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干扰因素与对策

2018-05-01玛依努尔·艾比布拉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干扰因素英语学习解决对策

【摘 要】 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干扰因素主要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等方面。解决干扰因素的对策主要是:认真分析母语负迁移出现的偏误并减少或避免其影响;指导学生对英语、汉语和母语进行对比性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努力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关键词】 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干扰因素;解决对策

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受到母语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母语迁移现象。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母语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起积极的作用,有时是消极的干扰,这种干扰源于相关的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而第二语言学习者如果忽视这种差异,借助自己母语的语音规则、语法结构和词语的使用习惯来学习,那么母语知识会成为学习第二语言知识的障碍。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把本民族的文化、思维模式、表达习惯直接套在第二语言上,形成“文化负迁移”,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起阻碍作用。随着第二语言学习,即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三语习得中的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双重负迁移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维吾尔族大学生从小接受母语教育,上小学以后开始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是上大学以后才从零起点开始把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 在中学开始学英语的占少数。 在上大学之前他们已经习惯于母语和第二语言汉语习得,因此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母语或汉语的一些规则套用在英语中, 而这些规则不符合英语的模式,对英语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对他们的英语教学中, 需要克服母语和汉语的双重干扰。本文对维吾尔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遇到的干扰做一些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这些干扰的对策。

一、语音方面的干扰因素

维吾尔语、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三个不同的语系,相互之的差别较大,首先在语音上,音位数量及组合方式、音节结构就不同,而出现母语、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干扰。维吾尔族学生常常习惯用母语的语音判别英语的发音,以母语的发音代替英语的发音。如英语中有齿间清擦音 th[θ]和齿间浊擦音[?],而维吾尔语和汉语中都没有相同的音,很多学生就把前一个辅音发作/ s/,把后一个辅音发作/ z/。在他们的发音里, sort 与thought; sin 与think 没有区别。即使是在这三种语言中听起来相似的音也会因发音方法发或音部位不同而存在差异。如:汉语、维吾尔语和英语中都有辅音/l/,实际发音却有较大差别。英语的/l/位于词首和词末时的实际发音是有差别的,例如: look“看”,let“让”,late“迟到”中的 /l/ 发音时舌尖贴上齿背,气流从舌头两边流出,是清晰舌邊音;而位于词末时舌前向硬颚抬起,舌尖微微上翘,是含糊的舌边音。例如:girl “女孩儿”,will“将要”。维吾尔族学生将英语词首和词末的/l/ 都发成相同的音。这是因为维吾尔语中的辅音/l/是舌尖浊边音, 词首和词末的发音没有差别。再如:英语和维吾尔语中都有不吐气的浊辅音/ d/和吐气清辅音/ t/,但这两个音在英语中的发音部位是舌尖硬腭,而维吾尔语中是舌尖齿背;维吾尔族学生用母语发音代替英语发音,他们已习惯了母语发音,所以在学习英语语音时,正确的发音成为语音教学的老大难。

汉语和英语有复元音,而维吾尔语没有复元音。因此 维吾尔族学生往往在拼写英文时,受汉语复元音的干扰,习惯性地把一些元音拼写成汉语中发音相似的元音。 例如: trouble, coat knife, paint误拼为 trable, cout, knaife, pant.由于汉语是维吾尔族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前的第二语言, 因此在学习第三语言——英语时,除受母语干扰外,还受第二语言——汉语的干扰。

二、词汇方面的干扰因素

词汇负迁移是维吾尔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普遍现象。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难点。 一开始学习英语单词时,学生总是把母语和汉语词汇与英语词汇等同起来,通过母语和汉语词汇来理解英语词汇, 把英语单词和母语、汉语单词对应起来学,结果英语词汇的语义理解和使用上的错误。 例如: “羊肉”是“mutton”,“牛肉”是“beef”,但是维吾尔族学生误认为是“sheepmeat”,“cattlemeat”; 因为不同的历史背景,汉语和维吾尔语词汇与英语词汇不可能一一对应,即使有一些相互对应的词,在使用的过程中,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会产生影响。 在词汇、词义及用法上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例如: dog 是个十分简单的词,但由于文化的差异,“狗”一词在汉语和维吾尔语中一般具有贬义,如 “狗腿子” “狗眼看人低”,在英语中“狗”含有褒义。在英美文化中,人们对狗的看法和中国人完全不同, 例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真是个幸运儿”。 可维吾尔族学生由于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往往想当然地把它译为 “你真是一条幸运的狗”,具有某种贬义色彩。

由于汉语、维吾尔语和英语的发展史不同,使用这些语言的民族文化及风俗习惯也有差别,这种差异导致这些语言中词汇的搭配能力和搭配习惯也有各种差别,还存在于语义、搭配等方面。我们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大部分用汉译对照释义,使学生误以为自己所学的英语和汉语词汇的概念意义对等,搭配意义也相同,因此维吾尔族学生在具体使用词汇时受汉语和母语影响,造成词汇学习上的负迁移。例如:“做衣服”,“做蛋糕”是 make clothes, make a cake,但是维吾尔族学生往往将中文里词语逐字译成英语,继而说成“ do clothes”,“ do cake”,这不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在这里他们忽略词语的搭配意义,把汉语或维吾尔语的搭配方法套用到英语的词汇搭配中。

