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

2018-05-03董艳丽刘雅彤姜海鸥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8年2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理

董艳丽,马 静,刘雅彤,姜海鸥

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人群最为常见的一类先天性畸形疾病,少数患者在5岁前能够自愈,大多数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1]。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手术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因该种治疗方式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一经问世迅速得到推广应用,现阶段已成为我国临床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常用方法[2,3]。但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介入治疗经验发现,围手术期仍存在多种因素会对患者疾病治疗及康复产生影响,如患者自身的心理状况等,提示应加强该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4,5]。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本研究分析该护理模式对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9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46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9~28岁,平均(12.46±0.98)岁,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2例;Ⅱ级27例;Ⅲ级17例。对照组共44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9~28岁,平均(12.52±0.90)岁。术前心功能分级:Ⅰ级3例;Ⅱ级25例;Ⅲ级1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在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下开展。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的是我院心内科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具体实施方法为:(1)对患者实施护理评估,结合该疾病的长期护理经验,按照时间顺序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2)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患者实施护理,具体护理见表1。(3)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对临床护理路径表中计划实施的护理内容进行调整,每完成一项护理工作在该项护理工作后画“√”。(4)护士长每日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指导护理人员改进。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

1.4 评价标准:心理状态:(1)焦虑:评价工具HAMA,量表中共14个问题,每个问题均进行五级评分(0~4分),分值由高至低分别为无症状、有轻度、中等、重度、极重度症状,总分值为56分,评分低于7分表示测试者无焦虑。(2)抑郁:评价工具HAMD,量表中共包括17个问题,其中10个问题进行五级评分(0~4分),分值由高至低分别为无症状、有轻度、中等、重度、极重度症状,7个问题的评分范围为0~2分,分值由高至低分别为无症状、有轻度、中等症状,总分为54分,评分低于8分表示测试者无抑郁。

表1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内容

生活质量:评价工具为SF_36,量表中共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八个评价维度,总分值为100分,评分高于90分时表示测试者的生活质量为优,低于20分表示测试者的生活质量为差。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SF_36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介入手术是指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微创性治疗,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比较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目前已经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被多数研究学者认为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6]。伴随着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多,该手术方式的围手术期护理也在不断增多[7,8]。为减少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风险事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开始探索新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9]。

我院认为在传统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心理因素对患者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影响应引起重视。因此,建议加强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减轻心理状况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快患者疾病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是近年来得到应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该种护理模式在制定时,首先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是针对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所制定的个性化护理模式,以临床护理路径表为护理流程,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均按照此种模式接受临床护理[10]。现阶段,已有实践研究证实该种护理模式能够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11,12]。

本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我院得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该疾病患者的首选护理模式。

[1]孙莉,张轶姝,尹安春,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临床护理路径”与“一线式”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20-22.

[2]王超.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9):1070-1071,1072.

[3]苏红梅,谢霞.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微创封堵术患儿中的应用[J].中国循环杂志,2015,8(z1):175-175.

[4]顾建瑶,吴震群,潘丹丹,等.心理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2):342-344+354.

[5]侯世珍,廖成全,姜月平,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室缺修补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143-3144.

[6]金爱莲.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2):1-2.

[7]罗晓梅,杨美玉,熊华,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13):167-168.

[8]孙双燕.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先心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心理医生,2016,22(32):164-165.

[9]黄娟,罗方伶.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6,14(8):269-270.

[10]陈冬琼.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3):197-199.

[11]黄莹星,阳晴,陈媛,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心病患儿微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9(4):62-63.

[12]何红文,钟诗颖,蒋巧兰,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4,11(26):285-286.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心理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Smog in Los Angeles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