效不是十分理想[1]。近几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更加普遍[2]。本院为了验证膀胱部分切除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 选取6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膀胱癌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0例。

对照组中男17例和女13例, 年龄42~68岁, 平均年龄(58.2±7.1)岁。实验组中男19例, 女11例, 年龄43~69岁, 平均年龄(58.5±7.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取膀胱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 术前进行详细的心电图、胸片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检查, 经泌尿系彩超、CT及术前膀胱镜检查对膀胱肿瘤的大小和具体位置进行了解, 患者仰卧位, 将手术切口选在患者的耻骨联合上方2 cm的位置, 并将患者的膀胱充分暴露, 切除膀胱肿瘤及肿瘤外约1 cm正常膀胱组织。若患者的输尿管口处有肿瘤, 则切除膀胱壁段输尿管, 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并常规放置双J管, 最后关闭切口, 耻骨后膀胱前间隙置引流管, 留置三腔导尿管。

1. 2. 2 实验组 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 术前常规接受心电图、胸片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检查, 经泌尿系彩超、CT及术前膀胱镜检查对膀胱肿瘤的大小和具体位置进行了解, 麻醉后患者取截石位, 手术区域消毒后准备手术。术前准备好电切镜, 功率设置为120~200 W, 电凝功率设置为70~100 W, 使用电切镜对肿瘤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和掌握, 判断肿瘤和周围其他组织之间的分布和关系, 同时观察患者膀胱内是否存在结石和憩室。对于体积较小且有蒂的肿瘤, 可将电切环伸至瘤体蒂的下方, 直接从基底部切除肿瘤。如瘤体较大, 即使蒂较小, 电切时先从肿瘤顶部依次切除, 然后再切除基底部, 直到深肌层。对于肿瘤较大、基底较宽的肿瘤, 则先切除瘤体边缘基底部, 阻断肿瘤血供, 再从瘤体顶部逐渐切除至基底部, 并切除肿瘤外约

1 cm正常膀胱组织。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 术后留置导管3~7 d[5]。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 最近几年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有显著上升趋势, 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甚至是直接失去生命[3-5]。膀胱部分切除术作为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膀胱癌的疗效不是十分理想,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膀胱癌的治疗中,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显著的优势, 如创伤小、术中操作简便, 术后恢复快等 [6]。同时电切镜直視下切除肿瘤组织, 视野更清晰, 便于更详细的解剖, 有效清除完整的肿瘤组织[7]。根据本院的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显著, 利于患者预后, 这与的相关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8, 9]。

综上所述, 对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更显著,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适合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范晋海, 吴开杰, 曹建伟, 等. 直出绿激光膀胱肿瘤剜除术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及技术探讨.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5, 23(4):211-213.

[2] 张姣, 王海涛.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山东医药, 2014, 43(39):89-91.

[3] 吴洪斌. 电切治疗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后尿道癌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0):2383-2385.

[4] 肖友平, 范凯, 黄从军, 等. 经尿道膀胱癌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治疗高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16):4670-4671.

[5] 永安, 赵勇, 王慕文, 等. 经尿道膀胱肿瘤直束绿激光剜除术与等离子电切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16(3):7-10.

[6] 罗松涛, 王应洪, 李绪鲲, 等. 膀胱部分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吉林医学, 2015, 12(1):51-52.

[7] 李春生, 姚伟.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高龄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29):3963-3964.

[8] 李振华. 膀胱部分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0):

31-33.

[9] 房华, 李表清.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开放手术治疗早期膀胱癌的疗效比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a2):177-178.

[收稿日期:2018-01-22]

猜你喜欢

膀胱癌临床价值
无痛血尿要想到膀胱癌
尿频尿急可能是膀胱癌
糖友小便带血,要警惕膀胱癌
不运动可增加肾癌膀胱癌风险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膀胱癌:及时发现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