三、语法方面的干扰因素

由于维吾尔语和英语语法结构差别较大,维吾尔族学生的母语在语法学习中的负迁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名词的复数形式

如:维吾尔族学生往往把“我们班有20个学生。”There are 20 students in my class.(正)说成There are 20 student in my class.(误) 这是因为维吾尔语中,数词修饰名词时,该名词后无需再缀接复数附加成分,而英语恰恰相反。从中可以看出,这是维吾尔族学生的母语对他们学习英语的复数形式产生了干扰。

2、语序

句法干扰主要表现在语序方面,维吾尔语句子中的语序是 s(主)+ o(宾)+ v(谓),而英语句子中的语序是 s(主)+ v(谓)+ o(宾)。

维吾尔族学生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常常把母语的语序用于英语中,说出一些病句。例如:

把“她非常喜欢苹果。” She likes apple very much.说成 She apple very much like.很明显,在这个句子中,维吾尔族学生把母语的语序直接套用在英语的句子中,于是产生了以上的错误。在维吾尔语中谓语总是位于句子的末尾,宾语、状语位于动词之前, 而英语中谓语常常前置,宾语、状语却后置。

3、冠词

由于维吾尔语没有冠词,所以维吾尔族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初期,受母语的影响而常常忽略冠词,该使用冠词的时候不使用。例如:他们常把 She goes out for a walk every day. “她天天出去散步。”说成 She goes out for walk every day. 此句中漏掉了不定冠词“a”。不该使用冠词的时候却使用。例如:by bus “乘坐公交车”写成 by the bus. 该使用an的时候使用a。例如:an English man ““一个英国人”写成a English man;特别是在口语表达中经常用错。

4、谓语动词的人称和数的变化

英语主语后面的谓语动词要求有时态和数的配合,维吾尔族学生常对英语中的谓语动词的人称和数的变化迷惑不解。例如:“我哥哥学习非常努力”这个句子,学生就会写成“My brother study very hard”而正确的说法应该是“My brother studies very hard”“上周我去看了他” I went to see him last week. 写成I go to see him last week。.这是维吾尔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中普遍出现的问题。

四、文化方面的干扰因素

外语学习中会存在母语和本族文化的干扰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了解英美文化,就会发生理解上和表达上的错误。维吾尔族学生会把本民族文的价值观、风俗习惯套用到英语学习中。因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导致理解和表达上的一些错误。这是本族文化对英语言语交际发生了负迁移的作用。英美人十分讲究个人空间,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在交谈时忌讳询问对方的婚姻、年龄、收入、工作、信仰等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他们认为这样询问是很不礼貌的。中国人见面问候时喜欢相互询问一些生活细节,维吾尔族大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也常常受本地习惯的干扰。在做英语口语会话课堂练习时套用Whats your job? 或 where do you work? 之类的语句。如果跟英美人交谈时这样说,自然就有多管闲事之嫌了。

五、解决干扰因素的对策

维吾尔族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形成了维吾尔语和汉语的思维习惯和语言知识系统,上大学之后, 开始学习第三语言英语时因维吾尔语和汉语语言规则和思维方式及本民族文化的负迁移。因此承担维吾尔族学生英语课程的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效地避免母语和汉语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干扰。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认真分析母语负迁移出现的偏误,找出原因,减少或避免负迁移的影响

2、对英语、汉语和母语对比性学习

要引导学生对英语、汉语和母语对比性学习,指导他们找出维吾尔语、汉语和英语的异同。从中总结出适合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合策略,通过一些辅助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比如针对语音干扰,教师在教学中应强化语音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维吾尔语和汉语语音中所没有的一些音,如[θ],[?]等,要在教学中对其加以有针对性的练习,及时纠正学生发音错误,把母语和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的干扰减小到最低程度。

3、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不同语言背后的不同文化背景知识,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如,词汇教学中,对英语、汉语和维吾尔语中的概念意义不对应的词语和成语,除解释其表概念部分的词汇意义外,还要结合文化背景讲授有关的词源典故,例如:碰到lunch这个词就顺便介绍一点英美人的饮食习惯和常吃的饭菜。“box”可讲点典故。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英语词语,消除因文化误解所造成的母语和汉语的干扰而出现的偏差和失误。

4、 教师要努力提供好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观看英语原版电影、电视剧。 给学生多布置一些阅读有代表性的优秀原版小说、文章的课外作业。 帮助维吾尔族学生培养英语思维习惯。

综上所述,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避免汉语、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是一个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艰难的过程。教师要从学生学习英语中的偏误分析中找出原因,加以梳理,把握負迁移的规律,帮助维吾尔族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2.

[2] 马德元.学生母语对汉语教学的负面影响[J].语言与翻译,2001.1.

[3] 苏留华.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

[4] 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University.Press/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Press,2000.

[5] Littlewood,W.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作者简介】

玛依努尔·艾比布拉(1974-)女,新疆人,维吾尔族,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干扰因素英语学习解决对策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
TJ—II钻孔应变观测资料浅析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教学方法轻松过“词桥”探析
结合科学课堂实践谈谈教师如何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