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雕独特造型艺术的审美探究

2018-04-24林珍丽

天工 2018年1期
关键词:根艺根雕造型艺术

文 林珍丽

根雕艺术主要是以树根作为艺术对象,经过雕刻者的想象、雕刻及设计加工成可观赏的作品。根雕艺术是我国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出现根雕作品,到了宋代、明代及清代,根雕技艺得到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精美绝伦的作品,更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根雕艺术及独特的艺术魅力得到人们喜爱。在这种形势下,探究根雕艺术的审美具有现实意义。

一、根雕艺术美学的独特性

根雕艺术美学就是合理利用树根的自然形态,雕刻成充满艺术文化的成品。发展到现在,艺术美学已经出现了许多种类,例如音乐美学、绘画美学、雕塑美学及建筑美学等,当然每一种美学都有自身的特征,其中根雕艺术主要是利用自然生成的美,然后对这种美进行雕琢,以此彰显出大自然的艺术气息。同时根雕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非常明显地体现出美与丑的对比和结合,而且根雕艺术可将美与丑推向高潮,发挥至极致。例如在雕刻时合理利用树根上的根瘤、虫眼等丑处,通过雕刻家设计和雕刻,就能够将这些怪异之处表达出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比如根雕作品《大吉大利》,就是在树根上天然生长的根瘤及虫眼上做文章,雕刻出一个活泼生动的大公鸡昂立于假山顶端的形象,大鸡寓意大吉之意,通过这种谐音表达吉祥如意。而将树根的根瘤完美的体现出假山上的奇形怪状,而且树根自身具有天然纯真气息,就能够淋漓尽致表现出作品的美感。雕刻家利用树根,不但能够体现出美,还能够有效改变雕刻家的审美观点,引导观赏者从多角度去观看事物,由此可见平凡的事物中蕴含着不平凡的一面。

二、根雕独特造型艺术的审美

从前面分析来看,根雕艺术的审美相对于其他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造型艺术美。笔者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对根雕独特造型艺术的审美提出个人看法。

1.根艺品格审美

根雕作品的质朴就是自然与人工、心与物之间的融洽统一,生动传神的根雕作品凭借自然本色而存在。根雕中蕴涵的生命力,主要融入到不拘一格、质朴天真及多变狂放的美感中。人们对根雕进行创作与欣赏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和鬼斧神工,从中体会到自然的美,这种审美快感事实上是亲切体验生命的活力。只有真正挖掘出树根的天然本质,才能够雕刻出生动感人的佳作。

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必定要经历风霜雨雪的摧残,人类及牲畜对林木的侵害,必定会在根材上留下很多疤结、峁凹、根瘤及突刺等,自然新生层与朽蚀部分形成一种色泽对比,而且有一些纹理形成的线条比较流畅或者呈现“S”型的曲线,有一些犹如“山峰沟壑”、有一些酷似“飞禽走兽”、有一些像“行云流水”;还有一些树根犹如人物形象中某一些特征。这种特征游离在像和不像间,树根自身具有怪异、奇特及多变的特征,自然美学价值较高,然后经过雕刻家有意识的创作,自然而然就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

2.根雕的线型审美

艺术的审美对象为根雕,其形态各种各样,具备综合性特征,而且根雕艺术的审美范畴比较广泛,包含了自然美、形式美、内容美及艺术美,这些美是表达根艺的审美关键。其中通过空间线条构成形式美与自然美,这也是最基本的要素与条件。人的天性或者本能就是通过线条去观察物象,因此追求艺术独特造型的起步就是从线条入手。事实上,根雕造型艺术的体貌特征,从本质角度来看均是由线条构成的;根雕作品的形式美感、精气神及装饰意味,极大程度上都是曲线给观赏者带来的视觉享受。艺术造型中线条也叫做“形式线”,其功能特性上必然体现出一种抽象性。线条的基本形状分成曲线和直线,通过根雕作品让观赏者能够体会到外形、体积及形式感。而且通过曲线还能够呈现出韵律、质感及虚实关系。人们在审美曲线时,所体会到的感受常常比直线更加内涵、更轻松灵活。因此,如果根体曲线按照一定规律流动,就能够表达出非常丰富的造型功能和表现力。对现代根雕和传统根雕进行比较,其中最大差异就在于现代根雕比较重视线的空间运用。根雕的线型呈现出杂乱无章之态,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蛇形、波纹、螺旋及抛物等形式,这些方式发挥的功能为展示肌理、圈定轮廓、表现动势及凸现野趣。因此采取有意识进行疏导,就能够充分展现出原生的线型魅力,这是处置原材料的一个有效诀窍。换而言之,运用线条是否流畅优雅,完全可以成为根雕造型艺术审美的重要标准。

