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再提速

2018-05-03卢志坚

现代农机 2018年1期
关键词:宁波市植保全程

卢志坚

作者信息:宁波市农业机械化服务总站,315012,浙江宁波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宁波市奉化、鄞州两区成功晋位,标志着宁波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2016年以来,宁波市认真落实农业部要求,积极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以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为抓手,以突破薄弱环节为切入点,以发展全程机械化装备为支撑,不断提高以水稻为主的主要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六大环节机械化水平。在2016年首批成功创建余姚示范市的基础上,2017年奉化、鄞州两区又成功跻身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行列。通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动行动的大力实施,宁波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89.4%,继续领跑全省、全国平均约10百分点,其中余姚、奉化、鄞州等地超过了90%。烘干、秸秆处理、高效植保环节机械化水平也快速提升。粮食批次烘干能力约17 000 t,粮食机械化烘干率近75%,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以无人植保飞机为代表的高效植保机械也得到了广泛应用,2017年宁波市级资金补贴购置33台,全市总数达到了99台,成为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无人植保飞机应用试点地区,鄞州、象山等地还成立了专业的无人机植保作业服务公司。通过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机械和捡拾压捆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7%,实现了以机械化还田为主,肥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综合利用为辅的秸秆综合利用。

1 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激发强劲“动力”

要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首要前提是具备精良的“武器”装备。2017年,宁波市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一是全面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按国家购置补贴规定,全市共实施中央购机补贴资金2 930万元,投入市、县二级配套购置补贴资金近1 220万元,新增补贴机具2 450台(套),受益农户1 950户,带动农民投入7 460万元。二是实施累加补贴政策。继续对水稻插秧机、育秧流水线、粮食烘干机等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装备实行累加补贴,全市新增水稻插秧机及穴直播机313台、育秧流水线35台、粮食烘干机214台。三是对新型适用农机具进行补贴。2017年安排240万元市级资金,对购机补贴目录外的无人旋翼植保飞机、热风炉、热泵式粮食烘干机、水稻穴直播机等12类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利用市级财政进行购置补贴,这些先进适用的农机受到了农民群众广泛青睐。

2 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产“样板”

全程机械化的推进离不开农机农艺的相互适应、相互融合。近年来,宁波市高度重视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和农艺部门通力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制定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提出生产上合理适用的农艺管理措施,形成良种、良法、良机融合的良性机制。为加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2017年,宁波市继续从市级财政资金安排162万元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用于支持机械化水平在全市居领先地位的农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薄弱环节攻关,同时探寻和总结出先进适用、可复制推广的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2017年共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11个,涉及水稻、马铃薯、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经过试验示范,形成了适合宁波市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

3 开展机械精量穴直播试验示范,拓宽发展新“路子”

宁波市从2007年开始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经过10年努力,水稻机插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7年机插面积达到4.533万hm2。为实现水稻机械化栽植更高水平的突破,在继续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基础上,宁波市开展了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的试验、示范,召开全市机械化穴直播研讨会,组织区县(市)有关人员赴上海松江学习考察,进一步拓宽水稻机械化栽植方式。2017年,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推广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机械化穴直播面积达到733.3 hm2,精量穴直播成为了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的重要补充,水稻机械栽植面积再创新高,达到了5.04万hm2。

4 强化服务组织培育提质,新型主体挑“大梁”

宁波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近几年培育提质,运营质量大幅提升。2017年又创建了2家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和37家省级示范社,创建数量占全省30%。目前,全市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总量342家,其中省级以上农机示范社53家、市级以上示范社154家,示范社数量和运营质量全省领先。2017年安排了250多万元市级财政扶持资金,新创建了4家作业服务公司、3家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3家示范性维修网点,对19家合作社开展了提质工程建设,对8家合作社进行了功能培育建设,全市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和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总量分别达到了17家和18家。这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从粮食作物向特色作物、养殖业生产领域拓展,服务环节从耕种收为主向专业化植保、秸秆处理、烘干加工、产品销售等全产业链延伸,一些农机合作社还开展了“一站式”综合农事服务,成为了宁波市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承担主体。

5 试水大田种植数字化,提升全程机械化“智慧”水平

为贯彻落实 “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关于实施智慧农业工程的部署,农业部从2017年起组织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以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宁波市紧抓契机,优质高效水稻大田种植数字农业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落户海曙,成为全国四个(华东地区唯一)入选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2 572万元,建设总面积726.7 hm2。项目建成后,示范区内通过使用遥感信息、无人机观测、地面传感网等技术,将实现水肥一体化、精量播种、养分管理、病虫害防控、农情调度监测、精准收获,形成完整的水稻优质高效精准化种植技术体系。届时,农民通过移动终端指尖轻点,就能唤醒农机高精度自动作业与精准导航系统,实现种植、育秧、灌溉等环节的全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

猜你喜欢

宁波市植保全程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实践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宁波市中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