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梢螟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2018-04-24朱少军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赤眼蜂杀虫防治效果

朱少军

(陕西省洛南县保安林场 陕西 洛南 726100)

松梢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油松、华山松的重要害虫。以幼虫为害嫩梢及果球,枝梢被害后即变黄、弯曲而枯死。为此,笔者进行了松梢螟生物特性观察及防治效果试验研究,现总结如后。

1 生物特性观察研究

1.1 生物学特性观察方法

1.1.1 室外定点观察。在陕西省洛南县保安林场12年油松幼林,选2个固定点,3~11月,每3~5 d观察1次,观察松梢螟虫态变化、生物学特性及危害。

1.1.2 室内观察。2017年2月底在被害梢内采集越冬幼虫50条放入室内饲养箱内饲养,并观察成虫羽化、卵孵化、老熟幼虫越冬化蛹等情况。

1.2 观察结果

1.2.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5 mm,灰褐色。前翅暗褐,基部鳞片灰白色,内外横生灰白波状纹,中部有一明显肾形灰白色斑。卵椭圆形,樱桃红色。老熟幼虫体长15~22 mm,头及前胸背板赤褐色,胸腹部淡红或淡褐色,背线及亚背线暗色,各体节上有成对明显的黑褐色毛瘤,上生较长茸毛。蛹顶部突出,腹末有波状印齿,其上生钩状刺6根,中间4根靠近。

1.2.2 生活习性。1年1代,以幼虫在被害梢内越冬。3月前后开始活动,有的转移新梢为害。6月上旬化蛹,中下旬羽化。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卵产于嫩梢的针叶基部和旧虫孔缝隙中。幼虫5龄,初龄在松梢表面和韧皮部之间蛀食,3龄后蛀入木质部,受害处流出白色松脂。松梢螟适宜的环境多是坡度小或四周环山的低洼地区及阳坡山腰山脚地区,这些地区小气候稳定,气温偏高,土层肥厚,林木生长好,适于幼虫蛀食。从林分来看,纯林较混交林受害重。阳坡重于阴坡,疏林重于密林。

2 防治效果试验

2.1 试验林概况。试验设在陕西省洛南县保安林场油松林内,树龄12年,树高2.7~3.1 m,胸径4.6~6.0 cm,440株/667 m2,生长中等,郁闭度0.8~0.9。林内常有松梢螟虫害发生,危害较为严重。

2.2 供试药剂。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赤峰市农药公司),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上海正新化工有限公司)。

2.3 试验方法

2.3.1 林业防治试验。林业防治措施有:①营造混交林替代纯林;②加强幼林抚育管理,适时抚育间伐,促进林木生长及提早郁闭;③合理修枝。油松第8年开始比较合适,这时幼林郁闭,可把最下层的4层轮生枝修去,留下4轮不砍,长到11年时再进行第2次修枝,至少留下5层轮生枝。修枝以冬季为最好,注意不伤树皮,留桩子不宜过长。设置试验与对照(CK)2个处理组,以单株为小区,重复3次,防治后调查防治效果。

2.3.2 剪除被害梢和虫果防治试验。4~5月剪除被害梢和虫果,减少虫源,试验设置剪除和对照(CK)未剪除2个处理。以单株为小区,重复3次,剪除后调查防治效果。

2.3.3 黑光灯诱杀成虫防治试验。成虫羽化多在下午至夜间,有趋光性。在油松幼林设置黑光灯,在夜晚9:00~10:00成虫活动时进行灯光诱杀;设置灯光诱杀和对照(CK)未设灯光2个处理。灯光诱杀成虫后调查防治效果。

2.3.4 释放赤眼蜂治螟防治试验。6月下旬在成虫产卵比较集中时期释放赤眼蜂治螟。释放时间以上午8:00左右为最好。放蜂量每公顷不超过10万头,放蜂次数3~5次。试验面积最好在50亩以上。另一端作为对照区(CK),对照区和放蜂区应相距150~200 m,松梢螟卵期结束后,再调查防治效果和寄生率。

2.3.5 化学药剂喷洒防治试验。6月下旬成虫发生期进行药物防治试验,试验设置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与清水(CK)4个处理组进行对比喷洒试验,以单株为小区,重复3次,防治后调查防治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业防治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实施林业防治措施后,其幼虫死亡率为91.9%,防治效果较好。

表1 林业防治效果

3.2 剪除被害梢和果虫防治效果。从表2可以看出,4~5月剪除被害梢和虫果后,减少了虫源,其被害梢和虫果减退率为84.7%,防治效果较好。

表2 剪除被害梢和虫果防治效果

3.3 黑光灯诱杀成虫防治效果。6月下旬成虫发生期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于夜晚9:00~10:00进行灯光诱杀,从表3可知,其成虫死亡率为82.4%,杀虫效果较好。

表3 黑光灯诱杀成虫防治效果

3.4 释放赤眼蜂治螟防治效果。6月下旬,在成虫产卵比较集中时期,释放赤眼蜂治螟,从表4可知,其赤眼蜂寄生率为80.0%,杀虫效果较好。

表4 施放赤眼蜂治螟防治效果

3.5 化学药剂喷洒防治效果比较。6月下旬成虫发生期,用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喷洒,从表5可以看出,其杀虫效果分别为92.0%、91.6%、90.5%,均在90%以上,杀虫效果明显。

表5 3种化学药剂喷洒防治效果比较

4 小结

采用林业防治措施后,松梢螟幼虫死亡率为91.9%,防治效果较好。4~5月剪除被害梢和虫果,减少了虫源,其被害梢和虫果减退率为84.7%,防治效果较好。6月成虫发生期,进行黑光灯诱杀成虫,其成虫死亡率为82.4%,杀虫效果较好。6月上旬成虫产卵集中时期,释放赤眼蜂治螟,其赤眼蜂寄生率为80.0%,防治效果较好。在6月下旬成虫发生期,用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喷洒,其杀虫效果分别为92.0%、91.6%、90.5%,均在90%以上,杀虫效果明显。

[1]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学校.森林病虫害防治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2]周嘉喜,屈邦选,王希蒙.西北森林害虫及防治[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北京林学院.森林昆虫学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赤眼蜂杀虫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赤眼蜂品系对玉米螟卵的寄生潜能分析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四种赤眼蜂对槐尺蠖卵的寄生能力及适应性
农用杀虫灯在我国的研发及应用分析
赤眼蜂培育及防治玉米螟概况简析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新颖手性酰胺类的合成、杀虫活性和药害研究
“杀虫专列”