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白菜根肿病发生与防治效果试验

2018-04-24余轶楠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根肿病病株大白菜

余轶楠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铺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陕西 山阳 726400)

大白菜根肿病是白菜重要病害,主要危害根部,属真菌病害。为防治该病发生与危害,笔者进行了大白菜根肿病发生与防治效果试验,现总结如后。

1 发病条件及症状

大白菜根肿病属于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或种子里越冬,通过根部的表皮或伤口侵入植物体,如果种子带菌则直接产生病株,借助雨水和田间作业进行传播。在气温25℃左右、相对湿度50%以上、土壤缺钙的条件下易发生此病。大白菜根肿病危害根部,病株的根部肿大并呈瘤状,后期有的开裂,如果被细菌侵染则腐烂发臭。因受根部影响,叶片萎蔫。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置在陕西省山阳县色河铺镇白菜地,试验面积1 000 m2,试验区域为秦岭南部山地气候,海拔620 m,生长中等,砂质壤土,为可灌溉的旱坪地。白菜地发生白菜根肿病,危害较重。

2.2 试验方法

2.2.1 实行3年以上菜田轮作防治试验。3年以上能种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甘蓝、萝卜、花椰菜等,与白菜田连作做对比试验,并调查防治效果。

2.2.2 土壤施用石灰防治试验。土壤中缺钙易发生白菜根肿病。试验设置土壤施石灰100 kg/667 m2与对照(CK)未施石灰2个处理组做对比试验,并调查防治效果。

2.2.3 药剂拌种防治试验。试验设两个处理,试验组在播种前按种子量的0.4%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对照(CK)未用药剂拌种,出苗后调查防治效果。

2.2.4 化学药剂灌根防治试验。发病初期,试验设置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与对照(CK)清水3个处理组做对比试验,每10 d灌1次,连续灌2次,灌后10 d调查防治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行3年以上菜田轮作防治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实行3年以上菜田轮作其病株率为10%;连作菜田病株为29%。可见轮作防治效果好。

表1 实行3年以上菜田轮作防治效果

3.2 土壤施石灰防治效果。从表2可以看出,在播种前土壤施石灰100 kg/667 m2,其病株率为11%,防治效果良好。

表2 土壤施石灰防治效果

3.3 药剂拌种防治效果。从表3可知,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后,其病株率为9%,防治效果明显。

表3 药剂拌种防治效果

3.4 化学药剂灌根防治效果。从表4可知,发病初期,用5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后,其病株率分别为9%、8%,防治效果明显。

表4 化学药剂灌根防治效果比较

4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实行3年以上菜田轮作,其病株率为10%,防治效果好。土壤施钙(100 kg/667 m2石灰)后,增加了土壤中的钙含量,其病株率为11%,防治效果良好。在播种前,按种子重量的0.4%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出苗后的病株率为9%,防治效果明显。发病初期,用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后,其病株率分别为9%、8%,防治效果明显。

[1]马建平.大白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J].现代农村科技,2015(6): 27.

[2]杨彦平.大白菜三大病害防治技术 [J].现代农村科技,2017(17):31.

猜你喜欢

根肿病病株大白菜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蔬菜连茬种植谨防根肿病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农谷三安模式 蔬菜基地大白菜喜获丰收
油菜苗期根肿病防控技术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云南临沧积极引进抗根肿病油菜品种
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