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8-05-03朱小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生存质量宫颈癌

朱小丹

【摘要】 目的 探索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100例宫颈癌患者, 按抽签化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化疗治疗, 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评分为(96.48±1.75)分, 社会功能评分为(97.43±1.05)分, 躯体功能评分(96.38±1.75)分, 物质生活评分为(96.85±1.45)分;治疗过程中, 1例(2.00%)患者出现骨髓抑制, 1例(2.00%)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4.00%(2/50)。对照组患者心理功能评分为(75.23±1.29)分, 社会功能评分为(79.15±1.27)分, 躯体功能评分为(76.55±2.31)分, 物质生活评分为(76.13±1.26)分;在治疗过程中, 6例(12.00%)患者出现骨髓抑制, 5例(10.00%)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 2例(4.00%)患者出现感染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0%;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6.00%(13/50)。观察组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

宫颈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手术;生存质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14

宫颈癌具有死亡率高、预后差、病残率高、发病急骤等特点, 属于妇科恶性肿瘤, 有研究统计, 近年来宫颈癌发生率逐渐上升, 且呈年轻化趋势, 目前常实施手术治疗, 但对于中晚期患者而言, 在手术前实施化疗干预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 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1]。本文旨在探索宫颈癌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意义,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7日~2017年3月27日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抽签化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入选标准:①患者临床分期为ⅠB1期~ⅡB期, 且经细胞学检查, 确诊为宫颈癌;②患

者临床资料均齐全;③患者无严重基础疾病;④患者均无本次试验药物过敏现象;⑤患者均存在手术适应证;⑥患者PS评分<2分;⑦均为已婚女性。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48.21±3.18)岁;病种类型:5例小细胞癌, 7例未分化癌, 28例鳞癌, 10例腺癌;分期:28例为ⅠB1期, 22例为ⅡB期。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8.53±3.79)岁;病种类型:4例为小细胞癌, 6例为未分化癌, 29例为鳞癌, 11例为腺癌;分期:29例ⅠB1期, 21例ⅡB期。兩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实施传统化疗治疗, 在化疗第1~3天静脉注射30 mg多柔比星+300 mg亚叶酸钙+500 mg氟脲苷+60 mg顺铂;同时在化疗后给予止吐、抗感染、水疗处理。

1. 2. 2 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 可将右侧股动脉作为导管(5F RH)穿刺部位, 并在引导下, 操纵导管, 适当调整、转动导管头端方向, 且呈现为袢状自然形状, 首先进入左侧前内动脉后, 在栓塞前向子宫动脉注射50 mg卡铂注射液+135~175 mg/m2紫杉醇注射液, 随后进一步造影, 明确血管供应情况和肿瘤分布情况, 固定导管, 使用明胶海绵条栓塞子宫动脉近端, 且进行造影检查, 观察栓塞成功率(成功标准:大部分子宫动脉末梢支不显影, 且子宫动脉呈残根状)。在结束左侧子宫动脉治疗后, 需将导管退至腹主动脉内, 并以相同方式进行右侧子宫动脉栓塞, 解除袢状形态后再拔出。对于年轻患者可给予保留卵巢功能治疗 [2]。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生存质量(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评分为(96.48±1.75)分, 社会功能评分为(97.43±1.05)分, 躯体功能评分(96.38±1.75)分, 物质生活评分为(96.85±1.45)分;治疗过程中, 1例(2.00%)患者出现骨髓抑制, 1例(2.00%)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4.00%(2/50)。对照组患者心理功能评分为(75.23±1.29)分, 社会功能评分为(79.15±1.27)分, 躯体功能评分为(76.55±2.31)分, 物质生活评分为(76.13±1.26)分;在治疗过程中, 6例(12.00%)患者出现骨髓抑制, 5例(10.00%)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 2例(4.00%)患者出现感染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0%;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6.00%(13/50)。观察组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颈癌主要特征为宫颈接触性出血, 早期可表现为阴道分泌物腥臭味、白带带血, 随着病情恶化, 可出现贫血、恶臭、恶病质、大出血等症状, 具有发病隐匿、预后差、死亡率等特点, 当病情发展至一定程度时, 可压迫侵犯周围组织, 从而表现为肛门坠胀感、腰痛、尿频尿急、坐骨神经痛, 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为了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需加强临床治疗干预 [3-6]。

单纯的化疗干预虽能够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 但毒副反应较高,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对此本院实施了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 其能够为患者争取手术机会, 减少病灶组织, 增加盆腔部位和子宫内的药物浓度, 降低癌细胞增殖能力, 对癌细胞具有更大程度的杀伤力, 对于年轻患者而言, 更能够保留生育功能机会, 防止阴道、卵巢的受损, 提高手术成功率 [7, 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评分为(96.48±1.75)分, 社会功能评分为(97.43±1.05)分, 躯体功能评分(96.38±1.75)分, 物质生活评分为(96.85±1.45)分;治疗过程中, 1例(2.00%)患者出现骨髓抑制, 1例(2.00%)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4.00%(2/50)。对照组患者心理功能评分为

(75.23±1.29)分, 社会功能评分为(79.15±1.27)分, 躯体功能评分为(76.55±2.31)分, 物质生活评分为(76.13±1.26)分;

在治疗过程中, 6例(12.00%)患者出现骨髓抑制, 5例(10.00%)

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 2例(4.00%)患者出现感染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0%;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6.00%(13/50)。观察组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联合治疗更能够降低毒副反应, 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新辅助化療联合手术治疗具有疗效高、操作简单、作用性强等特点, 用于宫颈癌患者中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李蜀凤, 刘宁, 王婷婷, 等. 紫杉醇及顺铂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组织Wnt-11表达的影响.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 21(4):

634-635.

[2] 庄晴晴, 王常玉. 新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6, 25(7):7-10.

[3] 李东方, 肖凤仪, 方恋, 等.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比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 16(19):1957-1960.

[4] 杨学刚, 周石, 李政文, 等. 不同途径新辅助化疗治疗年轻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5, 74(4):342-346.

[5] 任红英.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实用癌症杂志, 2017, 32(3):458-460.

[6] 崔云静, 张申华, 杨艳华, 等. 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6):723-726.

[7] 任莉, 田晓予.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疗效及生存期的影响. 陕西中医, 2017, 38(5):616-618.

[8] 郭芝亮, 季冰, 龙燕芬. 新辅助化疗单用及联合术前放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实用癌症杂志, 2014(5):535-537.

[收稿日期:2018-01-04]

猜你喜欢

新辅助化疗生存质量宫颈癌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延续护理在改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焦虑状态中的作用
两种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临床治疗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新辅助化疗、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对照分析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22例近期疗效分析
VEGF在宫颈癌术后放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