3.根雕艺术形式审美

确立根雕的视觉形象,必须要采取一定构思与形式语言进行表达,才能够让原材料的雏形呈现出比较美的构造状态。根雕形式感具备极强的独立性或者自主性。在构图时常常要先进行构思,内容取决于形式。根雕的造型元素比较广泛,大致有动势、形态、肌理、线条、色彩、质地及韵律等。因材料的特性原因,形式语言主要突出表现为夸张、概括及变形。根雕艺术的概括就是实施简化过程。只有经过高度概括的根雕,构件才会变得更单纯、态势才会内敛、秩序才会更明晰,从而呈现出比较理性的一种结构状态及柔美或强烈的韵律。而根雕夸张性主要体现在,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的根雕作品,均会非常重视内容及部位的合理性,雕刻时就要抓住构思形象的典型特征。根雕的变形和夸张差不多,并非都是人为去生硬造作,而要达成自然天成的功效。对于根雕而言,变形就是为了超越自然的真实性,从而达到艺术真实所用的形式语言。夸张变形常常让物象的形体中最具形式或象征意义的板块违反“常态”,以较为特殊的姿态出现,从而达到刺激视觉的效果,让雕刻作品更具有个性化。

4.根艺造型审美

一件优秀的作品,必须要实现抽象和具象、自然美和现实美、现实成分和浪漫色彩的统一。拥有根雕者并不会看重根雕作品的实用价值,而是比较钟情根雕中那份独特的风雅自然。因此根雕造型的形式应该重于内容,大形的美感及有意味的抽象形式比表达出来的内容更重要。事实上, 根雕艺术的真正审美开始,就是对根雕的自然形态进行审视、观察开始,通过感知、移情及想象等各种比较复杂的审美过程,其中还包含创作艺术时的构思、同构、同形等创作艺术思维过程。这种思维属于艺术家开动脑力过程,更是表现人们情感心理轨迹的过程,可以说是表现艺术家的“艺商”过程。一般而言,只有经过人为变化与精心处理才能够体现出根雕的生动流畅效果。而且根雕作品是否成功,并非由每一个局部是不是精美来决定,而是由组合构成整体效应是不是和谐来定。合理使用材料的基础上,就应该多运用美学原理,从而真正提高根雕作品中的艺术含量。

5.根雕艺术整体审美

在根雕艺术整体审美中,人属于审美的主体。审美主体的思想及情趣、艺术修养、生活积累、文化素质等,能够与根雕作品的综合整体联系在一起:根艺完成者自身知识面越发充盈宽广,其作品的层次就会越高,蕴含必定更丰富深邃。根雕者把握艺术规律越准确,越能揭示出根艺美的本质,比如树根上的天然疙瘩比较丑,但是在根雕者审美创作中就会变形升华,这是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进行双向进展的最终结果。同时也属于个人审美问题,因创作根艺过程时,复杂的审美活动伴随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根艺的内容美与形式美均属于根艺美的要素。因此根雕就必须要利用其审美功能,充分发挥根艺的语言形式,犹如诗歌一般咏物言志、抒发感情,也可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的事物。所以根雕艺术属于一种文化载体,能够体现出应该具备的时代精神。

任何艺术均离不开原材料,根雕艺术就是将树根的“奇”与根雕者的“巧”结合起来,产生出根艺的美学。因此,雕刻家就必须要认识到根雕独特造型艺术的特殊性,要掌握根雕艺术的审美,在此基础上才能够雕刻出根雕佳作。

参考文献:

[1]陶新然,黄隽瑾.浅谈民间艺术中的自然因素:以根雕艺术为例[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6(2).

[2]张德文.浅谈根雕艺术中的文化性以及如何实现产业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4(7).

[3]吴建峰.根雕艺术的生态美学特点及表现[J].大众文艺,2015(19).

[4]杨宝玉.中国传统文化与根雕艺术[J].大众文艺,2011(12).

[5]柯义森.根雕独特造型艺术审美探析[J].雕塑,2014(3).

猜你喜欢

根艺根雕造型艺术
“劲松壶”的造型艺术及文化内涵
唐山市奇石根艺协会召开年会
论紫砂壶“寻觅”的造型艺术和意境之美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谌宏微的造型艺术
木根雕艺术创作实践与思考
根雕艺术品正逐步进入收藏领域
天趣无双的海派根艺
根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